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杭州 3117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BIM技术基于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建立数字模型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管理中在引入该技术后,不仅优化了资源在项目设计、施工等各环节中的配置,降低工程成本,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实现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因此,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BIM技术原理概述、BIM技术的特点、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希望能为今后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应用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BIM常常被用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中,可以确保工程造价管理从2D不断向着高标准发展,更好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发展,也使得造价管理慢慢的向信息化方向发展,BIM技术的运用更好的促进了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
一、BIM技术原理概述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包含的几个阶段涉及建筑、结构、材料、安装等多个专业,同一信息在工程的不同阶段或不同专业之间表达方式不同,影响了信息的共享性。BIM以信息为核心,将物体或构件的物理特性、几何信息、成本信息和施工信息通过参数形式表达出来,再运用3D布尔运算以及空间拓扑关系将数据进行整理,集中存放在数据库中,形成一个数字化模型。BIM技术可根据项目变更调整信息,解决了信息冗余问题,而且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
二、BIM技术的特点
2.1可视化
BIM技术为整个建筑的建设过程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过程,同时这样的可视化是用三维立体的方式来呈现,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便于进行构件之间的碰撞检查,建筑施工效果和进度的观测等。传统的CAD制图方式都是利用二维平面线条的方式对建筑模型进行绘制,这就使得很多建筑工人在理解时会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近年来建筑的不断复杂化,施工人员要想理解设计单位的意图,仅从平面的图纸上将会很难得到精确的信息。而BIM技术通过将二维图形转化为一种三维的可视化的图形,能够更直观地呈现出建筑的基本形态。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方式,也更加容易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序碰撞进行检查。
2.2信息化
BIM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信息化的特点。它将建筑的各个部位都拆分为更加细小的构建形式,同时为其赋予相应的信息。这样一来,建筑的构件就能够独立地成为一个项目的组成部分,在管理时也能够更加详细地精确到每一个构件的材料、大小、成本、入场时间、管理人员等各个方面。这样的建筑信息模型,为整个建筑赋予了大量的信息,将能更加有利于项目参与方对项目进行总体的管理。
2.3动态交互
由于良好的交互平台的构件,以及建筑构件信息化的发展,将使得各个建造方之间的沟通协调更加容易。设计方、施工方以及建设方可以通过交互平台共同进行建筑的管理,及时交换各自的意见。同时,由于BIM技术提供了信息的实时收集与反馈系统,将会使得项目的管理成为一种动态化的优化管理模式。优化受到信息、时间和复杂程度的制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BIM技术提供的交互式平台,以及信息化的构件存储模式,将会更有利于项目的动态管理与优化。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1BIM技术改善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BIM的应用大大改善了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转变了传统的管理理念。现代的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运用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利用BIM来对工程量进行分析,不但可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而且能节约许多人力。让工程造价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去,从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重点。其中,SD建筑模型的应用使得造价管理工作能够进行更加精细化。如果要想建立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就要加强对BIM团队的培训,将BIM技术贯穿于整个项目中。利用它将各个独立的功能串联在一起,实行分权管理的管理模式。与传统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相比,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及时地针对实际发生的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3.2加强与市场之间的连接
BIM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料都是呈动态形势变化的。它包含了多个阶段的信息,从策划、计划到后期的开发、完工,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只要市场经济发生稍微的变动,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也会跟着改变,两者形成一致性的动态变化。当造价人员想要了解哪一个精确阶段的数据,他只要输入这个阶段的名称,就可以搜索到他想要的信息。这种搜索资料的方式大大地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便捷。而且数据信息的时效性非常明显,无形之中增加了与市场之间的连接,使得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为项目的动工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参考。BIM技术以电子数据信息的形式来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反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来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完善,很好地解决信息滞后带来的问题,从而促进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长远发展。
3.3加强数据信息之间的共享性
BIM技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数据信息储存能力强,运行速度快。它能够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工程项目中各个阶段的重要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并分类储存起来。自2000年开始,BIM技术开始在工程造价中逐渐应用,数据共享率也慢慢上升,为造价人员在搜集资料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个数据库里的信息包含了所有部门的数据内容,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化。当造价人员需要为实际情况作出造价分析、预测时,只需要进入这个系统,就可以筛选出自己想要的信息,为操作者提供了强大的决策依据。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造成了另一个局面,只要将工程的现状输入到BIM当中去,它可以利用自身特有的性质和数据信息来重建一个新的模型,对工程有一个新的造价估计。并且能够供多人参考使用,将信息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这项新的技术与信息时代资源共享化的特征相符,大大地推动工程造价工作的更好进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应用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推进BIM技术时,应该充分发挥BIM系统的数据共享能力,统一数据录入和接入方式。BIM技术的推广需行业制定统一的技术指标。优化BIM系统能够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是现代化工程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慧,张超.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7(03)
[2]张雪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门窗,2017(02)
[3]张慧,张超.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7(03)
论文作者:翟远,尹健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信息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数据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