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觉结构”到“文化唯物主义”: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批评逻辑论文

从“感觉结构”到“文化唯物主义”: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批评逻辑论文

从“感觉结构”到“文化唯物主义”: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批评逻辑

刘 晓 文吉昌

摘要: 本文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角度分析雷蒙德·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逻辑。威廉斯以社会经验的考察为基础,研究“感觉结构”与社会意识、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关涉到“社会结构”、“文本结构”、“社会秩序”等发展动态。“感觉结构”是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通过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方法,他将“感觉结构”、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从“感觉结构”到“文化唯物主义”的演进呈现了威廉斯文化批评理论发展的总过程。

关键词: 感觉结构;社会经验;社会秩序;文化生产;文化传播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突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抗性矛盾,通过对社会生产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呈现了阶级意识与阶级文化的发展逻辑。二战以后,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范式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叙述话语,以威廉斯为代表的英国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在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的基础上将英国民族精神、社会文化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威廉斯通过小说、戏剧、电影等领域的研究提炼出“感觉结构”和“文化唯物主义”两个概念。“感觉结构”指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中,由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为读者和观众所带来的“共通感”(common sense);“文化唯物主义”则特指在社会发展与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理论,“它关联了物质生产、艺术创作等诸多社会经验,包含了各种社会意识、语言结构、写作技术、写作形式,甚至各种科技通讯等方面的内容”。〔1〕“感觉结构”和“文化唯物主义”是威廉斯文化批评理论的逻辑基础,在这两种逻辑的演进中,他的文化批评理论关涉到英国本土的社会正义、种族、性别、文化身份等领域。“感觉结构”和“文化唯物主义”既是文化理论的研究逻辑,又是文化理论的叙述模式,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又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感觉结构”的生成过程

“感觉结构”是威廉斯在1954年《电影导论》中提出的概念,但在当时威廉斯并没有对这一概念作出详尽的阐释。“从戏剧的发展来看,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特点都与当时的感觉结构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当时,威廉斯正在讨论电影和戏剧所具有的模仿现实社会的能力。虽然表达的最终效果为观众提供了大量的“幻觉”,但是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电影和戏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社会经验的基础上的。电影和戏剧都可以被看作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就是剧作家将生活经验中的某一部分提取出来,通过艺术的效果扩大它的影响力。威廉斯发现虽然在研究过去某个发展阶段时,可以将这一特殊时期的历史内容单独抽离出来,并把这些内容假设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实际上,每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内容都是存在于它们的历史环境中,与历史环境中的其他内容共同组成了复杂的、不能分割的总体”。〔3〕

威廉斯提出“感觉结构”这一概念,目的是要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强调文学、艺术和文化作为社会意识与人的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1958年的《文化与社会》一书中,他虽然没有大篇幅地描述“感觉结构”的内容,但是整篇著作都是围绕文学、戏剧创作的“感觉”和社会发展的“结构”而展开书写的。如在该书第五章所讨论的工业小说部分,威廉斯通过分析《玛丽·巴顿》、《北方与南方》、《艰难时世》等作品,研究文学创作灵感的来源,研究社会结构变化对人的社会经验的影响以及历史环境中社会结构变化与文本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等。在后来1961年出版的《漫长的革命》一书中,威廉斯更加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感觉结构”与艺术创作、影视传媒、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关系。从该书的内容结构能够看出威廉斯对“感觉结构”的定位,例如该书的第一部分主要通过讨论人的心理变化、人的形象塑造来研究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部分主要通过讨论英国语言、报刊杂志、戏剧形式、小说特点等方面来研究文本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第三部分主要通过讨论20世纪60年代英国社会问题来研究英国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威廉斯认为,“感觉结构”不仅是理论,也是一种方法,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让研究者更加总体性地把握社会结构与文本结构、社会意识与文本意识之间的关系,为理解世界、创造世界提供灵感。威廉斯认为,“‘感觉结构’是一个时期的文化,是社会所有群体中的一种非常深刻而广泛的支配力量……它不断地为社会生活方式提供感知的来源,……(感觉结构)一直存在于被我们忽略的生活方式中,但一直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最总体性的根据”。〔4〕

在1977年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一书中,威廉斯在文化唯物主义的语境中分析了“感觉结构”的功能,将语言和艺术解释成文学和人类学的基础,认为意识、经验、感觉都是对日常生活模糊的、抽象的理解,而“感觉结构”则是各种社会意识间共有的特点或诉求。威廉斯明确指出了“感觉结构”存在的功能即是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链接“社会形式”与“社会意识”,并更加明晰地体现出社会结构的变化对艺术、文学等领域的影响。“社会形式”、“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社会经验”等多方面的区别与变化“可以从语言的演变中得到考察,实际上,真正的变化是更加总体性的、更加宽泛的,在文学种类和文学效果上可以获得更鲜明的答案……(感觉结构)所要规定的就是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讨论政治、经济、阶级等环境中,人的存在形式与信仰……‘感觉结构’的概念在理解上有些难度,选择‘感觉’而不是其他的术语是为了将其本身的意义与以往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区分开来”。〔5〕在威廉斯看来,“感觉结构”是把握社会发展、文化演进和文本变化的有力工具,通过这种考察,可以让研究者从整体上认识到文化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大家哄笑着,把这两对新人分别往团长面前推。田志芳蒙了神,她想质问向阳花,可她已被推到写有她名字的脸盆前。上面清清楚楚地用毛笔写着:

威廉斯认为,如果试图将社会的发展与文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就必须考察二者间共同的元素,这一共同的元素就是“实用意识”,它具体的形态就是每个特定时期内的语言。“对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可以从它们的衍生物中获得启发,这些衍生物是从最原始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最终形成了人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元素,这种实用意识就是语言。”〔13〕通过考察英国传统文学语言使用的演变,他发现文学语言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僵化,它所表述的内容含义越来越肤浅,最终语言变成了纯粹的符号而缺乏意义。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语言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语言的使用者按照固定的模式来书写和交流,使得自己原本要表述的意义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甚至被这种固定的表达模式所歪曲。如果要避免语言的死亡就必须识别并运用“活着的”语言,威廉斯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在《文化与社会》一书中,他考察了19世纪和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一些作家的著作,在文本分析后提炼词汇意义的变化,从语言的变化上来总结大众传播、大众生活方式和文化共同体的发展规律。又如在其更早的著作《戏剧:从易卜生到艾略特》中,威廉斯明确指出使用“实用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通过对戏剧和小说语言“模式”(pattern)的分析,提出了“社会意识”、“个体意识”、“心理意识”、“读者意识”等概念。可以说将语言作为社会和文学主体的“实用意识”就是威廉斯通过“实用批评”的方法所获得一种结论和感受。

二、“感觉结构”的发展逻辑

从“感觉结构”的生成过程来看,它强调将社会经验看作文化发展的基础,在流动的、变化的日常语言中掌握文化发展的方向,突出语言、文学、文化的社会属性,在总体上认识复杂的社会关系,通过分析社会秩序来理解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感觉结构”对于威廉斯来说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它既是一种认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它是威廉斯突破利维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它又为威廉斯的文化生产理论提供灵感和价值导向。以利维斯为代表的精英主义思想给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理论带来了新的理论问题,那就是如何打破精英主义的束缚,突出大众文化和日常文化的重要性问题。利维斯的文化研究具有精英主义特点,在他的研究领域中,“文学”成为了“文化”的代名词,“在文化发展中,语言一直处于中心的地位,它涵盖了传统思想中的精神、道德和情感……如果语言的这些功能在社会发展中失效,丧失其本有的活力,那么我们只能用文学来代替它,因为只有文学才能保持语言最精微、美妙的特点”。〔16〕与利维斯的观点相似,霍加特在《识字的用途》一文中也运用悲观的语态评价了当时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学作品)是那些更普通的群体写出的自认为具有超前意义的东西,这些作品目的只在于追求轰动的效果而不能承担文化发展的义务……这些作品最终只能成为一种雌雄同体和自慰的文学”。〔17〕面对这些指责,威廉斯从现有的理论基础和社会环境出发,坚持“感觉结构”所带来的价值导向,对精英主义文学思想展开了批判。

威廉斯的批判沿袭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文化立场并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逻辑,将人民大众作为文化生产的主体,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创造文化的灵感和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都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分析对象不仅应该是语言和文学,还应该从普遍的社会关系中探索文化发展的秩序与人类普遍的价值,认识并构建一种共同体的文化。威廉斯对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的运用并没有局限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决定论中,而是考察了英国文化,特别是文学、戏剧、小说等作品的产生历史和发展过程,承认文化形式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威廉斯认为,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社会文化的发展不可能替代和超越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所建构的社会意识,但是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关系也不可能替代文化的社会功能。社会文化的存在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反映物质,反映人的社会关系,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的发展能够创造出“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的创造不是抽象的,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单个人或少数精英的,而是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在共同建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产生了深刻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群体性文化的不断创新中,一种具有凝聚力作用的共同体文化得到了发展。“我们要创造一种新的社会理念,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交往中创造自己的价值观,在那时,阶级矛盾的分析和批判将由普通的、平等的全体成员来决定,这种新的社会理念就是共同文化(community culture)。”〔18〕“共同文化”的提出表现了威廉斯坚定的文化立场,文化的主体即是社会关系中所有的人,“共同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就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感觉结构”。由此看出,“感觉结构”是具有共同性的,在每一个时期内,它的形成都离不开与之对应的“共同体”;此外,“感觉结构”的获得方式并不在于文献式的讨论和学习,而在于继承“共同体”的精神传统,在人类不断地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实践中,社会文化与社会物质生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物质生产创新文化形式,文化生产创新人的价值观念,人的发展又嵌入在以物质和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空间中。在此基础上,威廉斯更深层次地总结了“感觉结构”发展所依靠的逻辑,即“文化唯物主义”。

威廉斯通过“实用意识”即变换的、流动的语言来理解社会结构与文本结构,将社会现实与文学价值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但是他没有一直停留在“实用意识”的概念上来研究社会发展而是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拓展。“‘实用意识’强调一种真实的经历和体验,而不是凭借意识去想当然地构造生活幻象。这种可以被接受又可以被生产的固定形式不是无声无息的,也不是无意识的,更不是像资本主义文化所产生的某种神秘感那样。‘实用意识’是一种感觉(feeling)和思想,在本质上具有社会属性和物质属性,但是在这种感觉被完全表达出来之前,它与‘感觉结构’之间的关系将很难被解释明白。”〔14〕在威廉斯成熟的理论中,“实用意识”一词已经被“感觉结构”一词所代替,这种替换的现象表现了他对文化唯物主义的重视,与“实用意识”相比,“感觉结构”强调了语言、文学、文化的社会属性和物质属性。对威廉斯来说,语言、文学和文化不完全归属于人的意识,也并不只是具有意识的属性与功能。语言、文学、文化代表了社会性与物质性的关系,因其自身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社会性与物质性的关系也在这种生态系统中不断生产、再造,从而形成了新的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并影响和改变了物质生产的过程、形式和价值。“从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意识来看,它所表达的各种社会关系不应当像某些思维简单的批评者那样被分成‘政治意识’、‘经济意识’等……(关于‘意识’的一些)重要假设和命题不应当被归结为意识形态或意识的存在状态,而应该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感觉,进而从总体上把握环境、关系和语言等要素。”〔15〕从这一点来看,威廉斯认为“感觉结构”的概念更能够突出文化与社会的总体性以及文化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性。

其次,从英国当时文学理论发展角度来看,“感觉结构”的提出也解决了一定的现实问题。对于威廉斯来说,它的本质是社会意识与文学意识相结合的产物,二战以前英国文学界所流行的“心理意识”可以被认为是“感觉结构”的雏形。在二战以前英国现代主义文学中,文学意识与人的心理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从相关的文学批评理论上得到证实。以艾略特的文学批评理论为例,他认为当时的诗歌创作理念和诗歌评论方法应该摆脱英国传统诗歌理论框架的束缚,形成一种多元的组合模式,艾略特将这种组合模式称为“想象的秩序”或“想象的逻辑”。他的这种思想受到当时法国象征主义的文学表现方法的影响,其目的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文学意识即心理意识。这种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心理意识在二战以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期的作品《尤利西斯》和《海浪》等也在文学创作方法上表现出了大量的象征、类比等手法,文本作者的意图是通过阅读者的心理意识有效连接文学文本与现实社会的两个部分。而在二战以后,受到战争的影响,传统的文学理念不断解体更新,新一批的文学理论家受到多重社会理论的影响改变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思路。二战以前的英国文学家们强调通过改变文学作品内部的结构和叙事方式来融合文学价值与现实生活,而二战以后的文学理论家们选择从外部的现实环境入手构建能够解释世界、批判社会的文学作品,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逻辑。这种战前与战后的文学理解差异成为了威廉斯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他发现不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在二战之后的社会环境中所具有的影响力都越来越小,“更令人担忧的是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在价值诉求上受到文学以外的社会因素影响,甚至被文学以外的因素所决定”。〔11〕威廉斯发现仅凭借阅读者对心理意识的把握仍然不能在文学作品中将社会关系与艺术价值完美地结合起来,阅读者始终缺乏对社会文本和社会语境理解的敏感性,即便文学家们能够娴熟地运用各种象征手法也难以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如实地反映出来。“二战前后的英国文学发展始终没有离开作品的心理意识,作为文学意识的一种变化方式,心理意识的存在意义莫过于连接作者和读者、作品和现实,但心理意识与文学意识一样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始终不能有效地解释英国文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12〕受到当时利维斯和贝特森在1953年关于文学信仰争论的影响,威廉斯将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聚焦在“实用意识”(practical consciousness)上。

(7)运输配送阶段碳足迹 包括供应商向制造商运输过程、制造商向销售商运输过程、销售商向消费者运输过程、消费者向回收商运输过程、回收商向供应商运输过程的碳足迹。

戈德曼的文化理论为威廉斯的“感觉结构”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模型即“作品—集团意识—现实”;这一模型强调了总体性的概念存在于现实生活不同阶级和团体的合作关系中。威廉斯接受了戈德曼的这种思想,认为作为总体性的社会,不论其客体还是主体都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动态变化着,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经验都不能够完全地被另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经验所决定,而只能是互相生成、互相影响。继承了这种思维逻辑后,他选择了不同于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所采用的方法来考察现实社会的结构与内容。以往多数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社会结构时都采用了马克思本人遗留下来的模板,从阶级结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等几大部类来研究。这种分析思路分别把阶级、政治、经济、文化从社会总体中抽离出来,分解成为更加基础的元素,再逐一进行定性分析,从而割裂了所有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威廉斯所要进行的研究首先是避免这种割裂的现象,将每一个元素都还原到现实社会的现象上,通过考察鲜活的社会经验来分析社会的结构,这种鲜活的社会经验指的就是“社会秩序”。“‘社会’一词包含了很多关系,它自身强调了某种管理的形式,包括理解和掌控人的活动,这些活动并不都是自发性生成的,有些则是被赋予的,这一外加的东西就是‘秩序’;国家发展和经济的发展都受到这些秩序的影响。”〔8〕“(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社会便遭遇了政治矛盾,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是人类文明的必然产物,催生了一种更高级别的社会秩序。”〔9〕通过社会秩序来研究社会结构是威廉斯“感觉结构”理论的重要内容,他认为虽然社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本应是稳定的、不变的社会形式,但是那些活动的、发展变化的秩序能够更加敏感地、准确地反映出社会文化创造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通过对社会秩序的不平等关系和矛盾的分析,威廉斯提出了社会结构的“中心”与“边缘”,“精英”与“大众”等一系列具有矛盾性的现实问题。面对这些理论混乱与现实的矛盾,威廉提出重新建构社会秩序的命题。“从最一般的历史角度来看,我们能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这让我们有可能创造更先进的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消除以往的迷信、社会形态、政治形式所带来的苦恼。”〔10〕

三、从“感觉结构”到文化唯物主义

威廉斯提出“感觉结构”这一术语目的是解决当时文化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困境。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来看,他认为“感觉结构”的提出具有必要性。在当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境中,经济基础决定论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威廉斯试图寻找一个新的概念来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他希望这一概念能够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物质生产对文化生产的束缚,突出文化发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总体性。“我们必须拒绝那些把意识与经济基础直接关联起来,或者把意识看作是经济基础的伴随物和派生物的看法。”〔6〕受到当时卢卡奇总体性理论的影响,威廉斯将社会意识的产生过程与物质的生产过程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它涵盖了人类发展以来所经历的所有社会经验、艺术创作和民族信仰,通过上千年的演变,文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文化生产与物质生产融合在了一起。威廉斯认为文化发展与物质生产有着类似的演变规律,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组成这些秩序和规则的每一个部分也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具有稳定性的社会结构。“‘结构’一词实际上就是一组特殊的关系,这些关系互相牵制又互相依存,……当这些关系频繁的发生,形成固定的形式和种类并在很多情况下嵌入在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中,感觉结构就在这种真实的社会现实中呈现出来。”〔7〕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提炼“感觉结构”的逻辑是威廉斯从戈德曼那里继承而来的,戈德曼强调从总体性上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社会发展的客体,将历史的发展看成是创造性的过程,从而降低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威廉斯将这种过程论引入到了社会生产的领域,认为不论是物质生产还是文化生产都是社会经验在历史中呈现出的演变过程。

ATO(列车自动运行)通过监测列车能量来预测所有的安全定位,并使列车尽可能靠近安全限制点。为了达到此目的,ATO计算得到能量触发曲线,并在给定时间内对曲线的估计进行优化以及更改。安全限制点的主要类别包括永久速度限制(如土建限速)、临时速度限制(如临时限速)、零速度目标速度、占用的轨道电路或计轴边界、线路的末端、车档、防护区段、非受控道岔、限制信号和授权终点等。

威廉斯认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处于永恒的动态环境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特点,“感觉结构”即是对历史中某一领域所有文化特点的整体性描述。每一代人继承着上一代人的文化成果,从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形式,社会文化的这种总体性的发展模式呈现了“感觉结构”背后的文化唯物主义特色。“每一代人都会训练自己的后继者,这种训练在社会特征或一般文化模式的研究上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新一代却会形成他们自己的感觉结构,他们的感觉结构似乎并非来自于什么地方。因为新一代人会以自己的方式对他们要继承的独特世界作出反应,在连续性的文化发展中吸取不同的方面,并生产出可被单独描述的新内容,新一代人以他们独有的方法感受着他们全部的生活,在感受的过程中,他们又不断塑造一种新的感觉结构。”〔19〕对于威廉斯来说,社会文化的发展充满了创造性和连续性,文化生产的共同体在繁衍中形成了“溶解状态的社会经验”,这使得文化构成的元素更加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人民大众最终成为了文化与“感觉结构”的生产者。在历史发展的空间中,人、物以及文化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紧密联系的环境下,人总是在发展中接受物质、转化物质、习得知识、创新文化。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得以呈现,在整体性的发展中,文化共同体成为了人类生存的空间形式,文化生产的模式获得新的形式,使其从原有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生产关系转换成为文化空间自身的繁衍关系。这一过程提高了社会文化及其“感觉结构”的群众性基础,文化共同体中的人创造了共同体的文化内容,构建了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巩固了民族和国家的政治意识。

if(oldState!=null&&value=="initiated")OnStateInitiatedChange(myEventArgs);

威廉斯使用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对“感觉结构”进行解释时,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人类“感觉结构”的存在空间,即文化共同体。作为文化生产、发展、创新的空间,文化共同体内部产生了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交往实践,威廉斯在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将共同体文化的文化交往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威廉斯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文化交往与传播的载体特指文学、戏剧、艺术等形式。威廉斯注重在文学作品中搜集“感觉结构”的元素,如在《文化与社会》中,威廉斯在讨论19世纪中期工业小说所描述的社会发展的状况时认为诸如《玛丽·巴顿》、《南方与北方》、《艰难时世》等小说“把它们混在一起阅读时就很明显地看出,文化传统并不仅仅建立在工业主义的批判上,而是同时建立在同时代所产生的感觉结构上,对‘邪恶’的认知总是伴随着自身的恐惧,人世间的同情没有转化成实际的行动,而是让人学会了逃避。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感觉结构和现时代的社会思想来理解这种现象”。〔20〕为了能更细致入微地体悟到文学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文学作品的文本结构,威廉斯从“感觉结构”的概念中衍生了“共同体的感觉”或“共同感” (community of sensibility)这一概念。“艺术家和文学家的感知能力就是他们体悟社会经验的能力或者说是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感觉……艺术家与文学作者们的感知力应该具有相同的特性,如此情感交流才能够继续,同时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和阅读者所认知的语言将逐渐切近,并能够产生有机的联系,共同的语言就可以表达出共同的感觉。”〔21〕从这一层面来看,威廉斯讨论的其实是文化的传播问题,“共同感”的概念强调文化(文学情感)在共同体内部传达时所依附的是人们共有的日常经验与日常感受,并非凭借信仰,抑或先天的感知能力。文化传播同文化生产一样具有社会性、物质性和过程性,文化传播的本质不在于支配某种思想而在于获得某种共识和认同。报纸、电视、广告等文化形式都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但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这些文化传播载体的功能被少数集团、公司所控制,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受到了束缚,社会“共同感”传达的效果也遭到了限制与扭曲。对于威廉斯来说,若想真的获得群体的“共同感”,不仅要掌握这个时代的“感觉结构”,还要打破商业利益与政治宣传对社会文化所造成的曲解。

总结来看,“感觉结构”是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威廉斯在继承和批判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英国传统小说家、文学批评家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感觉结构”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强调在文学、文化的研究中,把握社会群体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感觉,从总体上理解人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威廉斯将文学视为社会文化的代表,通过对英国文学作品中“感觉结构”的捕捉与分析,解释了社会结构与文本结构的关联,解释了社会意识与文本意识的关系。威廉斯通过对“感觉结构”的解释衍生了“共同体”、“共同感”等重要术语,显示了他坚定的文化发展立场与信念。日常生活的“感觉结构”、文化生产的“共同体”、文化传播的“共同感”等几大部分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从威廉斯的论述方法来看,他将文学的文本、戏剧的剧本作为考察对象,提炼关键词,分析这些重要术语在近几个世纪文本中的发展变化,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总结社会经验与社会感觉在近几个世纪的价值转变与功能转变。如果说“感觉结构”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内核,那么强调物质性和过程性的文化生产与强调社会性和秩序性的文化传播就成为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外在表现。虽然“感觉结构”的理论对威廉斯以及后来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不可否认,它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首先,威廉斯提出“感觉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突破文学价值与现实社会发展脱节的难题,虽然在进一步的解释中,“感觉结构”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更多的理论支撑,但关于如何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把握“感觉结构”,如何在现实社会、日常生活、实践经验中认识“感觉结构”等问题,威廉斯始终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其次,威廉斯虽然明确“感觉结构”不同于社会意识也不同于意识形态,但是如何在理论上彻底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感觉结构”来研究阶级意识等问题仍有待于研究。再次,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威廉斯的“感觉结构”强调用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方法研究小说及戏剧的文本,通过研究者自身的直觉和理论敏感程度来研究词语意义的演进以及社会关系的细微变化,但当今时代的社会关系、社会现象、文本结构、文本形式呈现出多元、无中心的复杂局面,当多种复杂现象交织融合在一起时,如何继续从威廉斯的“感觉结构”中获得启发和灵感,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Raymond Williams.Problems in Mat erialism and Cult ure:Select ed Essays,London:Verso,1980:243.

[2][3]Higgins John.The Raymond William s Reader.Oxford:Blackwell,2001:33、33.

[4][19]Raymond Williams.The Long Revolut ion.London:Chat to & Windus,1961:48、48.

[5][7][8][9][10][13][14][15]Raymond Williams.Marxism and Lit erat 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 y Press,1977:132、132、12、15、16、30、131、167.

[6]Raymond Williams.Cult ure and Mat eria lism.London:Verso,2005:25.

[11][12]Don Milligan.Raymond Wi lliams:Hope and Defeat in t he St ruggle for Socialism,London:St udies in A nt i-Capit alism,2007:77、89.

[16]Leavis,F.R and Denys Thompson.Cult ure and Environment:The Training of Crit ical A wareness.London:Chat to & Windus,1933:81.

[17]Richard Hoggart.The Abuses of Lit eracy and t he Feeling Heart:t he Trials of Richard H oggart.The Cambridge Quart erly,2005:175.

[18]Raym ond Williams.Cult ure and R evolut ion:A Response From Cult ure to Revolut ion,Eds.Terry Eagleton & B rian Wicker.London:Sheed & Ward,1968:308.

[20]Raymond Williams.Cult ure and Societ y.Columbia:Columbia Universit y Press,1958:118.

[21]Raymond Williams.Drama from Ibsen to Eliot.London:Chat to & Windus,1952:26.

From the Feeling Structure to Cultural Materialism:Study on Raymond William's Cultural Criticism

Liu Xiao,Wen Jichang

Abstract: This essay studies Raymond Williams’cultural criticism through two aspects.With the basis of social experience analysi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eling structure,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life experience has been illustrated.The essay also concerns about the dynamic developmentof the concepts such as social structure,text structure and social order.Structure of feeling is the essence of Williams’ cultural materialism theory, with the methods of linguistic and literature criticism,Williams has organically integrated feeling structure,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gether,which constitutes a integrated system of cultural materialism.

Key words: feeling structure,social experience,social order,cultural production,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 G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47(2019)03-0079-08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博士创新实践项目“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2018BSCX 4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晓,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吉昌,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讲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严 瑾

标签:;  ;  ;  ;  ;  ;  ;  

从“感觉结构”到“文化唯物主义”: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批评逻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