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关键论文

人才是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关键

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从理念、环境、课程体系、文化等多方面入手。

2) 确定电缆的使用环境。包括环境温度、环境腐蚀、电磁干扰情况、防爆等级和敷设方法等,对电缆的线芯材质、护套、屏蔽、铠装、敷设半径等均会产生影响。

一是资金投入有序增长。建立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市、县财政新增财力向扶贫倾斜,原则上每年按不低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0%安排资金统筹脱贫攻坚。同时,按因素法分配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深度贫困村分配权重提高为一般贫困村的2倍。2016—2018年,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脱贫攻坚资金115.1亿元,年均增长38%。其中,市本级安排79.9亿元,年均增长6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在于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而创新的核心与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紧缺,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紧缺,正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所不容忽视的一大弱点。技术型人才的紧缺导致了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刻认识创新型人才的价值,不断提升创新型人才供给能力。

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的出现,以及社会治理、组织模式、产业以及商业体系框架的变革,对传统的工程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挑战,对于新形势、新环境、新需求下,如何培养新型的工科创新型人才,需要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工科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改革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确立先进理念和科学价值观,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对创新设计、工程创新等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重要;教授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认识新趋势、求索新知识、创造新技术、追求新梦想。创新源于实践,源于对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理解和前瞻。这就要求创新理论教育与创新案例研讨分析、创新实践紧密结合。

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加强科教融合协同创新与产教融合,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环境建设。以科教融合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健全寓教于研的“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学术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完善实验实践平台对学生开放管理制度,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实验实践条件和实验实践内容手段进行系统的改革,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践。

培育创新文化。在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文化。美国尊重和鼓励自由探索、创新创造。德国是后起的制造强国,具有富有特色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先进的工业标准以及职业教育。法国、意大利具有深厚文学艺术底蕴与工程技术融合。我国需要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尊重创新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文化。

当前,我省正处于抢抓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窗口期”,深入推进“双千工程”,大力实施“十百千万计划”,集中力量推动千亿级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需要创新驱动,需要更多的优秀产品、优秀人才。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支撑与保障。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刻不容缓。

第二,善于对矛盾进行化解。在飞机上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对矛盾进行化解的时候服务人员应该遵循和为贵、不回避的基本原则。不回避是当旅客发展矛盾的时候,航空服务人员需要尽快调节,防止进一步扩大事态。和为贵是确保旅客安全的最终目的,防止进一步激化矛盾[2]。

建议构建工科“14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1 ”是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4”是校内课堂、竞赛课堂、实践课堂与网络课堂;“3”是实施珠峰计划、卓越计划、自强计划。瞄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依托“校内课堂、竞赛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四个课堂构筑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环节,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响应“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号召,引入创新创业课程,搭建创新、创业和实践平台;针对学生学习层次性需求,加快实施“珠峰计划、卓越计划、自强计划”三个计划,进一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李少波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兼任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方面的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贵州省省管专家。

(责任编辑 / 李坤)

标签:;  ;  ;  ;  ;  ;  ;  

人才是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关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