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价值与材料投放策略探究论文

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价值与材料投放策略探究论文

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价值与材料投放策略探究

陈英姿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机关幼儿园,江苏 如东 226400)

摘 要: 积木建构游戏是现阶段幼儿园游戏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受幼儿喜爱。探究积木建构游戏的价值,对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数学思维、空间想象、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提高积木建构游戏活动价值,需要优化材料投放策略,需要关注幼儿年龄特点,需要把握积木游戏材料的多元性、适宜性、混搭性,拓展建构游戏育人广度、深度、效度。文章对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价值与材料投放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价值;策略;多元性;广度;深度;效度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最好的玩具是那些能够随意地用以变更的玩具。有研究发现:爱玩的孩子更健康、更聪明,常玩的孩子善于与人合作。游戏是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的活动,积木建构游戏是现阶段幼儿园游戏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受幼儿的喜爱,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空间意识、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培养上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本文围绕积木建构游戏活动,探究其教育价值,并对如何投放积木建构游戏材料的策略进行探究。

1.3.1 DNA模板提取 挑取血平板上经2代纯培养的细菌菌落3~5个于200µL灭菌双蒸水中磨匀,97℃煮沸10 min,快速冰浴冷却 2 min,13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清即细菌DNA,作为PCR反应模板备用。

一、积木建构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积木游戏更受青睐。积木建构游戏的价值表现在:一是借助动手实践操作,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数学问题具有抽象性,而积木建构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积木建构游戏蕴含数量、高度、长度、形状、体积、对称、排序、分类等概念,便于让幼儿从中感知数学经验,发展数学思维。不同的积木材料,其形状、体积有别,这些材料在幼儿使用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改善幼儿的数学认知,引领幼儿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积木建构的问题。如在观察金字塔结构特征中,幼儿能了解到下面大、上面小的结构规律,在运用积木架构金字塔时,他们就会无形中采用围合方式来完成。同时,在反复的操练中,幼儿可以从中感受到积木方块序列概念,提升数学排序能力。二是借助认知冲突,发展幼儿的问题意识。心理学强调,对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相应的问题情境。在积木建构游戏活动中,每一项活动都包括目标、认知、技能、方法等内容。幼儿在动手操作和体验中,能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积木建构中遇到的难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认知能力。如在识别积木类型上,幼儿看到积木的不同结构特点会进行合理归类;在搭建双层螺旋桨飞机时,幼儿发现随着高度的增加,螺旋桨容易掉落。面对掉落问题,幼儿会经过探究找到固定螺旋桨的方式,会探寻适宜的材料加固螺旋桨,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受到启发,也从不同材料的应用中发展了创造力。三是依托任务情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积木建构游戏活动一方面能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探究、试误、质疑、解惑、交流、合作,让幼儿学会语言表达与交际。特别是在问题情境中,幼儿通过寻求其他人的帮助,能丰富自己的感知,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积木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

“星雨,你不要太操心蚊子,你今天的表现多么好,那么多师兄师姐都被你比下去了,将‘飞龙卧雪’做出二十五种滋味,将‘漱玉茶’冲泡出春和景明的意境,由宇晴师父的六十四种牡丹里认出倒晕檀心,你还要说出来苏师父弹的平湖秋月是九月初九的新月,又要认出林师父拿出的一百张画里,哪一个是吴道子的真迹,这个真不容易。不是你开了一个好头,我与李离也轮不到去回答书圣、棋圣、医圣三位老人家考校的机会!我还觉得,技艺都是由精气神里来的,精气神都是由心里生出来的,心无挂碍,就能逍遥花间游,技进乎道,内力自然而然就由丹田里生出来了。李离你说对吗?”

二、积木建构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

在积木建构游戏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并非随意的,而是要遵循适宜性、多样性要求,把握投放时机,以保障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

1.遵循幼儿年龄特点投放适宜的积木材料

积木建构游戏活动在材料投放上要强调多样性、丰富性,可以是原色、彩色、实心、空心的积木,也可以是塑料拼插积木,以及一些特殊结构的塑料积木。不同积木材料的投放,增加了幼儿的选择,能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搭建出更为生动、形象、有趣的玩具模型。教师还可以投放一些架空材料、连接材料、平铺材料、围封材料,让幼儿通过分组、分工合作,搭建多样化的模型。另外,教师还要适度引入拓展性材料,启发幼儿在搭建中寻找其他方法、其他材料创造新的玩法。如在进行多层建筑积木搭建后,教师可鼓励幼儿利用易拉罐、纸筒等材料替代积木,搭建相同的建筑物。教师也可以不明确具体材料,让幼儿自己选择纸杯、小木棍、线、瓶等材料,创造不同的游戏场景,丰富积木建构游戏体验,促进一物多用、一个主题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积木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打破班级区域界限,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参与积木游戏,以促进幼儿在游戏体验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长见识,拓展视野,获得愉悦、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参与游戏活动的快乐。

2.把握游戏时机,增强幼儿注意力

积木建构游戏活动的实施,要巧抓时机。特别是在建构类积木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熟悉的材料、熟悉的游戏,要适当变换,适当调整,科学引领幼儿操作和使用,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如在熊猫乐园积木建构游戏中,幼儿重复几次搭建围墙后,觉得没有新意,产生厌烦情绪。为此,教师可鼓励幼儿为熊猫搭建新房子,或引入故事情境,搭建城堡或其他建筑物。当然,在增加积木材料数量、类型上,教师还可以融入其他材料,如玩具汽车、标志牌、废旧材料等,创设多样的建构情境,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新的积木游戏。幼儿通过自主搭建,能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修建时,除了利用积木以外,还可以利用纸筒做围墙,用大纸盒做大门,用废旧纸张做桌子、椅子。这些不同的游戏情境,能使幼儿专注于游戏,提高注意力。

3.注重积木材料的多样性,便于拓展创造力

在活动区投放材料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年龄特点,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积木游戏材料与游戏课程、游戏目标的适应。如在小班阶段,积木材料的投放要突出小型化,侧重培养幼儿排列、排序、组合、拼插等技能,并融入配色、平衡等架构知识。这有助于锻炼幼儿手部肌肉,增强幼儿动手精细化操作能力。教师要营造和谐、愉悦、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氛围,以调动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加强小班幼儿积木游戏活动的指导,倡导幼儿边玩边搭,多引入情境化搭建活动,激活幼儿动手热情。在中班阶段,积木材料的投放可融入中型的雪花片、实心积木、塑料彩色积木、百变积木,以及一些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如花草、树枝、动物、玩具汽车等,以便于开发中班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大班幼儿游戏活动区,积木材料投放要讲究多样性、目的性。大班幼儿喜欢探索,善于发现,在搭建积木时爱变换自己的作品,常常反复地建、反复地拆,所以积木材料在空间构造上要更丰富。为此,教师可适当增加积木搭建难度,培养大班幼儿的探究精神。

4.强调教师启发与提示,丰富积木游戏主题

在游戏建构活动中,教师是重要的指导者。一方面,教师要营造安全、快乐、融洽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自主参与、创作表现;另一方面,要积极给予幼儿支持与引领,丰富积木建构游戏的主题。如在“盖房子”主题下,可以围绕房子的结构,延伸简单房子、高楼、别墅等主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自己喜欢的房子。同时,在幼儿建构过程中,教师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如房子的窗户、楼梯、小公园、亭子、停车位、各种标记等,让幼儿在积木建构游戏中不断丰富游戏主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交流与合作,探讨积木建构游戏的方式方法。在探讨和交流中,幼儿的思维能相互碰撞,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有效培养。

式中,f F(x1,x2)为限流器的成本;f L为限流器的损耗;x1,x2分别为不同材料的用量;C1、C2分别为不同材料的单位费用;C0为与设计变量无关的固定费用。

三、结语

积木建构游戏是现阶段幼儿园游戏教学的主要内容,它集艺术、设计等于一身,不仅能增强幼儿对知识的认知,还能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积木建构游戏活动具有多样性、创意性。教师在游戏设计与组织中,要联系幼儿生活经验,创设多维游戏情境,营造真实、自然的互动氛围,让幼儿从动手实践体验中感知知识、内化素养。在积木建构游戏活动实施中,教师要发挥导向作用,以最适宜的时机介入,以最深刻的观察启发幼儿,增强幼儿在积木游戏中的体验,让幼儿的思维、想象、注意力、语言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承鹏.这7 个成长关键词,对孩子一生受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7(12).

[3]苏蕙.相伴种子成长 静候幸福花开——幼儿园“种子文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7(03).

[4]郭婷.教师指导小班幼儿积木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5]胡新宁.幼儿教师积木游戏指导能力提升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6]游静.幼儿园建构游戏中幼儿探索行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3561(2019)35-0068-02

作者简介: 陈英姿(1995-),女,江苏如东人,幼儿园三级教师,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标签:;  ;  ;  ;  ;  ;  ;  ;  ;  

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价值与材料投放策略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