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洪图地区国际开发的可行性评价_珲春论文

关于近期珲图地区国际性开发可行性评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性论文,可行性论文,近期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珲春——图们地区的国际性开发酝酿已久,吉林省委、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并作了大量的考证、宣传和建设准备工作。我国政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联合国对这项开发也表示了关注。然而,目前这项前途远大的国际性开发并未像人们所期盼的那样迅速展开,这就不免使人疑惑。本文试图通过对近期珲——图地区国际性开发可行性作一评估,以期帮助人们解惑释疑,增强对这一地区开发的信心。

一、该地区具有广泛开发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

珲春—图们地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东部,图们江下游左岸。包括珲春、图们、龙井、延吉四市。该地区地处东北亚的地理中心,处于日本海西岸,西北太平洋与亚洲大陆的边缘,居于三国交界和三沿地带。东有对俄的长岭子贸易口岸,西有对朝的沙坨子、图们等口岸,中间是我国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和东北亚国际交往的水口捷径,又是日本海通往西伯利亚和欧洲大陆桥的登陆点。因此,这样重要的地理位置就使得珲春——图们地区有条件成为东北亚经济交流的最佳地点。

而且该地区地处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较密集的河网呈束放状,与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大的侵蚀地貌单元上。湖泊众多,地下水丰富,为该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这里还有75%的森林覆盖面积,在地下又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所有这些,为该地区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

二、近期对该地区开发起决定作用的社会条件

首先,东北亚地区面临着有利的国际形势。

近年来,世界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已经崩溃,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目前,亚太地区各国间虽仍有一些矛盾尚未解决,但其政治形势已趋向缓和。

1989年5月以来,中国与前苏联两国首脑的互访标志着两国关系的全面恢复。到1991年7月,驻蒙苏军全部撤离,中苏间的军事对抗也已停止,中苏间东段边界的谈判亦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中日关系正朝着完全恢复的目标发展。1989年底以来,蒙古在国际形势的推动下重新致力于发展同亚洲国家,特别是同我国的友好关系。朝鲜半岛上的局势自80年代中期以来趋于缓和,南北双方开展了对话。自1990年10月以来,朝日开始就邦交正常化进行了谈判。朝美关系也在努力正常化。韩国与蒙古和前苏联于1990年3月和9月建交。日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切标志着东北亚地区出现了二战结束以来最为有利的国际经济合作的局面。

其次,区域经济的互补性,使珲——图开发成为必要和可能。

当今世界正向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格局转变,各国之间双边与多边关系都在力求改善,世界经济正朝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往来更加频繁,竞争更加激烈。由于珲春——图们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具有海陆联运特点,腹地广阔,区位优越,既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又有建港、投资、劳务、航运、跨国旅游及其关联产业开发优势,其战略地位将日益提高。因此,图们江地区的开发将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东北亚各国关注的热点。

特别是东北亚地区各国家、地区间经济对比优势和劣势很不相同,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方面又增强了珲春——图们地区合作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使我们看到该地区发展的广阔前景。(东北亚地区各国家互补情况见下表)

东北亚是大国交汇的地区,在这里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三种经济类型(发达、中等发达、不发达国家);四股政治力量(中、俄、美、日)。它们的交汇必定孕育着深刻的矛盾,因此要维持全球和东北亚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进步的总趋势,必定要加强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

再次,珲——图地区开发是东北亚地区各国共同的愿望。

珲春——图们地区占据东北亚心脏地带的地缘优势,使各国不约而同地把合作焦点瞄准这一地区。俄罗斯区域开发的重点东移,加快了远东地区的开发步伐。朝鲜合作愿望增强,力图发挥其交通优势,在靠近图们江三角洲的先锋开辟经济开发区,并开放罗津、清津两港。蒙古是地处亚洲腹地的内陆国,急于寻找出海口。韩国为输出资本,转移传统产业,获得原料,也对图们江地区的开发发生兴趣。日本是对图们江地区开发兴趣最浓的国家,中国东北丰富的资源与廉价的劳动力为日本资本输出、技术扩散提供了极好的组合条件。因此,珲——图地区开发是东北亚地区一个可以引起连锁效应的合作窗口,也是东北亚地区互补互利经济格局的客观反映。

当然,东北亚各国合作目的非常复杂。各国经济的巨大反差客观上可能导致珲春——图们地区成为东北亚各国势力关注的敏感区。俄罗斯犹豫南下图们江口,担心中国在图们江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可能会构成对远东地区的竞争。朝鲜对于中国在图们江下游浚河、建港持消极不配合态度,主要是担心因此失去其清津、罗津两港所承担的我国货物运输业务。而且朝日、朝美、朝俄之间存在着矛盾。韩国持有矛盾的态度:对于朝鲜来说,它既积极支持朝鲜的豆满江开发计划;同时又担心朝鲜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投资环境。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支持图们江恢复出海权,又希望中国利用朝鲜的清津、罗津港,繁荣半岛北方经济,为南北统一奠定基础。日本保持十分重视、密切观察、行动谨慎的态度。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上,日俄、日韩、日朝三者间均存在着矛盾,所有国家对日本均存在着警戒心理。必须看到,这一切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和珲春——图们地区联合开发的进程。

三、对该区旅游业的开发前景广阔

珲春——图们地区同样具备长白山旅游资源的一般特征:如自然资源以山地、温泉、河湖、滨海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以民族风情、文物古迹为主等。但是该地区更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而著称。这里融三国风光于一景,揽三国风情于一域。珲春最南端的防川村,古往今来素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之诗句,号称“祖国东方第一村”,图们江从这里奔入日本海,自古便有“黄金水道”之称。旅客来此一游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体验一下这千古佳句的意境。

由于该地区独特的区位和风光,可设置独特而丰富多样的旅行线:环日本海旅游线和太平洋风光旅行线;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和日本的劳务旅游,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的生态旅游线——狩猎、观鸟、垂钓等:中国——朝鲜——日本文化旅游、宗教旅游线;东北境内珲春、图们——长白山——集安专线旅游,还可以与长白山——金刚山旅游线、沈阳——长春——哈尔滨等旅游线相衔接。

总之,珲——图地区地处世界经济三大核心(西欧、日本、美国)辐射的重叠地区,是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联系的交汇点,并且有其资源、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的互补性和发展交通网络的可行性,因此该地区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世界物流中心,重要的贸易集散中心与加工转化中心。而物流的散聚将促进新的亚欧大陆桥的形成与发展。有人设想亚欧大陆桥起自图们江口——防川——珲春——图们——长春——阿尔山——塔木察格布拉克——乔巴山——温都尔汗——乌兰巴托,向西与西伯利亚铁路接轨,经俄罗斯、波兰、德国至荷兰鹿特丹。陆桥的发展将促使亚欧北部地区的经济重心由发达的两端(日本、鹿特丹)向中心内陆发展,带动中国的东北、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及蒙古的开发与发展。

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开发计划中明确指出了两个三角形区域:一是以中国的延吉、俄罗斯的海参崴和朝鲜的清津为顶点形成的大三角形区域;二是由中国的珲春俄罗斯的波谢特和朝鲜的先锋所组成的小三角形。图们江下游河段正好位于这两个三角形中心。大小三角形构想的付诸实施也将会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开发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然而,从珲—图开发的基础和发展的各方面条件来看,目前尚处于起动前孕育的过程之中,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方面。所以从今后的发展势态来看,要打开珲——图地区前进的大门,关键是要突破两种社会制度。四股政治力量和三种经济类型的矛盾,这需要多国的合作与努力。

标签:;  ;  

近期洪图地区国际开发的可行性评价_珲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