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探究论文_汪玲

汪玲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211500

【摘 要】目的:分析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就收诊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组(对照组)和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1月、3月SF—MPQ量表评分及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一般资料、SF-MPQ量表及肩关节综合功能评价均没有差异。两组治疗后SF-MPQ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在治疗后2周、1月、3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愈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的个性化治疗肩周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肩周炎是一种以中年人多发为主的常见病,临床上将此疾病大致分为2种类型分:原发性肩周炎和继发性肩周炎[1]。继发性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以软组织损伤、骨折治疗后、糖尿病、偏瘫、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较为常见。早期、合理的诊治该病是患者避免出现严重的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关键。本文对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120例于2016年3月一2017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38-66岁之间;病程1-15个月;其中原发性肩周炎患者34例,糖尿病患者16例,类风湿患者4例,软组织损伤后患者5例,偏瘫患者1例。对照组6O例,其中男23例,女36例;年龄36-68岁;病程1-15个月;其中原发性肩周炎患者31例,糖尿病患者19例,类风湿患者4例,软组织损伤后患者4例,偏瘫患者2例。。所有患者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诊断为“肩周炎”[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予患者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道。采用2%的利多卡因10mL高位臂丛麻醉,臂丛麻醉充分后开始行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医生位于患侧,一手抵住腋窝下,另一手握住患侧上臂,将患肢前屈至与身体纵轴平行。随后患肢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再将患肢外展180°。嘱患者坐位,一手握住患者肘部,另一手固定患者,将患肢内收达到正常范围。最后一手握住患者肘部,另一手搭在患者健侧肩部,将患侧肢体行后伸、上举内收、内旋、外旋动作,使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均达到正常范围。治疗结束后第2天开始通过爬墙法:、搭肩法、画圈法、摸背法康复锻炼治疗。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再根据患者激发原因选择相应的个性化治疗:(1)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增强锻炼,监测血糖。(2)肩关节周围疼痛患者:在疼痛部位行局部封闭治疗。(3)偏瘫患者:偏瘫患者通常肌肉 张力增高明显而出现肩关节挛缩,行肩关节腔内加压注射。(4)类风湿患者:行正规的抗类风湿治疗,同时阿尔治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若疗效不佳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

1.2.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3]。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进行问卷调查。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定:通过测量器械测量内旋、外旋、摸背、摸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再以4项指标总分按分级标准进行评定,评分越高、功能越好。

1.2.4 统计学分析

所取得结果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临床比较见表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 讨论

肩周炎可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主要通过臂丛麻醉下进行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在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对麻醉手法的要求较高,如若麻醉不当易发生局麻药中毒、局部血肿、呼吸困难、局麻药物误入硬膜外间隙和蛛网膜下腔等并发症[3],所以麻醉过程需严格检测患者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同时手法松解宜适当轻柔,在充分松解肩关节的同时,避免肩关节新的损伤出现。

对每个肩周炎患者而言,由于其病因及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肩关节内受损程度不同,其治疗方案也需行个体化评估,目前已有学者对肩周炎的个体化病因治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本研究针对患者不同病因导致的肩周炎行个体化治疗后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功能及治愈率差异显著,说明个性化治疗更加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川,仝烨峰,刘朋,等.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于肩关节周围手术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5):2498-2500.

[2]张瑞莲.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04):63-64.

[3]赵萌,王宇,薛思雯.肩周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医疗装备,2016,29(06):201-202.

论文作者:汪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配合个性化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探究论文_汪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