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强化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及其效果董建辉论文_董建辉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 探讨强化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0年的常规药品管理为对照组,以2011年强化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为观察组,分析两组的用药安全、护理人员理论成绩考核结果。结果 ①观察组高危药品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1.32%,对照组为27.4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88.63±3.12)分,对照组为(72.31±3.04)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采取强化整改措施,可明显提高用药安全性,且护理人员的用药能力可显著提升。

【关键词】高危药品;病区;安全管理

高危药品是一类特殊药品,其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但使用不当,则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1]。为了确保患者可以及时用药,医院病区通常会有一些备用的高危药品,护理人员是药品的保管者,具有较高的风险暴露概率。因此,必须要强化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本文主要探讨强化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及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0年的常规药品管理为对照组,以2011年强化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为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基本一致,未出现较大人员变动。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品管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强化管理方法。(1)成立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小组。在医院护理部成立小组,成员包括1名组长(护理部主任担任)、1名副组长(药剂科主任),以及若干成员(由各科护士长、临床药师、护理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监控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等,同时开展检查、考核和评价等工作。(2)规范高危药品的检查制度 由药学质控员遴选科内高危药品备存品种和数量。在药剂科备案后,在科室内建立高危药品登记本,在交接班时严格审查,责任到人,药学质控员每周检查2次,并在病区存放的高危药品质量检查表上记录,严格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科室内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终末检查,及时进行总结,增强意识,持续改进。明确规定对过期、变质、被污染、标签丢失或模糊不清、破损、科室暂时不需备存及其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药品!应及时退回药房。(3)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广泛听取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意见,制定严格的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高危药品目录、存放要求、标识设置、使用权限、检查制度、应急预案等。(4)组织培训与考核。医院护理部加强培训,可以采取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对高危药品具有深刻的认识,同时树立风险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高危药品的领取、存放、给药等操作,每个环节均要严格控制。此外,根据培训内容,组织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同个人的奖金、升职等联系起来,促使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经验。(5)制定高危药品管理手册。在各个科室均发放1本高危药品管理手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小组的情况,比如姓名、职责、联系方式等,让全院医务人员均知晓,便于出现问题时及时告知;②高危药品使用流程;③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④对医院常用的12类高危药品进行分类,并且详细阐述药物信息,比如名称、药理作用、危害、给药方法、注意事项等。(6)实行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改进。采用持续追踪检查法,对医院各个科室的高危药品管理进行检查、追踪,了解医院强化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告知相关负责人,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强调过程质量控制。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高危药品安全隐患发生率、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1.4 统计学方法

搜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上述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版)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操作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当P值在0.05以下时,提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高危药品安全隐患发生率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的高危药品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所示。

2.2 两组的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88.63±3.12)分, 对照组为(72.31±3.04)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与其他药品相比,高危药品的使用错误率并不高,但后果却严重得多[2]。近年来,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药不断用于临床中[3]。为了保障高危药品的使用安全,最大程度上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医院医务人员需重视高危药品管理,并采取有效的强化措施。药学人员需要不定期到各科室进行个体追踪和系统追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强调过程质量控制,及时将改进后的措施以制度和流程的形式进行规范,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同时,推行最优措施,实行持续质量改进,加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据文献报道,在病区药品管理中,对毒麻药品、抢救车内药品普遍比较规范,但经常忽视其他高危药品管理,比如治疗室内随手可触及,摆放凌乱等[4]。在本文研究中,对病区高危药品采取有效的强化管理措施,包括成立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小组、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高危药品的使用流程、组织培训与考核、制定高危药品管理手册、实行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改进。经强化管理后,观察组的高危药品安全隐患发生率(11.32%,6/53),显著低于采用常规药品管理方法的对照组(27.42%,17/62)(P<0.05),且观察组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理论知识考核成绩(88.63±3.12)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2.31±3.04)分(P<0.05),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危药品是一类特殊药品,使用不当会导致人们死亡。在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中采取一系列规范、科学的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高危药品安全隐患发生率,同时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金丽萍,王宁,宁永金等.加强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06):518-520.

[2]李正莲.ABC 分类法在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04):115-116.

[3]许兰梅.产科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2(08):379+374.

[4]粱雪茵,魏理,罗红英.应用PDCA循环实现我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141-143.

论文作者:董建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探讨强化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及其效果董建辉论文_董建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