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瘤患者术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论文_李静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长沙市糖尿病研究所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对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瘤患者术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瘤术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接受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完成后,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各自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和再手术率明显更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0%(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是改善甲状腺瘤患者术后出血症状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推荐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甲状腺瘤;术后出血;护理效果

在临床中甲状腺瘤较为常见,手术切除病灶组织为现阶段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和途径[1]。但同时要注意到,甲状腺为人体的内分泌器官,其周围通常有着十分丰富的血管组织,且与迷走神经、颈动脉等组织的距离较近,因此手术操作稍有不慎便可能给患者造成生命威胁;与此同时,甲状腺供血血管的位置靠近心脏,血管内压较高,因此,患者在术后往往有着较高的再出血率。鉴于此,为进一步提升甲状腺瘤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在手术全程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2-3]基于此,笔者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瘤术后出血患者中选择了100例进行研究,以分析对比的方式,探讨了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瘤术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入选后,依照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48.35±4.68)岁;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9.51±4.74)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的比较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各项护理措施按照一般院内流程和要求进行即可。

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① 术前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为防止患者因为对疾病相关情况不了解而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在治疗开始前详细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和认知水平,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疾病基本知识,帮助患者树立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的意识、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治疗期间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根据患者情绪的变化,对心理护理干预的手段、措施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②术中优质护理。护送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治疗正式开始前,通过眼神、肢体动作等给予患者鼓励,确保患者手术期间情绪稳定;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理指标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相应处理,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另外,由于人体的甲状腺的供血十分充足,因此,术中的各项操作应当精准,对于破损组织及时彻底的止血;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是,确保引流管畅通,在进行缝合、拔管、插管等操作时,尽可能的动作轻缓,避免导致患者出现淤血、咳嗽等症状或者体征。③术后优质护理。手术结束后,再次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预后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全面提升患者临床护理依从度;由于患者在术后有着较高的再出血率,因此术后24h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间要求将患者尽可能少活动、少说话,避免伤口受到牵拉而出血;同时,给予患者行雾化吸入、痰液稀释等护理措施,若有必要可行吸痰处理;饮食方面,始终坚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原则,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保证营养合理搭配。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中患者术后再出血例数和再手术例数,分别计算组内的再出血和再手术的比例;与此同时,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100分,80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60-80分表示满意、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将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相加,二者之和为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软件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对数据比较差异进行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卡方对数据比较差异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及再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情况及再手术情况的比较上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和再手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及再手术情况比较表[n(%)]

3.讨论

作为甲状腺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再出血的种类较多,具体可将其细分为皮下出血、甲状腺窝出血、颈阔肌出血[4]。在上述几种类型的甲状腺瘤术后再出血类型中,以甲状腺窝出血最为常见,若出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患者可能继发憋气、焦虑、不安等症状和体征,严重时,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因此心跳骤停,分析出血原因,护理期间手术切口发生血液渗出而未得到及时处理是主要因素。皮下出血情况的发生一般较少,术中没有皮下止血是术后皮下出血的主要原因,该种出血不会引起患者的憋气或呼吸困难,对此种类型的出血进行解决只要在术中进行皮下止血点止血即可,另外在护理时,应给予患者同步心理护理,避免患者心理负担过重[5]。颈阔肌本身出血或静脉发生出血是患者术后颈阔肌下出血的主要原因,对于此类患者,护理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即可。

本次研究顺利完成,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更显著,首先,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和再手术率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率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甲状腺瘤患者术后出血患儿而言,临床护理干预是改善其临床疗效的有效途径,通过全程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再出血率和再手术率,并全面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是改善甲状腺瘤患者术后出血症状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各项优质护理的措施的应用,还可有效提升护理的针对性,确保患者各项护理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因而对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整体来看,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瘤术后出血患者中有着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景玮.认知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281-2282.

[2]张春娟.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评估[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2):190+192.

[3]张宇.甲状腺瘤术后出血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54.

[4]吴莹芳.认知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应急反应的观察与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258-259.

[5]刘素云.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0):257-259.

论文作者:李静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瘤患者术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论文_李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