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建筑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想要从根本上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就必须十分的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这是由它是施工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从认识上、意识上对其重视,方可使建筑工程质量给予确保,为其发展提供支撑。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关键环节、关键点,将工作流程进行改进和调整,从而不断促进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强化建议
引言
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在施工作业中经常会出现不同方面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结合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对混凝土浇筑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控制,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房屋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现状和不足之处
1.1施工准备不足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问题,都容易导致未来工作的进行,陷入到较大的困境,而且造成的各类负面影响较多。调查过程中,发现施工准备不足是需要重点应对的内容。(1)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初期阶段,部分工程未能够对区域性的优势、劣势有一个充足的了解,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按照老旧的规范和标准来完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影响到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综合进步,而且在各类特殊情况、突发问题的应对上,无法取得综合性的效果,必须在未来的工作中,进行妥善的解决,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2)施工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自身的技术应用,并不具备较高的说服力,甚至是在施工的内部,出现了较多的矛盾、冲突现象,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强烈的。
1.2施工技术单一
就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本身而言,技术单一现象的出现,对很多区域的发展,同样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而且在具体的解决过程中,必须做出科学的调整,否则势必导致未来工作的开展,出现全新的挑战。施工技术单一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针对技术的创新力度并不高,很多技术的应用,都是在固有的基础上完成,未能够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做出良好的革新,而且在技术指标方面,展现出了较高的局限性,该类问题的发生、解决,都具有较高的难度,而且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成本,造成了明显的提升现象,必须在未来的工作中,进行妥善的处理。(2)施工技术单一的问题,已经对很多地方的项目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当前的地质情况不断转变,区域性的城市规划和行业整顿力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凭借单一的技术来操作,势必会影响到未来的综合发展。
2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措施
2.1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配比
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对混凝土厚度和强度的管理,促使其可以在具体施工中发挥出较为重要的功能,那么就要求与之相关的施工人员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对混凝土做好最为科学的配比工作,同时控制混凝土的厚度以及强度,应用当前最为先进的施工技术,优化水化热的情况,那么就可以从其根源上将裂缝问题解决。因此要求对混凝土配比合理控制,选择水化热程度总体比较低的水泥,添加一定的粉煤灰以及矿渣水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强度。
2.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浇筑施工技术探讨
在推进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求对其配合比进行合理的筛选,应该将开始之时的凝固时间做好把控,再将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的环节中,要求注意不能又出现加水的情况,在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场地后,在进行浇筑施工中,要求处理施工混凝土时合理处理,严格依照浇筑的实际顺序。在开始振捣工序时,要求进行咬住接着速度较快将其插入,在将其拔出时做到速度慢一些,如此就会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符合施工要求。在混凝土进行凝固以前要求做好所有的施工浇筑施工,如此就可以减量降表面有裂缝的可能。混凝土在实际浇筑施工中,要求注意不能出现中断的问题,一旦无法进行连续浇筑施工时,应该及时采取紧急以及合理的措施,进而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结束后,要求做好混凝土中的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大气温度之间的差距测量工作。
2.3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发生裂缝的问题,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自身温度的提升,导致混凝土中应力的增加,导致发生了裂缝,因此要对裂缝问题进行合理控制,那么就应该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中,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应用低温水和覆盖的技术,不断促使浇筑施工速度以及散热的速度的提升,确保水凝土可以低于18℃,该温度下混凝土不会出现形变的情况,不会出现裂缝的情况,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节省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4.1进行位置浇筑
在整个建筑中钢筋有着主体性的支撑功能,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求对钢筋的位置进行密切关注,保证其正确性。一旦钢筋位置发生了偏差,要求及时应用措施进行改正,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性,要求指出的是,钢筋一般在建筑物主梁部分分布十分密集,此部分混凝土在浇筑中要求做到细致、严格,混凝土浇筑工作不能在钢筋位置不确定的情况推进下,应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固性。
2.4.2对泵车质量进行合理控制
在对泵导管设置过程中,应该保证开始水平可以高出15m,进而将导入管放置到注入点之中,对于其他部分不合适使用橡胶软管以及锥形管,出现了转弯问题的话,要求可以保证接头进行紧密的连接,发生了导管倾斜的问题,应该注意不能让空气进入到导管中,导致了混凝土再注入中因为空气变为了阻碍,泵同钢筋时不能有接触,在进行运输中,料斗之中的混凝土应该留有一部分,并且对初始泵速进行控制,要求观察和控制泵压力,使其在18MPa左右。
2.4.3进行梁板浇筑
在楼板浇筑中虚铺的厚度应该高于板的厚度,振捣方向要求同浇筑保持一致,在进行振捣之时,及时移动标志,进而保证混凝土板的厚度可以控制在较为科学的范围中,在结束了振捣以后,应用刮尺的形式进行找平,促使浇筑以后的表层会比较平滑,并且,在同墙柱之间连接的梁体以及板的浇筑应该比墙体和柱子混凝土浇筑晚大约1-1.5h,实现浇筑效果的保证。
3强化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建议
3.1深入研究、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
现阶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大多数技术中实施借鉴、模仿的占比非常大,从技术创新、深入研究方法来看,其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所以,针对建筑领域的不同企业来说,例如研发、管理机构等,建筑领域的高校一定要和时代相衔接,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深入研究、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而且要不断的改进,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适用性不断提升,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有效性得以确保。在这个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要总结、梳理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经验,通过长期的施工实践,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意见等提出,通过深入的探索,使问题得以解决,使创新方案得以形成。
3.2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
在尚未全面铺开施工时,技术人员以针对工程中的技术关键点,对其全面、深入的探究,进行积极的交流。其对象有两个,那就是设计与监理。对于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标准以及施工质量来说,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其全方位的了解,而且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例如技术、人员等,将合理的、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有效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实时监控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的主要表现给予重视,同时从根本上来看,使不同相关方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保证,这是最为关键的。
3.3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给予重视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温度控制给予重视。现阶段,对于温度控制来说,其方式有很多,可以将骨料级配的改进来将其实现,这使得要高度重视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还要对干性混凝土的研究进行借鉴,对混合料的研究进行参考。最后,还要制定有效的措施,使混凝土的有效散热得以实现。
3.4混凝土施工养护给予重视
合理的养护能够使裂缝的产生得以避免,使混凝土后期施工稳定性得以确保,从而使混凝土预期的强韧度以及承压能力得到保证。具体来说,就是要在钢筋防氧化工作开始,在拆模后使洒水养护工作得以实施,不能在5℃以下的环境进行洒水,如果由于其它原因,不得不在这种条件下施工时,要将养护剂涂抹,使得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问题得以避免。在温度低的地区进行养护时,要将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使保温保湿效果得以实现。在施工时,尽量将含碱量不高的水泥或抗腐蚀强的钢筋进行选择,这样可以使由于同类酸性物质的碰触而使得钢筋的腐蚀氧化性受到影响得以避免。
结束语
我国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方面,技术的任务执行,以及技术体系的完善,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并且在相关问题的综合处置上,能够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各方面的内容,未展现出严重的不足。日后,应继续加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综合改进。与此同时,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革新,必须加强自我实验,减少贸然的操作现象,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少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90.
[2]丁兴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1):91-92.
[3]徐晓丹.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智能城市,2017,3(5):164.
论文作者:卢志远1,潘飞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