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环境创设让孩子真正融入主题式课程论文_张远宏

通过环境创设让孩子真正融入主题式课程论文_张远宏

(柳州市直属机关幼儿园,广西 壮族自治区 柳州市 545001)

摘要:在新《纲要》的学习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创造并设计基于教育内容的环境教育,让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向期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环境;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环境布置还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1、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是幼儿园主要的课程形式之一

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活动,是幼儿园主要的课程形式之一,它既贯穿了幼儿园综合教育思想,又吸收瑞吉欧幼儿教育中强调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念,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

2、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

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使每一位幼儿都能真切的感受到:幼儿园环境是属于他们的!瞧,大班小小讲解员熟练、自豪的主题讲解,使整个班级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气息,无不表露出他们就是环境的小主人。用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环境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体现

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为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创新能力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理念,增强创设教育环境的实践能力,初步实现了让墙面说话环境育人的教育目标,使主题环境创设在内容、空间和方法上,更加突出幼儿自身发展的个性特点和教师的特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是有效利用社区和家长资源的切入点

社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是开展主题下的环境创设的主要资源,如到理发店了解理发程序、到周围的古建筑里了解其文化内涵,请社区的老年舞蹈队来园为幼儿表演,帮助幼儿丰富开心剧场的节目等,家长和社区资源的有效的利用,为幼儿创设了更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提升了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达到了家园同步教育。

二、如何通过环境创设让孩子更好地融入主题式课程中

1、重视幼儿的参与性

我们必须让幼儿与教师参与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如:主题墙饰“地球妈妈”,幼儿为了配合环保宣传而设计制作的一幅宣传画。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地球妈妈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收集有关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和为地球妈妈治病的方法。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幼儿也参与了许多环保活动,自觉、主动地保护身边的环境。在墙饰设计制作过程中,由于墙饰的内容和材料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关注的话题,所以幼儿很感兴趣也易于接受。教师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环保教育引向深处,并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这些做法为幼儿真正理解环保的意义,形成自觉的环保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墙饰制作好了,但教育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收集、整理材料,丰富墙饰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彼此交流和分享收集到的环保信息,幼儿开始学会关注周围环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教师的角色也会从原先单纯的传受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

2、让孩子参与设计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幼儿园的物质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教育意义。

3、孩子提供材料与作品,孩子参与布置

由幼儿提供材料与作品,是他们参与物质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在我们每个教室内,都置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收集了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废旧材料和自然物材料。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用牙膏盒做成了高楼、汽车,把易拉罐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让蛋壳变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娃娃,用果壳拼贴出漂亮的图案。用这些作品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孩子们可真开心,面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则更有兴趣了,幼儿在这个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其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也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的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4、利用环境进行主动活动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他自身的感知和活动来形成的,所以物质环境的建设为幼儿通过主动活动获得知识经验提高能力创造了条件,同时,幼儿的活动表现,又为物质环境的再建设提供了依据。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各种材料,通过自发的学习或游戏来获取知识经验,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选择、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的意愿探索、尝试,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而老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活动环境,使得环境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参与物质环境的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师生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这样的环境建设便是有更高层次、更深刻内涵的教育作用。不仅在物质形态上,更为生动、丰富、更充满童趣,而且升华为一种更高级的精神形态,即形成幼儿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参与物质环境建设,能使物质环境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更能激发他们对环境的兴趣与注意,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从而使环境与幼儿、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形成幼儿和谐的生活空间,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5、环境创设中的师幼互动

环境创设中的师幼互动是指在布置幼儿园各活动场所时,教室根据幼儿水平创设一部分任务,让他们共同参与,让幼儿在这个的过程中体验平等意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我们设计的大部分作品都有难易程度悬殊的两部分内容存在,可让每个教师有充分想象、自主操作、创造的空间,能让师幼共同创作,难度大的部分由老师操作,难度小的部分由幼儿操作,同时教师还可根据作品内容、幼儿水平灵活添加一些他们操作内容。启发幼儿充分想象自由表现,此时环境中的作品在幼儿眼里,会如同己出,幼儿才能真正融入环境之中。

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并与之产生互动的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幼儿园适宜环境的创设》 朱敏芳 1997

[2]《幼儿园环境装饰中的审美与互动》 徐丽云 2003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论文作者:张远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通过环境创设让孩子真正融入主题式课程论文_张远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