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价值创造与协同的实现机制_协同效应论文

企业集团的价值创造与协同效应的实现机制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集团论文,效应论文,机制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大型企业、大集团的角色和作用不仅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所必然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也是多年来学术界及企业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一批大公司大集团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研究开发、对外出口以及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就所积累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学科方法和知识,沿着不同的研究路径对企业集团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企业集团进行综合性分析[2];对企业集团形成动因进行探讨[3-4-5-6];对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机制问题的研究[7-8];关于企业集团多元化的研究[9-10] 等。国内学者对企业集团的研究已从最初的发展战略、控制管理向组织架构、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深入[1-2-3]。然而,纵观研究现状,对企业集团组织从价值创造角度,即企业集团究竟能否实现价值增值以及如何实现价值增值这一关键性问题,仍然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企业集团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经济组织?它与单体企业的根本差异是什么?其价值创造机理有何特殊之处?企业集团是如何实现这种特殊的价值创造过程的?这一系列问题至今令人困惑不已。

西方国家对企业集团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包括多分部制企业(Multidivisional Company)、多元化经营企业(Multibusiness Company)、企业集团(Business Group)、综合企业(Conglomerate)以及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等。总体来说,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集团的定义可分为两种:广义的企业集团和狭义的企业集团。广义的企业集团是指单纯的企业集合体,是企业之间横向、纵向联合的产物,它是若干个企业在同一地区、同一部门或跨地区、跨部门的经济联合体;狭义的企业集团是指企业之间通过产权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经济组织形态。我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大部分有关企业集团的组织理论都隐含着将企业集团等同于大型单体企业或企业群的假设逻辑。但事实上,企业集团的形成和演进的基础与一般大型单体企业或企业群并不相同:对于一个单体大型企业而言,不论其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公司,其本质上依然还只是一种单体企业,就如同一艘规模庞大的“大船”,因为它只具有一个企业法人的资格,而且随着单体企业组织成本提高,企业也不可能永无止境地扩张下去,因而大型单体企业这艘“大船”的扩张是有极限的;而基于控股组织的企业集团却一定程度上可以无限制地扩大下去,如同一只“舰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船”协同起来;企业集团也不能与企业群等同,企业群强调群内企业的相似性,企业集团则更重视集团内企业的差异性,有些学者仅仅把企业集团视作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形成的多法人企业构成的经济联合体,这虽然突出了企业集团的非法人性质,但却极有可能会使企业集团落入企业数量堆积的“陷阱”。由此看来,企业集团形成并不只是量的堆积那么简单,关键是在于差异性互补下的“质的积累”及由此产生的突变和飞跃。所以,我们认为,企业集团既不是一般“大船”模式,也不是由众多小船所组成的“船队”模式,而是有着更高竞争力和协同力的“舰队”模式。而这种具有竞争力和协同力的“舰队”模式的特殊之处就是其立于成员企业异质性基础上的价值创造过程,这种价值创造的特殊过程就是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Synergy)。而协同效应的实现也恰恰体现出企业集团的存在本质和演进基础。

因此,本文从协同效应角度给出企业集团的定义:基于协同效应价值创造的通过股权(产权)纽带或契约纽带联系起来的介于单体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多法人企业联合经济组织。下面我们将从对协同效应的基础——企业异质性假设的分析入手,通过深刻剖析协同效应的三种内涵,系统分析和阐释企业集团协同效应的生成机理,以达到对企业集团存在本质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我国企业集团的战略改进重点。

二、协同效应的基础——企业异质性

基于企业的同质性假设(Enterprise homogeneity),新古典经济理论将企业视为既定技术条件下的生产函数,并且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惟一手段,企业能够根据完全信息实现生产安排最优化,但企业的长期超额利润是不存在的。然而,以上假设却难以解释现实中的诸多现象,尤其对于企业之间广泛存在的长期利润差距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随后备受关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合约经济学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缺陷,揭开了企业“黑箱”,但其讨论的核心依然仅仅限于资源配置问题,只是其分析单元由传统研究的“企业”转变为“交易成本”,并将企业和市场均视为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因此,在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合约经济学中企业同质性的假设仍然没有改变。尽管产业组织相关理论已对企业存在的长期利润差距有所涉及②,并把企业的长期利润归结为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然而该理论却始终坚持“企业利润和竞争优势的外生性”的核心观点,尤其是强调外在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对于企业利润增长和竞争优势构建的决定作用,因而该理论关注的核心也还未能触及企业本质差异的内在性。

如前所述,无论是新古典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还是产业组织理论都未能完全认识企业的本质特征,而仅仅对于企业出现的部分原因和特征有所论及,却完全忽视了企业最根本的内在特征——生产性功能或价值性特征。毋庸置疑,企业作为一种生产性单位其功能是市场本身无法替代的,企业的出现除了交易费用因素外,还由于企业制度存在对生产的管理特征[14]。Rumelt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产业内部比产业之间的企业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这表明了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最主要的不是外在的市场结构特征,而是企业内部资源禀赋的差异;也同时充分说明企业虽然产生于市场,但又不仅仅是市场的替代:市场的功能仅在于配置资源,而企业不仅在内部配置资源,而且依赖管理活动对所配置的资源进行生产利用,并通过分工生产和知识积累,进行各种各样的价值活动以创造财富,从而逐渐形成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Enterprise Heterogeneity)。鉴于此,资源理论提出资源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假说,能力理论提出核心能力的观点。这两种理论却在“企业的成长与使企业可能拓展生产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密切相关”这一点上不谋而合,而这种积累正是企业利润差异或竞争优势差异即企业异质性的基础。惟有承认企业尤其是成员企业的异质性特征,成员企业的内在价值在合作竞争的协同中方能被激发出来,最终使得企业形成的整体价值获得一种“市场溢价”,即获得一种协同性的价值创造。

进一步,倘若从知识理论角度加以分析,企业的异质性则源自企业于生产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知识的差异性,而这种知识差异性乃是源于各企业人员的知识专业化程度不同,成长路径和相互作用过程不同。从表象上看,这种知识差异性会形成各企业在采购、生产、管理、研发和营销等各种流程以及资源和能力上的显性差异,然而正是这些差异性才为企业集团的融入提供了协同机会的识别,才为未来的协同效应提供了空间和指向基础。试想如若将各企业视为同质,那么每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就将是相同的,也就无法实现互补,当然没有必要形成企业集团。退一步讲,这些同质的企业即便组成企业集团也只是量的堆积,而不必去考虑将它们置于核心层、紧密层或松散层的问题,也就根本没有质的飞跃即协同效应实现的空间。所以说,企业的异质性在企业集团中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既是集团内分工和专业化的前提,也存在于集团内企业间竞争与互补的动态关系中,是形成协同效应的基础。

三、协同效应的三维度内涵分析

企业异质性只是为协同效应实现创造了基础条件,但若要透彻地理解协同效应的复杂性还需进一步深入分析。美国学者H·伊戈尔·安索夫较早地确立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即取得有形和无形利益的潜在机会,以及利用这种潜在机会与公司能力之间的匹配关系来成功地拓展新的事业。他认为协同模式的有效性部分地源于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也包括其他一些比较抽象的收益,如他所称为的“经理的协同”。日本学者伊丹广之认为通过提高实体资产或金融资产的使用效率来节约成本或增加销售的方式不是真正的协同效应,它只是“互补效应”,只有当公司开始使用它的隐形资产时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并且由于这种协同效应很难被对手复制,因而可以给公司带来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15]。波特(Porter)在1985年发表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强调了“协同作用”的重要性,并用大量篇幅来分析和论述各种“相关性”及如何实现的问题。

诚然,协同效应对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企业协同的失败案例却是频频出现。企业协同失败的真正原因何在?难道真如波特所言,协同的失败不是因为概念本身存在缺陷,而应归咎于企业未能真正理解和正确地实施它?“协同”虽然广泛存在于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却仅仅是作为一个简单的范畴,人们对此远未达成清晰的共识。无论是表述为“1+1>2”、“2+2>4”、“2+2=5”还是“2+2>5”③,其实都是源于安索夫的协同概念或协同学的协同概念,都是形式化地表达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仅仅是停留在系统结构和比例关系的静态层面上。而系统结构和比例关系还不能完全揭示出其内在的特殊机理。因而,笔者认为企业协同的失败不仅源于企业未能真正理解和正确实施协同,而且也源自研究者对于协同这一内涵的分析尚浅,缺乏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从而难以更好地指导企业识别、利用和创造协同效应。

总之,目前人们对于协同效应的理解还比较模糊,有关研究企业如何利用协同效应的文献也很少见,就连波特本人也承认当前对于协同效应的研究还只是一种艺术形式。罗伯特·巴泽尔(Robert Buzzell)和布拉德·吉尔(Bradley Gale)[16] 也曾指出,协同不同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业务表现,而是一种企业群整体的业务体现,它是通过相关性,共享等方式联结起来的,它需要更深入地分析。本文认为协同效应的分析至少应从以下不同的三种角度或维度加以拓展(如图1):

(一)内外结构维度

从内外结构维度看,协同包括内外协同和内部协同。所谓内外协同是指企业与外界的互动适应过程,即企业对外界变化的反应和把握能力,例如,能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或对竞争对手动态迅速做出反应;而内部协同主要是增强内部各业务之间的匹配使之实现增值。这两类协同主要用于解决信息决策所导致的不确定性问题,通常用来改进或解决企业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所面对的决策复杂的困境,而这种决策复杂性来自于双重意义上的信息不对称:其一是决策者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所带来的预测信息的不对称性,这可借助联盟、外包、合作等方式实现内外协同;其二是企业组织中各成员所拥有的交流信息的不对称性,这是专业化所固有的问题,这可通过治理、控制等实现一定程度的内部协同。

(二)演进/动态维度

从演进/动态角度上,协同效应包括静态协同效应和动态协同效应。静态协同效应主要考虑短期内结构上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就是一般意义的协同,是一种在相似条件下通过共有资源以获得的“类租金流”,既有业务单元分工效率的匹配,又包括诸多功能上协同,如利用彼此的营销和分销网络来增加收入的销售协同,通过统一采购降低原料成本的采购协同等。而动态方向上的协同效应就不仅仅局限于短期效率的协同,它要以提高个体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总体的竞争优势为目标,旨在培育长期的竞争能力,对合并后的企业低成本运行、提高市场份额和增强开发创新能力都将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这种动态协同效应实质上是企业的积累性知识的循环增强和平衡过程。因而,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动态协同较静态协同更为重要。

(三)价值创造维度

除上述两维度外,协同效应的核心即最重要的内涵是它的价值创造维度,简称为创值观。伊丹广之认为,“协同就是搭便车”,当从企业中一个部分中积累的资源可以同时且无成本地被应用于企业的其他部分的时候,协同效应就发生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节约资源和成本的观点,通过避免资源浪费和有效利用共有资源达到协同,这无疑属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范畴,是一种“折衷”的协同,而并非完整意义上的协同④。此外,这种“协同效应”的发挥是被动的、有限的,也就不可能无限扩大。笔者认为企业利用协同的最一般目的,并不是降低原有成本,而是在不增加额外的固定投入的前提下,以较快的速度,使各经营单元通过有效组合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增值。而这一增加的价值是各经营单元独立存在所难以获得的,这种隐含创新的价值创造机理才是协同效应潜力无穷的根源。如果定性描述起来,协同则是通过各方的资源共享、能力和知识的转移来创造价值,也就是依赖对各方的调整和合作实现新增价值。因而,协同效应要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内涵更广,不仅要包含增加了的销售收入、降低了的运营成本、压缩了的投资需求,还要包含经营单元的自身创新能力的增强及集团整体价值创造速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同,更是协同效应的“核心”体现。

如前所述,协同效应的内外结构观、演进观和创值观使我们初步理解了协同效应是一种复杂的平衡过程,简单地表述为系统结构和比例关系无助于协同效应的实践。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协同效应是一种内涵丰富的价值创造能力,它既是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和扩张的重要途经,也是诸如企业集团这种组织形式存在的重要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协同的核心就是从企业异质性出发在动态中实现整体价值大于独立个体加总价值的价值增加和能力提升。那么,这种价值创造的预设下,企业集团如何才能实现整体的协同效应?它与一般企业协同效应的实现有何差异?附属企业和总部在这种协同过程中各自扮演何种角色?

四、企业集团协同效应的特殊机理

上文对企业异质性假设和协同效应的内涵作了分析,下面我们将要考察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与一般大型企业的协同效应相比有何特殊之处,并进一步分析企业集团是如何实现其协同性价值创造的。

建立于成员企业异质性基础上的企业集团价值创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集团化的整个过程中,更体现于集团内的各级层次上。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与一般企业不同在于其价值创造的两级层次:

(一)附属成员企业本身的价值增值

企业集团第一层次的协同效应体现在附属企业层次的价值创造上,通过对附属企业的动态权衡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众所周知,单个企业经营的是产品,而企业集团经营的是市场。为了实现持续增长,企业集团在扩张战略下往往会运用新建或购并、重组等方式将一些新企业纳入旗下。这些新企业成为集团附属企业后,便可借助集团的管理力量实现经营的进一步提升,一旦该企业发展步入正轨,不单单其自身价值将有所增加,同时也为集团价值增加贡献力量(如图2)。

如果用π[,A]、π[,B]表示为A、B两个异质企业独立时的经营绩效,Δπ[,A]、Δπ[,B]表示这两个企业独立经营的价值增值,在未进入企业集团之前,这种价值增长的空间有限。Δπ[,A]、Δπ[,B]表示这两个企业在同一集团所形成的价值增值,由于A、B两个异质企业进入企业集团内得到了庇护和提升,所以理想的状态就是要使Δπ′[,A]≥Δπ[,A],Δπ′[,B]≥Δπ[,B]。这样就实现了企业集团第一层面即成员企业层面的价值协同增长。由此看来,这一层面的协同更多是集团内单个异质企业本身带来的价值增加,仅仅发生在附属成员企业的层次,当然这些导致价值增加的投资项目或业务在该企业独立经营时就已经存在,只是借助集团力量改善了自身经营。值得说明的是这种价值创造还仅是局限在该企业内部,它和集团内其他企业并无联系,也未给其他企业带来裨益。因此,附属企业的价值创造由于与其他企业的动态关联性还较低,还是属于较低层次的静态协同,并未上升到集团整体,也就无法称之为集团协同。

(二)总部掌控下附属成员企业之间的整体协同效应

企业集团第二层次的协同效应更主要地体现在“总部价值”(Headquarters Value)上,通过总部这一特殊结构从更高层次使附属企业之间实现集团的整体协同。如果企业集团价值创造仅发生在异质性的附属企业即经营性分公司或子公司层面,即只有第一层次的价值创造,那么集团价值仅是集团内各企业价值的总和,这些投资项目或独立业务就可以各自为战,没有联合的必要了[8]。从这个意义上说,附属企业层次的价值创造还不是企业集团协同效应的核心。本文认为集团协同效应的核心发生在集团第二层次即总部层面:各个附属企业所拥有的异质投资项目或业务之间在总部层面大多存在着动态的关联和互动,因而可能带来它们独立经营时所无法获取的价值。为了获取第二层次的价值创造,集团总部在考虑将某一企业融入集团内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这一企业与集团内其他企业的业务联系相关性,即挖掘该企业的异质性对企业集团当前的成本降低或价值增值的实现可能性,包括当前集团能否降低该企业营运成本,或者能否使该企业为其他企业带来成本降低,或者能否使该企业或其他成员企业提高价值增值,以上诸多问题需在短期内作出权衡;另一方面,还需考虑该企业对企业集团整体的成本降低或价值增值的未来潜力,即战略性相关的可能,或者该企业的长期增值远大于短期内的亏损,或者虽然该企业长期都是亏损的,但其为集团带来的整体协同价值增值却是非常巨大的,远远大于该企业的单个价值损失。如图2,为便于分析我们将集团总部层面的协同效应简化表达为(Δπ′[,A]+Δπ′[,B])-(Δπ[,A]+Δπ[,B])>0,这就是集团第二层次即最高层次的价值创造。这一协同效应表达式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集团要尽可能保证大多数附属企业实现自身价值创造,而不损害附属企业的竞争力,使Δπ′[,A]≥Δπ[,A],Δπ′[,B]≥Δπ[,B];其二,即使某一附属成员企业在集团中的竞争力有所削弱,但它却能通过给予其它附属企业更大的组合优势而使整个集团获得协同价值,即可能出现Δπ′[,A]<Δπ[,A]或Δπ′[,B]<Δπ[,B],但(Δπ′[,A]+Δπ′[,B])必须大于(Δπ[,A]+Δπ[,B]);其三,集团不仅要关注静态协同效应,即企业融入集团后的成本降低,更要从动态角度考察通过持续性的动态组合收益达到长期的协同增长,进一步拓展可以表示为 Δπ[,i](n≥2)。以往诸多协同表达式如“1+1>2”、“2+2>4”、“2+2=5”或“2+2>5”等只是一种静态的比例关系的协同,而本文协同效应这一公式的增量表达既考虑了成员企业增长,又对协同效应有了动态性的思考。

总之,第二层次的价值才真正反映了集团存在必要性,也是企业集团协同价值创造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虽然可能存在少数附属企业价值创造比独立经营时低的情况,但是通过总部的适度掌控,将使多数经营业务在集团下不仅比独立经营时绩效好,而且比置于其它任何集团之下更好。GE(通用电气)对其多元化业务特别是金融业的战略协同改进为我们的论点提供了极佳的佐证。GE早期的金融服务业务并不盈利,它主要是为其医疗、电器等制造工业及客户提供贷款、信用等服务,意在提升通用整体协同价值,但随着不断自建和大量兼并各种信贷公司及银行,GE总部对金融业务特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自身积累了丰富经验,如今的GE金融服务业务已形成了消费者金融服务集团、设备管理集团、商务融资集团、GE保险集团等四个集团,不但为通用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服务能力,而且这些金融业务本身也实现了价值增值,并成为通用的主业之一。

因此,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较之一般的协同效应更为复杂和特殊,其实现难度也就更大,它不仅要在附属企业层面得到体现,更要在集团总部实现进一步“升华”。国外许多企业无论通过购并、联合还是自身扩张来形成企业集团,更多是基于这种总部层次价值创造而实现的。正是有了这种协同效应,才有了企业集团所获得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的稳健持续成长。企业集团的这种协同效应价值创造一定程度上才是其永不枯竭的增长源泉。只有明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今天企业集团这种特殊组织形式存在和演进的根本目标。

五、主要结论及我国企业集团发展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在批判性回顾企业集团相关论述的基础上,以企业集团究竟能否实现价值增值以及如何实现价值增值这一关键性问题为研究起点,按照企业集团组织的形成本质——成员企业异质性——协同效应——企业集团协同效应特殊机理这一逻辑主线,系统探讨了企业集团价值创造的特殊演进机理。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提炼出以下结论:第一,协同效应应该建立于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之上,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既是集团内分工和专业化的前提,也存在于集团内企业间竞争与互补的动态关系中,是形成协同效应的基础;第二,传统的协同效应概念常常是一种成本观,仅仅停留在系统结构和比例关系的粗浅理解上。协同效应的真正内涵要从内外结构观、演进/动态观和创值观等三方面理解,其中协同效应的“核心”是一种内涵丰富的价值创造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经营能力;第三,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的生成过程更为复杂和特殊,它不仅要在经营性分公司或子公司层面努力使这些异质的附属企业提升价值,更要在集团总部层面,在提高或尽量不损伤附属企业竞争力的情况下,通过附属企业间动态的关联和互动实现集团整体竞争力质的飞跃,这样才真正实现了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

当然,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是带有很强“或然”性的,也就是说它只是一种潜在可能,要想将这种潜在性转化为现实性,就必须在企业集团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中慎重地把握这种协同效应。纵观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凡是获得了巨大成功和声誉卓越的大型企业集团无不在把握和驾驭这种协同效应的能力上更胜一筹。单纯界定组织架构、规模大小、人数多寡、多元化还是专业化都很难说明一个企业集团的实力,而依据协同效应的考察才能真正鉴别出企业集团的成败。

(二)对我国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建议

同全球500强相比,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效率明显偏低。根据调查,1998年中国工业500强的平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和人均收入分别仅为2.78%、1366.14美元/人和27万美元/人,而当年全球500强的同类指标分别为11.29%、1.1万美元/人和28.88万美元/人,前者分别仅相当于后者的24.62%、12.31%和9.51%。1998年以来,中国工业100强在效率上有所改进,但是与全球500强相比,差距依然十分显著。这些差距反映出我国企业集团在协同效应把握上的薄弱,更说明国内企业包括大型企业集团在基本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因而,笔者认为,我国企业集团的未来战略发展的着眼点不应只停留在规模扩大、经营扩张上,更应放到如何探寻和驾驭这种协同能力上来。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初步建议:

1.完善集团总部建设,提高总部管理能力

在现代企业集团中,公司总部和其下属企业的生产(服务)单位已形成一个系统中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层次[17]。集团总部既是集团经营中心,也是掌握企业集团协同效应实现与否的关键之“手”。有效的战略规划、整体业务组合、与附属机构的控制协调无不和集团总部的管理能力紧密相连[18]。我国的企业集团为什么不能像通用电气公司那样,在兼并和分拆各种企业中游刃有余,不断地实现着协同高速增长,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中国企业集团总部的管理能力低下,而且缺乏自身有效的建设,制约了企业集团本身的发展。[19] 因而,必须通过完善集团总部自身建设提高总部对集团整体的管理能力,才能推动集团向更高协同的层次发展。

2.构建具有凝聚力的集团文化体系

集团文化是集团的价值观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领导能力、管理和文化价值体系、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程度等。对企业集团来讲,企业文化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企业集团中附属企业的来源途径往往是多样化的,有自设的,也有通过资产重组或购并建立的。这就客观上形成了集团总部与各子分公司之间、以及各子分公司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种文化差异,达到文化融合,是集团协同效应发挥的关键。否则,集团总部与各业务单位之间,就极易出现“集”而不“团”的窘境。

3.变革和发展集团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

从国外特别是美国巨型企业集团的变迁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成功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治理机制总与当时的环境是相适应的。在美国企业变迁的过程中,先后出现过各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和不断变革的治理机制,这是与企业当时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相伴随的[20-21]。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协同效应和高速增长。否则,建立固定模式的结构机制而试图“一劳永逸”,其结果只能使协同效应“昙花一现”。

4.探索基于协同效应的集团可持续竞争优势

今天的竞争优势已并不仅仅局限于迈克尔·波特所提到的几种基本的竞争优势(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集聚优势),市场竞争的残酷与外部环境变化的激烈要求企业不断进行竞争优势的变革和创新。企业集团要比单一企业在竞争优势的选择上更具广阔空间,它不仅可以从业务单元、产品选择、分支企业经营寻求优势,也可以从企业间、产业整合及网络的协同上探索更多更具创新性的竞争优势。通过对协同效应的把握,企业集团得以突破单一的竞争优势,而不断树立快速创新、持续升级、多样化的竞争优势。协同效应的实现对企业集团尤其是中国的企业集团迎接和超越国际竞争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注释:

①本文也是“首届中国经济论坛”研讨会的参会论文,作者感谢论坛的大力支持。同时,作者感谢高良谋教授在本文写作中给予的帮助和建议,文中一切谬误和遗漏完全由作者负责。

②Mueller(1977)把1950—1972年间600个美国制造业企业划分为高利润和低利润两组,并对持续盈利性进行了统计研究,他发现两类企业的利润差距是持续的,并没有出现平均化现象,也就说明竞争优势可以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③国外的商业文章常常将协同表述为“2+2=5”,国内学者对此表达较为混乱,如“1+1>2”、“2+2>4”、“2+2>5”,对协同表达式我们将于下面作进一步剖析。

④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是通过在单一业务下扩大生产(或采购)规模并对其协调管理来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生产(或采购)成本;范围经济是通过不同业务多样化之间的协调管理以更低总成本实现成长。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者都建立在技术水平不变和降低成本的假设基础之上。而协同效应的内涵更为深刻,它更着重企业联合或集团化后的技术创新进步和价值创造上。

标签:;  ;  ;  ;  ;  

企业集团价值创造与协同的实现机制_协同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