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建设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论文_彭祥林

家风建设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论文_彭祥林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2249)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的深入推进,“四个自信”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日益凸显,其中,建立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居于基础性地位。大国的崛起需要文化支撑,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而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家风,在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必须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一.家风建设与国风民风

家风亦名门风,指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所体现出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文化在家庭文化中的集中体现。自古至今,“家”的形式虽在不断变动,但凝聚着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风”却绵延不断,家风虽无形却力无穷,对家庭成员的成长犹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也正由于此,要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政治生态,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良好家风的涵养、传承和倡导。只有有了千万个“小家”的好家风,才能蔚然形成祖国这个“大家”的好国风。

有国必有家,有家必有训。良好的家风家训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兴旺、社会的和谐。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复杂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强调建设优良家风的重要性,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家风建设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继承,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是对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的延续和传承。

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家风建设,形成了家国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人认为,只有“家齐”才能实现国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古人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家国一体的传统文化氛围下,形成了许多传之后世的优良家风,岳母刺字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家国故事之一,很好地诠释了家庭家风建设对于爱国思想、爱国情怀培养的重要意义。我们从《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诫子书》等一大批古代家训中,可以充分领略古人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视及其内涵,从这些家族先辈的辉煌历史中可以看到家风家训对个人成才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历中也能看出良好的家风对个人修养的培养,对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出生在革命家庭,其父习仲勋是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习家有着严格家规,注重子女道德修养,习仲勋身上的勤俭节约、家国情怀、和睦家庭等优良品质,形成了习家优良的家风,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习近平。2001年10月15日,习仲勋88 岁大寿,习近平忙于公务不能回家,他特意写信为父亲祝寿,信中写道: “学父亲做人、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也学父亲的俭朴生活”,“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2]在优良家风中成长,习近平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家风建设思想。习近平在讲话中也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发展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基点,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父母与孩子之间不仅仅具有血缘关系,更存在义务关系。父母有义务对子女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扣好生命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家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风和民风的直接反映。家风好,则家庭幸福;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社会祥和,则国家安定。家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良好的家风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它支配着家族成员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方式,也影响着整个家族乃至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二.家风建设与政风党风

2016年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和子女。”[3]强调领导干部要重视家风建设,这既是对领导干部家庭腐败频繁出现的一种反思,同时也为新时期反腐倡廉提供了新的路径。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4]从古至今,家风与廉政一直如影随形,不可分离。但凡清正廉洁的官员,其家风正派,重视对家庭成员的教导,家庭成员在良好的家风中深受其益;但凡贪财好色的官员,其家风不正,就会忽视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家庭成员也多受其害。

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注重国家治理的同时也格外强调家庭建设,将家庭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重视家庭建设,着重做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良好的家风是塑造个人优良品格,优良家庭氛围的基础,更是形成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的坚实后盾。我们常常把家庭比作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建设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内涵,事关人生的成长和党风政风社风的形成。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习近平指出,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源上说都是思想上的问题。思想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家风反映作风,作风影响家风。良好的家风建设可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家庭成员思想出现偏差,增强家庭成员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家风建设有利于家庭成员清醒认识腐败的危害。腐败不是今日之中国独有,而是古今中外之痼疾,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英国学者阿克顿勋爵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5]如何防止家庭成员腐败,领导干部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带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腐败的根源在于利益,而利益更多的体现在金钱上。对于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要教育家庭成员做金钱的主人,不做金钱的奴隶,金钱只是一种工具,适度就行。腐败带来的巨额财富,既不敢用,也不敢存银行,东窗事发,只是当了个保管员。要讲清楚腐败的危害:从大的方面讲,腐败可以亡党亡国,中国的历朝历代,大多是因为腐败亡朝;而苏共和国民党丧失政权与腐败也直接相关;从小的方面讲,腐败可以毁掉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要教育家庭成员算好人生腐败带来的“七本帐”:政治账,自毁前程;经济账,倾家荡产;名誉账,身败名裂;家庭账,夫离女散;亲情账,众叛亲离;自由账,身陷牢笼;健康账,身心交瘁。通过多形式的教育,让家庭成员认识到腐败不但自毁前程,还累及家人,更贻误党的事业,在家庭里达成一种腐败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共识,从而不敢腐败,远离腐败。

第二,家风建设有利于家庭成员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基本单位,家族是人们社会关系中最近的圈子,家庭成员之间不仅存在着生活关系、法律关系,还存在着情感链条、利益链条。”[6]家庭也是每个人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在一屋下,朝夕相处,彼此洞悉对方的行为处事。事实上,不少腐败官员出身贫寒,靠着自己的拼搏和组织的培养不断取得进步,也曾在工作上做出来骄人的业绩,甚至为党为国家做出过贡献。如果领导干部的家风好,崇尚正义、清廉,当他有迷恋权力、金钱、美色的倾向,行走在腐败的边缘时,如果家人对其进行大胆的监督、善意的提醒、真诚的帮助,就可能会让他幡然醒悟、悬崖勒马,自觉抵御歪风邪气。反之,如果家庭成员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谋取私利,领导干部如果及时对家庭成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其不正之风进行批评,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制止,坚决不让小错拖大、大错拖炸,对其违法违纪的行为不纵容、不默许、不包庇,秉公处理,就会防止家庭成员一步步走向深渊。

第三,家风建设有利于家庭成员遏制贪恋的萌芽。《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庭建设、家族发展的民族,而家族发展的历史脉络就是家风。对家族成员而言,家风就是无字的典籍、无言的教育、无形的力量,是每一个成员向社会传达正能量的重要源头,更是每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外在表现。从许多贪官的“忏悔录”可以得知,他们曾经也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干净做事、清白做官”,后来却发生了蜕变,这既与理想信念丧失,经不住诱惑有关,也与家庭的负面教育有关。当前,反腐反到深处,是制度、管理、监督的博弈,是文化的对决,是信念的较量。“不能腐”是治本的较高境界,“不想腐”是治本的最高境界。“家庭教育的核心首先不是知识教育,而是道德和人格教育。优良的家风与家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世代延续的纽带,是夯实社会道德大厦的根基。”[7]优良家风能够让家庭成员及早认知生命生活的内在真谛,懂得人生的真正要义和价值旨归在于奉献与感恩,从而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而一个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家庭,腐败就没有孳生的土壤,更没有繁衍的可能,即使有一些想腐的倾向,也会被解决在萌芽之处。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积极倡导家风建设,并率先垂范。家风建设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也是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课堂。见微知著,良好的家风建设,对于个人的全面成长,对于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和良好政治生态的涵养,对于治国理政,都具有重要意义。家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每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每一个家庭的积极参与,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6.

[2]习近平.给父亲的一封生日贺信[EB/OL].人民网,2014-02-2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67.

[4]李拯.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N].人民日报,2016-01-25(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58.

[5]辛向阳.从人类政治演进规律看中国的国家治理[J]理论探讨,2015(2):24.

[6]骆风.反腐倡廉要重家风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4):89.

[7]王泽应.中华家风的核心是塑造、培育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4):10.

论文作者:彭祥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家风建设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论文_彭祥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