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兴趣培养,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基论文_吕源杰

注重兴趣培养,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基论文_吕源杰

山东省青岛高新区汇海小学 266113

摘 要:体育作为学生终身素质发展的基础,如何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游戏有效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成为现代体育教师密切关注的重点。同时随着新课改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深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体育教学需求,急需要体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研究游戏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进而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锻炼,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基。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兴趣 培养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素质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小学生身为祖国的花朵,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素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小学所有科目中,也只有小学体育与小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和素质息息相关,所以小学体育也在逐步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小学生本就是一个具有强烈好奇心、调皮爱动、喜新厌旧的群体,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能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去组织和管理,使学生更好地去学习和锻炼身体,这就突出了兴趣在小学体育中的重作用。

一、语言疏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若能细致地察觉出学生的微小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生将能更好地认知体育知识,并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信心,从而实现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以往“权威中心”的地位,而是深入学生内部,以平等的态度来和学生交流,共同探讨与体育相关的知识技巧,对于学生的进步和优点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与赞赏,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语中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认同的。例如,教学篮球项目时,当教师示范完动作,而学生能够准确地做出,或是取得了一定进步,教师便可及时赞赏学生的理解能力强,并积极鼓励学得较好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努力,以取得更好的进步。教师的充分认可,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仍有部分学生对于篮球的运球等动作要领一时难以领悟,教师也应耐心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并做适当讲解,如此,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并在教师鼓励辅导之下,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增强体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对于学习的注意力较低,而且非常喜欢各种事物带给自己的新鲜感,教师们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们的这一特点开展教学。体育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场地,并且场地当中一定会有体育设施,教师们可以在这些体育设施上下功夫,通过布置让学生们每次都体验不同的体育教学课堂,并且要保证体育设施的多样性,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让学生们都能够在体育教学场地当中寻找到适合自己并且感兴趣的体育设施,并且可以通过不同道具的组合,让学生们获得不同的游戏体验。比如在障碍跑项目当中,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拍着篮球进行,或者在其中设置踢足球进球门环节,让学生们不断掌握各项球类的基本能力,同时锻炼学生们的多种体育技能并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们自由选择难度,从而满足每个学生们的需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学习体验。

三、游戏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活泼好玩,根据这一特质,体育教师便可将游戏融入体育课程中,以此来培养和疏导学生的体育兴趣。而教师所选择的游戏也应当具备趣味性、灵活性与互动性等特点,才可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教师可设置“两人三足夹足球”的游戏,看哪两个人能够快速将足球运到框里,且中途还要保持着足球不会滑落,否则便要返回起点重新开始。这一游戏,考验着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动作的协调性,学生能感受到加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并慢慢掌握两人三足走路的技巧,在游戏中也渐渐体会到体育课堂的无限乐趣,体育课堂并非是枯燥乏味的。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有效的体育教学目标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爱好习惯合理设计教学目标,需要对班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合理有效的体育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学目标可以适当地放低一些,使学生努力一下就能达到,但也不能无原则地设置过低的教学目标,那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就很难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了。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高他们的目标,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但同样也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设置不能过高,因为目标过高会使学生因为屡次失败而失去练习的信心,得到消极的情绪体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完成。所以,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其符合学生的发展认知规律。在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发展中,教师要积极分析体育教学现状,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指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美媛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2]李娜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北方文学,2017。

[3]张顶云 小学生体育兴趣班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论文作者:吕源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注重兴趣培养,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基论文_吕源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