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王剑

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王剑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机电安装工程作为保证建筑工程舒适性的关键,其施工的复杂性增加了管道布置设计和控制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应分析以往机电安装工程中使用的管道布置设计,在有明确问题和限制的情况下,找出管道布置设计和控制的要点。

关键词: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技术;应用

前言

对于目前大型建筑工程内的机电安装来说,主要包括给排水、消防、电气和暖通等,在对这些机电管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各个不同的专业的建筑队伍来分别进行,结合建筑物的设计需求,从不同的时间段和施工面来进行交叉作业,为了保证施工的整体效率,需要结合建筑物的整体功能和施工图纸,来对其进行综合研究。

1机电安装管线综合布局的主要意义

管线综合主要指将机电安装工程中的给排水、机电设备、暖通水管和桥架等占据建筑顶部空间的大型管线来进行合理布局,在满足建筑整体功能使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空间尺寸,提高吊顶标高。由于在实际的施工中,通风管道、暖通管道和排水管道分别由不同的施工队伍来设计施工,这些施工队伍往往只是注重属于自己的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没有对综合布局进行考虑。但是对于建筑单位来说,往往需要在保证管线功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提高吊顶下的净空,并且减少整体施工投资。在传统的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个别工种抢先施工,占据了建筑的空间位置,使之后施工的工种无法进行施工,不得不采用降低标高的方式来进行施工,这样的施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效率,浪费了施工材料,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依靠管线综合布局来进行解决,结合建筑工程的主体功能和设计要求,从整体上来进行施工决策,对各种管线的空间位置进行合理分配使用,以此在满足管线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节省施工成本,提高吊顶下空间。

2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布线原则及作业程序

2.1建筑机电管线综合施工的布线原则

(1)平面定位原则:先安装大管径管线,后安装小管径管线;先施工复杂的,后施工简单的;先进行重点部位,后进行次要部位;先进行风管施工,后进行水管施工;先进行无压管线施工,后进行有压管线施工。

(2)管线排列原则:通风管路排列在上、给排水管路排列在下;保温管路排列在上、不保温管路排列在下;热水管路排列在右,冷水管路排列在左。

(3)进行管线综合布置时,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墙、板和梁。在进行风管安装时,由于管线横截面较大,应注意与建筑结构及其他专业管线的空间配合问题,要注意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其他管线的施工布置。

(4)由于强电桥架的不易产生变形弯曲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强弱电桥架施工时,应先进行强电桥架施工,在进行弱电桥架施工。

(5)为了日后的检修和维护方便,在进行管线综合布置时,应当注意管线的排列间距。同时,应将电路桥架位于水管的上方,避免水管漏水影响到电路,造成安全事故。

(6)在进行管线布置时,宜使用综合支架,加大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同时要符合相关专业安装及验收规范。

(7)要对所有的管线进行统一的标识进行标记,构件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制作。

2.2建筑机电管线综合施工的作业程序

第一步,绘制相关线路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整个建筑物功能进行分析,相关图纸设计人员对管线、电缆、消防、给排水、空调等相关管线进行设计,结合计算机软件形成相关线路图纸。这样可以方便施工人员更清楚的了解建筑结构及功能要求,管线的走向和布置要求,以及各专业之间的关联,从而统筹综合管线的排布及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升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

第二步,熟悉了解图纸。相关施工人员,在获得机电安装施工线路图后,应当进行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了解,组织建筑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进行施工图会审。研究施工细节,确定科学的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确保施工的过程中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第三步,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在掌握了建筑物的基本管线布置要求和线路情况后,应当结合施工现场,再一次对线路图纸进行验证。查看施工现场的情况是否与图纸设计相一致,施工方案、工艺是否确实可行;特别是关键节点、部位,例如大管径管道穿过墙体、拐弯处建筑空间和结构是否满足;泵房、空调机房、变配电房、消防总控制室等重要设备和管线集中的场所综合管线布置及施工与现场情况是否“匹配”。避免出现在管线布置过程中,与建筑物的结构发生冲突,或各专业管线相互“打架”,影响施工周期和施工效率。

第四步,组织工人进行专业施工技术交底。让施工技术工人熟悉施工图纸,悉知专业技术施工工艺要求,明确施工规范,加强施工安全意识,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施工等。

3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的设计实例分析

以某地综合客运站及其配套工程项目为例,其建筑面积约10万m2,建成后的单体为:客运站、室外总体以及旅客用房。由于工程建设还涉及高架桥与4km的地下综合管廊,因此,建筑对施工使用功能的需求较高。此建设环境背景下,机电专业系统的复杂性增加。这里的机电系统是指:强弱电系统、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综合布线系统。其中给排水系统还包括:中央空调水系统、排水系统、给水系统以及消火栓给水系统等。由于工程建设使用类型为公共建筑,因此,设计人员应将空间进行最大的利用。但受机电安装空间环境的限制,使得设计人员需保证吊顶标高的基础上来提高管线综合排布的质量效果。此过程,设计人员还应注重系统管路交叉较多、施工难度大且排布复杂的问题。以机电专业管道密集区为例,从总体角度来看,综合排布设计应利用BIM技术构建出建筑与机电专业模型,以实现设计控制的全面性与协调性优化目标。如此,设计人员就可根据结构模型进行碰撞点的检查,并经过调整导出最终的综合平面图与细部图。与此同时,工程安装建设者就可配合剖面图对各个专业的分包单位施工操作进行指导。此外,设计人员还应根据管道尺寸的大小来对施工工序进行确定。即先完成通风管道与空调水管的施工,而后,再进行消火栓与喷淋管道的建设,最后,进行电气配管的设置。为方便排布交底,设计人员在构建好模型后,应导出综合排布的剖面图、平面图以及轴测图来强化技术作用于实践的可靠性。对于安装过程中的各专业因碰撞而出现返工问题,可通过BIM技术的运用控制来达到工期与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要求。在经济方面,为解决机电安装管线的碰撞问题,应提高材料性能质量的控制精度。设计人员应在施工建设图纸中体现出工程量,以为后续的工程结算提供依据。对于预留的洞口不合理问题,BIM技术建模过程中,应控制好洞口开凿与封堵作业所产生的费用。此外,还应降低设备因尺寸与进场通道存在冲突而带来的额外安装费用,即通过保证净空高度来满足工程项目建设使用业主所提出的需求。对于支吊架的运用,可将其与设备管道的安装操作共用。如此,综合排布设计不仅可以降低材料费用的产生,还能将设计变更充分体现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其综合排布设计应与所处建设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质量效果。事实证明,只有从实践角度出发,才能将最具效用的机电安装工程作用于建筑物,进而推动所处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进程。故,研究人员应将上述分析内容更多地作用于不同空间环境条件的建筑机电工程,进而提高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1]行耿顺.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质量监督[J].工程技术研究,2017(07):72~76.

[2]范少兵,熊冉,邓琦.BIM技术在某机电安装工程应用全过程分析[J].安装,2014(01):53~54.

论文作者:王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6

标签:;  ;  ;  ;  ;  ;  ;  ;  

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王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