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字学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浅谈汉字学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许雪珍

摘 要: 汉字的识记主要为字形识记、字音识记、字义识记;汉字的书写主要为笔画训练和结构训练。这两者五方面均以汉字为主体,而汉字学是研究汉字的科学,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中能提供方向和方法的参考。本文旨在通过简述汉字学知识,对其运用于教学之法做出探索。

关键词: 汉字学;识字教学;汉字结构

一、引言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流传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也就是象形、形声、假借、转注等汉字的基本规律。识字是小学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基于低年段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学情特点,教师正确把握汉字的基本规律,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能使识字写字的教学课堂活泼有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字字、字音、字形的关系,从而提高识记效果。

对于韵律活动教学而言,歌曲就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催化剂,所以选择合适的音乐对于教学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了一首恰到好处的音乐,不仅能够让幼儿心情愉悦,也能够让他们兴致勃勃地去倾听。只有幼儿对歌曲的内容真正感兴趣、愿意去听歌曲表达的内容跟含义,他们才有可能在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联想与歌曲有关的内容。

汉字学是一门研究汉字结构,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运用等规律的科学。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若能灵活运用汉字学知识,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便能激发学生独立识字的兴趣、培养生对汉字形体美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汉字的识记与运用能力,也为阅读写话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识字写字作为低年段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教师的示范讲解极为重要,因为教师是沟通学生识字与写字的桥梁。教师本身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丰富自身的汉字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精准化”,规避教学过程中知识混淆、模棱两可的情况,将正确的、简易的汉字学知识作为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基础,渗透于教学,同时辅以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正确识字,在生活中正确理解、运用汉字。

二、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先秦时期造字多为“象形”,秦后趋于“会意”“形声”。丰富的造字方法,使汉字的量呈爆炸式增长,字义也逐渐丰富起来,在本义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引申义,以适应于交流、表达的需要。随着历史的变迁,字形虽从个性走向规整。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依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既然汉字字形是有理据的,那么在汉字教学中就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理据。让学生理解某个形体的来源及其结构功能,对于辨析字的形义、掌握字际关系、字词关系和词义系统,甚至对古代历史和文化,都是有好处的。因此字理识字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极为重要。

师范学校《语基》教材中有关文字学的知识较为有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文字学基础对应的也就薄弱,在教学中并不能够娴熟而灵活地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教学。一些简单的独体字、合体字,学生只答对笔画和结构,教师便认为完成了字理教学,如“大”字,仅要求学生能说出一横一撇一捺,共三画;而“男”字只要能明白是上下结构,便点到即止。在学生初识笔画和结构阶段,这样的笔画和结构教学是必要的,但也十分粗浅。千字一律地、毫不讲“理”(构字原理)地机械教学和机械识记,容易导致生字回生率高、书写错字多的后果。如果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能依据构字原理,把上述两个字分别析解为:“人”跨腿伸臂,表示“大”,因此要写得像人一样对称稳当;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便是“男”子。那么,像“大”“男”等字出现在学生面前就不会是抽象的笔画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较之抽象的符号识记,这样讲“理”的识字,在“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以上字体分别为甲骨文、小篆、楷书(繁体)、楷书(简体)。上溯字的起源会发现它更具形象特征,透过“鸟”字的形体,可以猜出它的含义:一种长着翅膀、有羽毛、嘴巴尖尖、会飞的动物叫做“鸟”。“鸟”的汉字演变从形到神的符号形成,追溯到源头才能见其字形真义,帮助学生形象记忆。“鸟”的“、”是代表它的眼睛,识记时要与“乌”区别开来。从汉字演变中我们可以直观地让学生了解汉字书写形成的过程和符号缘起意义,同时可以让汉字的易混淆的结构或者笔画得到清晰的辨别和记忆。汉字符号所赋予的意义,可以从字体演变中得到诠释和理解,学生不用费尽心思去猜度和记忆每个汉字的意思,在字体演变中就会形成理解的感知,字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汉字的运用也会得到解决。学一个字可以得一窜,运用一片,而且对汉字的形义关系会建立起直观而清晰的联系。

现阶段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状况普遍呈现出“业务单一、传统服务占主体地位”的情况,所以,会计师事务所依然是以财务报表审计、验资等业务为主,同时业务拓展能力十分有限。而普华永道(PWC)、毕马威(KPMG)等“四大”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收入与非审计业务基本达到了均衡的状态,业务领域更是转向了非审计服务方面,因而会计师事务所多层次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学习“尖”字,教师取出一支铅笔,让学生观察什么是“尖”,学生很容易说出“笔尖儿是尖的”,再联系这个字的组成部分,上小下大,这样就形成了“尖”的认识。又如,“歪”这个字,学生很快就能够看出“不正就是歪”,接下来教师出示一系列汉字“甭”“孬”等,学生尽管不认识这些字,但却能够说出这些字的意思。在这时候教师告知每个字的读音,学生兴趣会极为高涨。

如图所示,“鸟”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是象形的方块字,识字要以图像感知为先导,并有分析、综合以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的参与,而最主要的记忆过程是右脑形象记忆。因此,评价一种识记方法的优劣,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只有正确运用字理知识,提供联想的线索,给予想象的空间,并尊重科学识字的字理方法才真正有助于低年级学生的高效率识字。

三、从研析汉字结构入手,增强认字的识记效果

除此之外,从字的结构本身出发,它也包含着一定的书写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大抵要写得左收右放,字的偏旁部首要写小等等,这些基本规律可以结合字例分析清楚,或使用分割线批注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快地掌握字形结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水平。

李泽厚先生称“书法是一种特殊的筋肉运动”。

“三农”问题最早是由温铁军于1996年提出来的,主要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新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开始从理论上阐释“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寻求破解之策。

笔画作为汉字结构的最小单位,教师在指导识字写字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笔画的认知和书写训练。教师在进行笔画示范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四要素:角度、弯度、长度和位置。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在这四要素中对字的练写。

教师在教汉字“二”时,就可以引入示范:一个是两笔笔画上凸,一个是两笔笔画下凹。一经比对,发现这都不好看,就要指导学生赏析“二”的汉字结构:

字源识字法是识字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汉字的本源出发理解汉字的意义,而且能有效地解决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挖掘出我国汉字文化的深刻内涵。

此外,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还应在制度建设、班组管理、安全工器具使用、交通安全等方面制定防控措施,通过考问讲解、技术问答、班前班后会等形式组织学习,强化“安全红线不能碰触”的长效机制[2],保证防控措施真正的落到实处、有效执行。

较复杂的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合而成,这样就构成了许多不同结构的汉字。“汉字结构”主要指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方位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汉字“形”的呈现。

四、从字体的演变中,理解汉字形、义之间的联系

“二”的双横的写法极有讲究,双横上翘则像一个不倒翁一样站不稳,双横下垂则像一个沮丧小孩瘪着嘴,上横下垂而下横上翘则字好像一个圆圆大饼。只有“上横微上翘,下横微下垂,上横短,下横长,下横角度右上扬”,这样从角度、弯度、长度和位置四个方面都兼顾到位,才能使字呈现昂扬稳定的形态。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得好坏,对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起到关键的作用.管道燃气工程绝大部分属于隐蔽工程,管网埋设在地下,应将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在保证材料采购质量关后,严格按规定作业流程进行施工,防止出现偷工减料和严重浪费的情况;现场材料的堆放应符合存储要求,比如要防止暴晒的PE管材露天堆放、钢铁制品潮湿处堆放等,都将降低管材埋设后安全使用的年限;合理存放不但可以控制材料成本,更可降低今后管网运行的维护成本.

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统计患者的不良情况(血压升高、心率不稳等)发生及治疗效果,计算患者的安全出院率。治疗效果包括两种,分别为有效和无效。其中“有效”为患者接受3周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无不良问题发生或病情反复等情况;“无效”为患者接受3周治疗后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患者有不良问题发生或出现病情反复等情况。

在字理识字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加强会意字的归类讲解。因为会意字归纳能促使学生“学一个,带一串”,更好更快地把握好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例如:

有了汉字的演变图,还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识字兴趣也会提高,识字教学不再只是为了识字,可以成为汉字文化的学习和教育,成为大语文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对学生形成一种中华文化美的情感建构,在识字的学习当中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语文学习的情感维度目标。因此识字教学中灵活采用字源识字法对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尤为重要。

选取2015年~2017年我院接收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59.6±13.6)岁。归入标准:所有的患者都必满足近年来新修订的高血压疾病《我国高血压预防治疗指南》当中的分级诊断高血压指标。首次确诊属于高血压疾病,或是以往发现具有高血压并且没有经过降压药治疗的患者;患者家属均资源签署《知情同意书》。

五、渗透字形规范意识,提高识字审美教学情趣

对刚刚打开汉字王国大门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字形的规范是保证他们能稳步发展的关键。教育部统编版的语文教材将识字教学安排在拼音教学之前,是为了让学生在系统学习拼音之前先对中国的汉字有个初步的感知。古言“见字如见人”,漂亮隽秀的汉字也是中华优秀文化自信力的象征。而字态呈现的美与丑,要从字形上来规范解析、严格要求。

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先观察字帖,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特点,最好是让学生齐声读一读生字的笔画书写要领,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字体的形态,形成“规范美”的意识,从而提高对汉字的审美认知,做到写字规范。例如,在讲解一年上册《比尾巴》中的生字“比”,教师先要提问:请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左右两边分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明确“比”在生字格中要写得左小右大后,教师接着提问: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说说“竖弯钩”写在什么位置?由此,再明确“竖弯钩”写在竖中线上。这样的教法不仅可以让孩子清晰感知字形,亦可作为孩子检测自我写字好坏的评价标准。

再例如,教师在讲解“问”一字时,难点是“问”中间的这一点的位置和写法,此时教师便可放出两张分别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对比图,然后告诉学生:汉字就像一个人一样,只有身体的比例正确了,才是好看的。“点”好像人的头,外面的框好像人的身体,如果“点”写得太大,“问”字就会像大头儿子一样,如果“点”写得太小,“问”就会像小头爸爸一样。教师运用图片作字形规范的讲解,既抓住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又形象直观地呈现出规范的字形。由此,教师还可在学生兴趣浓厚的同时将该方法迁移,进行举一反三的形近字辨析与复习,例如一年级上《小小的船》中的生字“闪”。一个“闪”字,从字形结构,书写顺序,到笔画占位,从规范做起,形成字形定格,字的美感就会油然而生,审美的意识和情趣也会在学生的大脑里形成。教师不断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字形规范意识,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识字写字的评价体系。

汉字学习是所有中国人文化习得之根本和基础,是奠定所有文化知识学习的拐杖,可以说汉字识字教学关乎一个人终身学习和知识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和汉字的博大精深,决定着和成就汉字教学的战略意义,汉字教学挑战性和重要性并重。如此,汉字学科学识字教学方法恰恰是以字的根源着手,提供生动有趣、简单明了的方法,突破了传统汉字教学枯燥乏味的特点,补充以往所有汉字教学的不足和缺憾,将汉字教学引入了一片新的大陆,开辟出一条汉字教学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2]李泽厚.美的历程[M].上海:三联书店,2009.

[3]刘京京.小学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现状分析[J].2016(6):111.

作者简介:

许雪珍,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九湖中心小学。

标签:;  ;  ;  ;  

浅谈汉字学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