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分析论文_孙家任

广西北海合浦县石康镇多葛小学 广西北海 536124

摘要: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具有逻辑性的数学思维,所以教师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加深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得到更大的进步。画图教学,是一种便于学生理解较为抽象概念的一种形式,数学教师如果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善于利用这样的模式进行授课,那么不但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更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得以加深。文章分析了在小学六年级课堂上实施画图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在此基础上为其他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画图教学法;实施策略

数学科目的核心素养培育一直是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培训重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如果一个人缺少必备的数学逻辑思维,那就难以在未来的学习中掌握主动权。毕竟数学学习本就复杂难懂,所以辅以画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到问题的本质。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始终都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故而数学教师为了能让学生都尽快的掌握解题的技巧,就需要借助画图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画图教学的概念内涵

画图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画图的方法去完成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换言之,就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和简单的明确问题的本质,找到的一种“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问题中的条件和数据利用画图的结构去表述出来,然后学生将会看到一种图文并茂的问题表现形式。这种方式不但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好奇,还能引导他们自主去依照图文进行思考,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另外,六年级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故而数学教师更需要借助图案的辅助直击问题的核心,能起到理清思路、筛分选项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画图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数学问题都可以利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这就像是小时候我们对于数字还不熟悉,所以需要“数手指”来完成简单的运算一样。画图也就是这样一种辅助的方式,只要我们找到科学的方法,就能理清问题的关键,认出误导条件,最后得出问题的答案。

(1)思维导图的构建能引导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虽然我们都知道小学生都还未形成完备的思维体系,但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思维框架的构建就仅仅只差最后一步。因为经过了五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他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都有了自己独特的角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上课的同时,在黑板上逐步的写出知识思维导图的发展过程,让他们直观地感受思维是如何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完善起来的。只要学生不断地被这样的过程所影响,那么他们就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做题中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然后一步一步、抽丝剥茧的得出最后的答案。思维导图也是画图教学的一种方法,它的优势是能科学的引导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故而,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合理的利用好这个方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图案的直观呈现能让学生清晰的抓住问题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生会不会画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利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养成这种习惯,从而将其变成一种必备的技巧。例如,在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里有这样一节课。课程的内容是要指导学生掌握与圆有关的周长、面积计算。在练习册当中有这样一道题,教师就可以利用画图的办法来向学生进行讲解。张师傅用铁丝把三个横截面直径均为10厘米的圆柱捆在一起(不计接头),捆一周需要多少厘米长的铁丝?其实,这个题目并不难,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捆铁丝的方法不同,所以张师傅所使用的铁丝长度就会有区别。因此,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向学生展示一下捆铁丝的两种方法:一个是横着并排捆,形成一个“一”字形的状态。那么铁丝长度的求法就是四个圆柱的直径加上一个圆横截面的周长,计算过程是10×4+10×3.14=71.4厘米;另一个是将三个圆柱放在一起捆,呈现一个“品”字形的状态。那么铁丝的长度就是三个圆柱的直径加上一个圆横截面的周长,计算的结果是10×3+10×3.14=61.4厘米。这道题之所以要用画图法来计算,就是为了避免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遗忘了某个部分的长度。因为毕竟思考是无法呈现立体思维的,如果不能借助图案来观察思考,就免不了被一些固有定势所误导。

(3)线段图的划分和分析能把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

进入到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程,很多问题已经不仅仅凭借思考就能得出最后的答案。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很难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所以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利用线段图来理清问题的整体条件。就像在六年级有一道题是利用画图的方法来找出对应的关系量:有一项工程需要铺设电缆线。第一周铺设了全长的 ,第二周铺设了全长的 ,还剩220千米没有铺,这条电缆全长有多少厘米?学生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就会被这些条件绕晕,因为在全长成为了问题的前提下,他们就很难在脑海中把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的长度弄明白。所以教师这时候就可以借助线段画图法来把问题条件做好标识,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的抓住抽象问题的本质。就像这道题一样,我们可以把电缆的全程看做是一个整体,那就是数字“1”,这个“1”的长度就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画出这条线段的 是多长, 又是多长,然后剩下的部分就是220千米。教师在将全部的条件都标识出来之后,解答就非常简单了,设一个方程就可以快速得出最后的答案,即:X - - =220.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堂上熟练地使用画图法进行教学,能让问题的解答过程变得灵活而简单,是一种极为方便的解题方式。此外,利用画图法进行教学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逻辑性极强的数学思维模式,然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为可贵的是,这种教学方法简单而不失效率,灵活而不死板,是一种对学生有很大促进和帮助作用的数学教学手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熟练地掌握这种方法,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才能大幅度的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松华.基于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07-108.

[2]鲍春燕. 为儿童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六年级数学课堂画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小学科学:教师,2012,(2):19-20.

[3]周莹莹小学数学中巧用画图策略来解题[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9):221-222.

论文作者:孙家任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  ;  ;  ;  ;  ;  ;  ;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画图教学实施策略分析论文_孙家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