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子宫出血在宫腔镜下诊治的研究进展论文_农珍妮

异常子宫出血在宫腔镜下诊治的研究进展论文_农珍妮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之所以造成妇女子宫异常出血,其大部分原因是子宫出现良性病变,基于此,应尽快提供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这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对患者疼痛度可起到缓解作用,使患者的压力得到有效释放。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宫腔镜技术被广泛运用至临床中,本文旨在探讨宫腔镜诊治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运用价值,论述其效果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诊治;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010-02

异常子宫出血为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表现为患者阴道出血不规律、月经周期异常等[1]。据我国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处在育龄期的女性中,因由异常子宫出血而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达到10%,异常子宫出血的女性感到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不仅如此,该病对女性的生育功能也会造成影响,有研究指出,异常子宫出血会致使女性生育能力下降,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压力。国外把异常子宫出血分为3个类型:①急性;②慢性;③经间期出血[2]。目前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方法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等。因为子宫内膜活检由于视野受限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宫腔镜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中宫腔镜分段刮诊可显著提升带蒂赘及无蒂赘生物的检出率,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是异常子宫出血最理想的诊治手段之一。现将进行如下综述。

1.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及其对应的宫腔镜特征

根据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国际上将其异常子宫出血进行了分类,分别为息肉(P)、子宫腺肌病(A)、肌瘤(L)及恶变(M),本文主要分析这四种类型的(PALM)型宫腔镜的特征[3]。

1.1 息肉

息肉为人体表面长出的赘生物,它的形成是由雌性激素长期作用且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细胞所发生的局灶性组织增生,这种病变是恶性的几率不大,大多为良性[4]。息肉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宫颈息肉,二是子宫内膜息肉。两种类型均是由血管变异、上皮细胞增生等组织所构成的。单独使用宫腔镜检查阅片即可将该类型疾病加以确诊,息肉可不用病理活检即可诊断出来。在宫腔镜下,不管是单发性还是多发性的带蒂赘及无蒂赘生物,我们均可以清晰可见,不管是它的外观还是形状。在宫腔镜下,我们可以看出,息肉具有带蒂赘及无蒂赘生物,外观是卵圆形或圆锥形,具有光滑的表面,质软,颜色较正常的内膜不具差异性。若患者出现出血性坏死,其赘生物颜色多较深,为暗红色,此时需在病理活检的协助下进行确诊,观察是否出现恶性病变的情况。

1.2 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可引发异常子宫出血,但目前学界对其相关机制尚未明晰,但是据研究结果表面,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几率竟高达5~70%,基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如此之高,有研究对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子宫腺肌病与病理学检查具有较大的差异,原因是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具有较大的变化。而采用宫腔镜检查,子宫腺肌病具有特异性的表现,通过宫腔镜下,宫腔内膜是呈现充血状的,出血点较为显著,其内膜下血管的数量具有明显地上升。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其宫腔呈现出不规则状,内膜间的组织粘连显著。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其内膜组织的形状像钟乳石,其腺体具有较多的开口[5]。

1.3 子宫肌瘤

良性纤维瘤生长在子宫基底层,这种良性纤维瘤便是子宫肌瘤。大部分肌瘤不具备显著的症状,而如果子宫肌瘤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月经量则会显著增多,会产生痛经等表现,据有研究指出,粘膜下肌瘤可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发现,或是使用宫腔镜检查发现,而位于宫颈内粘膜下肌瘤的体积越大,其漏诊率越高,其原因是,宫腔镜可顺利通过内膜组织及其肌瘤壁,所以平滑肌瘤在检查时,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从而得出更正确的判断,判断其是否出现蒂部异常。

1.4 恶性肿瘤

引发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也属异常子宫出血的诱因。据有关调查显示:女性低于40岁,其的子宫内膜癌患病率达2.9%~14.4%间,此外,绝经后的女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显著低于在经期的年轻女性,达2%~7%。而非典型增生患者平均病变进展时间为4.1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子宫内膜增生主要诊断工具是宫腔镜,其诊断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内膜组织出现局部、弥漫性增厚;②内膜表面不具规则性;③子宫腔有突起的囊性结构;④内膜表面具有大量的血管;⑤腺体的开口扩张。上述标准只要满足2项及以上便可确诊为子宫内膜组织增生。经宫腔镜检查下,子宫内膜增生具有内膜组织肥厚、腺体开口明显等表现,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增生具有多种表现,要和非典型病变及癌变等区别,难度大大提升。此时可采用病理活检进行协助以确诊。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的表现为多发性,具有不规则形状的赘生物,具有出血现象,坏死情况显著,血管增生为不规则特性,具有反常性。

2.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治疗运用

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有生育需求的治疗[6],该类患者主要为特发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此类患者通常采取药物治疗,如曼月乐、氨甲环酸等药物。若患者具有合并贫血症状,则需给患者补充铁剂。器质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治疗时,应明晰治疗方法,做到认知充分,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可应用于内膜息肉患者治疗,肌瘤患者需依据肌瘤分型、部位等选取合适的方案治疗。非典型内膜增生患者则可使用孕激素等药物治疗。

第二类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没有怀孕需求的患者,该类患者属特发性异常子宫出血,其可使用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法,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及微波子宫内膜切除术等均是宫腔镜具有的术式,全子宫切除术不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一般不被该类患者选择。若患者属于非典型内膜增生,该类患者具有恶变风险,可行子宫全切术,否则不推荐使用,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可应用于内膜息肉患者治疗中,子宫肌瘤患者推荐使用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显著可使用动脉栓塞治疗方法[7]。

3.小结

子宫腔内的病理性改变可被宫腔镜直观地观察到,这有助于医师更加理解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除此之外,在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宫腔镜是很非常重要辅助设备,具有广泛地运用价值。对于传统手术来说,宫腔镜手术具有较小的创伤,手术后可较快恢复。基于此,宫腔镜手术可作为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首选的理想方式,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以提高临床诊治疗效。

【参考文献】

[1]秦妍婷.宫腔镜下电切术及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及病因检出率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9):4874-4876.

[2]黄素清,周小娜.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7(9):106-108.

[3] Abbott J A. Adenomyosis and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A)-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2016, 40.

[4]Dueholm M, Hjorth I M D. Structured imaging technique in the gynecologic office for diagnosis of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J].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2017, 40.

[5]江颖茹.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7).

[6]宋红薇.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对比[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5):33-33.

[7] Short J, Sharp B, Elliot N, et al. Does the addition of saline infusion sonohysterography to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prevent unnecessary hysteroscopy in premenopausal women with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J].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2016,56(4).

[8] Clark T J, Stevenson H. Endometrial Polyps and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P):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how are they diagnosed and how are they treated?[J].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Obstetrics & Gynaecology,2017,40.

论文作者:农珍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异常子宫出血在宫腔镜下诊治的研究进展论文_农珍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