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创新教学浅谈论文_陈伟南

名著阅读创新教学浅谈论文_陈伟南

(惠阳叶挺中学,516221)

摘要:名著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高效的教学方法事半功倍,本文从内容到形式等方面阐述了名著教学创新的理念。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金吾伦曾言,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

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与时俱进,无论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上,还是在教学育人的中心环节上,都开创性地大力倡导家校联动机制,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大量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局面。我们的名著阅读教学,也得益于这样一个可喜的校园氛围。

以下是我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创新做法。

一、形式创新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语文课堂再也不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刻板面孔的生硬说教了,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图文声色的多种感官刺激下,早已不能满足传统教学模式的灌输了,他们需要的是新颖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满足他们的“胃口”。

(一)、家长参与,故事演讲。

名著篇幅长、信息量大,许多孩子读完整部作品后往往无法一一留痕,为了帮助记忆,我在每周三的名著品读课上,安排部分同学上台讲故事。而台下的家长早已在事前做足准备,他们有的会携子之手,同台献技;有的则在台下聆听,热情鼓励;有些家长则在孩子发言后兴味盎然地即兴演讲。如在《水浒传》小故事讲演中,台上的孩子讲完武松打虎后,下面的孩子争着要讲述“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故事,家长因势利导,由此推开林冲、鲁智深、宋江等梁山好汉的经典故事情节的认知和掌握。事实充分证明,这样的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既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又很好地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家长的参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家长要工作养家,为了孩子,他们克服困难,热情走进孩子们的课堂,如此关怀倍至,自能让学生深为感动,因而更加勤奋努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既是一堂名著阅读教学课,也是孩子们美好思想情操的陶冶课,于培养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浓浓亲情是不无裨益的。在导读《童年》时,阿廖沙苦难的经历让孩子的内心深为触动,作品中主人公在寄居人下的日子里孤凄沧桑与课堂里母女温情伴读让孩子泪洒课堂、深情相拥!

(二)、亲子阅读,传承经典。

为了推进“书香家庭,亲子阅读”活动,营造“人人爱读书,家家飘书香”的新型社会氛围,我将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重温经典落到实处,举办亲子阅读成果汇报比赛。

在名著阅读十二部重点推荐作品中,有好些名著为多数家长熟知,因此,我让家长与孩子们一起读书,以经典情节、人物形象、阅读体会等方面下功夫,通过讲故事、说感悟、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比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和丰富多彩的语言诠释名著,或高亢激昂、或抑扬顿挫、或款款深情、或娓娓动听,有对《西游记》津津乐道的,有为“倒拔垂杨柳”拍手叫好的,有对保尔高唱赞歌的,有痛骂奸人陆虞侯的,有感恩母亲的赤子之心的,有勿忘历史、复兴中华的雄心壮志。这样的家校联动,这样的亲子阅读,让孩子和家长共同进步、让家庭和学校一起品读经典,传承经典,培育家国情怀。使“读好书、好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时尚、一种责任。

二、内容创新

(一)、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联想

联想是创新的基础,在教学引导中,我常常激励学生抛开思维定势,大胆联想和想象,从古老的故事中挖掘新元素,启发新思想。

在《西游记》中,学生熟知情节,也记住了吴承恩在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却鲜有将现代科技与《西游记》联系起来的。如现代的人工降雨——雷公、电母合作下雨;顺风耳——电话;千里眼——雷达;真假唐僧——克隆……由此看来,《西游记》不仅是神话小说,也是一部早期的科幻小说。

这样的创造性阅读,就是“温故知新”,学生在感受经典文化的无穷魅力时,更是赋予了作品新时代的意义,沉睡的经典作品再度飘散出幽幽墨香。

(二)、给思想摒除枷锁——客观辩证

伟大的名著,经久流传,因为这些文化瑰宝凝聚了前人思想艺术上的精华,然而阅读不是机械地接受,没有辩证的思考,为传统观点束缚,这样的阅读毫无意义。我在导读名著时,特别注重开导学生以辩证思维,从现实社会的客观标准去解读人物和主题。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名作,书中的祥子由一个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年轻人历经三起三落,终于沦为一个潦倒、自私堕落的无业游民,作品鞭挞了黑暗社会不让好人游民出路,这无可厚非,但我却引导孩子以另一角度思考问题,祥子的悲惨人生很大程度上是其个人的道路选择问题。如果他跟随曹先生参加革命,又或者他退而求之回到千百万农耕者当中,命运也许又不一样了……

人们痛骂朱元璋杀害开国功臣徐达、刘伯温、胡惟庸、蓝玉等,我却引导学生从当时的政治背景、皇权的稳固等方面分析朱元璋不会容忍在他死后,留下一帮功高盖世的老臣威胁他儿子孙子的皇位,因而让学生再次明白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朝堂轶事。

总之,引导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中悟出独到的体会感悟,就能赋予名著崭新的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唯创新方能锐意进取,化平庸为新奇!

参考文献

[1]金吾伦:《创新的哲学探索》东方出版中心 2010.5

[2]谢瑜,夏子秀.初中语文课堂实现创新教学的问题探究[J].速读(上旬),2017(9):82.

[3]韦洪湘.浅谈农村初中语文如何实施创新教学[J].读与写,2017(25):105-111,115.

[4]陈宏伟.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9:3-4.

作者简介:陈伟南(1970.06-),男,广东河源人,学历:大专,职称: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论文作者:陈伟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名著阅读创新教学浅谈论文_陈伟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