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的措施与建议论文_王维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的措施与建议论文_王维

核工业南京工程勘察院 江苏南京 210003

摘要:本文首先说明了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影响因素,最后详细阐述了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外业工作;室内试验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首先,有效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的一个基本前提,因为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于建设地的岩土和土体的情况展开调查,然后以调查结果作为依据来指导建设活动的开展。所以说必须要通过有效的勘察,才能够更加全面地对于工程建设的利弊加以分析,然后对于相应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有效地规避一些工程开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说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对于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也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设计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因为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会对于各种地理条件、地质特征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评估,对于建设地的地层、地貌、地质以及施工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使得设计能够更加的符合建设地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地保证工程设计的有效性。比如说在对于房屋建筑进行建设之前,往往就会先在建设场地进行勘察,依据勘察所得到的数据来来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然后再依据设计来进行施工,所以说岩土工程勘察对于保证工程设计和实际情况一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影响因素

(一)人为因素

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需要相关的地质勘察人员拥有坚实的地质勘察技术和丰富的地质勘察经验。相关勘察部门在进行地质勘察的时候,需要有专业的地质勘察人员从旁协助,如此才能保证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然而建筑方在这方面的资源比较稀缺,建筑方在地质勘察人才方面的资源稀少,在地质勘察方面的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导方向,具有高精度勘察能力的仪器也很稀缺,许多建筑方都是利用的地质勘察仪器比较陈旧。建筑方虽然在岩土工程方面加大了地质勘察的队伍,却无法对地质勘察的质量起到促进作用。因为建筑方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方米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技术因素

地质勘察质量需要精确的数据分析和真实的地质状况为依据,这需要建筑方在岩土工程勘察方面具有专业的地质勘察技术和高精度的勘察仪器。然而建筑方在地质勘查技术方面的发展与时代的潮流没有接轨,导致很多建筑方在勘察仪器方面存在老旧现象,或者地质勘察技术不足,无法对岩土工程的地质状况进行详细而全面的勘察,导致建筑方勘察出来的结果与实际近况不符,影响建筑方在建筑方面的全体布局,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三)市场因素

随着建筑工程的蓬勃发展,建筑界多出了很多地质勘察团队。建筑方在地质勘察方面的市场越来越大,地质勘察工作的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建筑方由于规模不足或者处于经济的考虑,在地质勘察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从事地质勘察工作的专业人才看不到地质勘察工作发展的前景,渐渐退出地质勘察工作的领域,转向其他行业发展。

(四)制度因素

建筑方在地质勘察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无法提高地质勘察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多数的建筑方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方面,没有对地质勘察人员的工作进行划分,导致勘察人员的工作任务不明确,容易在勘察过程中出现盲目跟从、组织散漫等不良现象。建筑方勘察出来的结果与岩土工程地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因为建筑方在地质勘察方面勘察的内容不够全面。当建筑方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做出补救措施,容易引起事故纠纷,从而影响施工方的信誉,对建筑工程的发展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三、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一)强化勘察外业工作的质量控制

无论是从影响因素的数量还是现场实际来分析,勘察外业工作是整个勘察工作的最关键环节,最终勘察报告的符合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勘察外业工作是否足够细致。因此勘察外业工作管控措施提升、加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制定专项质量检查计划流程

为加强勘察外业工作的管控流程,针对整个勘察外业工作设置专项质量计划,以明确检查流程。每份专项质量计划通常针对一个子项的整个勘察外业活动,把复杂的作业活动分成容易被控制或管理的分次放行单来实施,质量计划所涉及的所有检查检录、报告等都应按固定格式进行唯一编码并存档。

2、制定专项质量检查细化方案

首先,专项质量检查计划的基本信息及先决条件要素,包括:质量计划的名称、版本、编号,质量计划的工作内容及实施区域;上游设计文件是否有效并下发;勘察所用的设备是否已报上游单位审查,材料是否经过物项验收,存储和装卸是否符合要求;相关施工方案是否已审核完成;施工作业人员是否已接受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关授权等。

其次,根据检查步骤细化的质量验收步骤,各项质量验收项目及质量控制点需分层级分重要性进行检查。根据勘察特点可按孔定位、孔钻机安装、孔钻探、孔编录、孔标贯等动力触探试验、封孔及终孔验收。验收项目需包含质量计划步骤号、验收项目、质量控制点、参与各单位及生成的记录等内容。验收时需勘察队班组长、勘察技术人员、勘察单位质量负责人、项目部质量负责人参与验收,并在每项验收点上签字。检查类型可分为见证检查、停工待检检查及文件记录检查。在此期间,针对某一项验收项目开启的质量管理文件需登记在质量管理相关文件清单中。

(二)强化室内试验的质量控制

室内试验主要在勘察单位总部的试验室进行,首先要做到室内试验规范化,要求勘察单位上报相关试验过程的操作规程及试验室管理制度,由项目部质量保证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其次要做到室内试验报告完整性,在试验报告出具后,按照勘察工作大纲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检查核对,避免出现试验的遗漏。再次要做到室内试验及时性、室内试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室内试验报告规范性等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项目部定期进行的质量保证监查来执行。

(三)做好勘察报告汇总质量控制

勘察报告的汇总及最终报审,需通过外部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所以在勘察报告汇总阶段,项目部主要接口设计院对报告建议的针对性、准确性等问题进行及时反馈。最终的勘察报告的优劣,直接影响设计对场区地质情况的判别。做好勘察报告汇总质量控制主要有:

一是在勘察报告的编制期间,建立设计、项目部及勘察单位的沟通机制,如遇问题,及时联系相关各方进行问题的处理。二是在外部专家评审会期间,勘察报告建议针对性、勘察报告建议准确性、勘察报告内容完整性等三项指标,做为控制内容加入评审小组的评审表中,并作为打分项,以提高三项指标的重视程度。再次,勘察报告阐述规范性和勘察报告格式规范性,在日常的质保监查和监查中,对勘察报告阐述规范性和格式规范性进行抽查,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四)完善地质勘察技术

首先,建筑方需要对地质勘察工作的设备进行更新,将陈旧的设备淘汰掉,引进一批先进的勘察设备。然而,建筑方应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地质勘察人员的仪器使用进行专业指导,使地质勘察人员能够很快适应先进的地质勘察设备。

同时,建筑方应该对地质勘察人员灌输新的地质勘察技术,将传统的地质勘察技术适当的筛选。当然,建筑方不能过于依赖仪器,对于传统地质勘查技术中仍然适用的技术适当的保留。将传统的地质勘察技术与新型的地质勘察技术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建筑方的地质勘察技术。

最后,建筑方应该对地质勘察人员进行一定的训练,使地质勘察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地质勘察技术,尽快的适应地质勘查工作。

结语

综上,相关建筑方应该加强对岩土工程中地质勘察技术的质量控制,确保地质勘察的结果与岩土工程的实际地质状况相吻合。如此,施工方才能按照地质勘查结果,制定出安全有效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刚.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相关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6(02)

[2]范建.关于工程地质勘察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18)

[3]江毅.试论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一些缺陷[J].价值工程.2012(04)

论文作者:王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的措施与建议论文_王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