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泮托拉唑药物对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治疗价值论文_李海飞

嘉禾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南 嘉禾 424500

【摘要】目的:将泮托拉唑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5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组研究,乙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甲组使用泮托拉唑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甲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与乙组相比,均相对更短(p<0.05);甲组总有效率为94.34%,乙组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发现甲组相对更高(p<0.05);甲组不良反应率为3.77%,与乙组17.31%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效果理想,可快速止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关键词】:泮托拉唑;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病,本病发病病因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酸过多等因素相关。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烧心、上腹疼痛等,可引发穿孔、出血等消化道病变,其中上消化道出血为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止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对本病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可有效抑制胃酸,起到止血效果,奥美拉唑为临床常用的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虽然效果理想,但不良反应较多[1]。本研究将泮托拉唑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旨在评价其应用价值。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数据收集时间在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5例,以治疗方法将其分成甲组(n=53)与乙组(n=52)。甲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38~62岁,平均(46.85±2.31)岁,疾病类型:胃溃疡13例,复合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29例。乙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39~64岁,平均(46.89±2.34)岁,疾病类型:胃溃疡15例,复合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两组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有黑便、呕血等症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胃癌、感染等疾病引发消化道出血;合并肝肾等器官疾病者;临床资料丢失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1.3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

乙组给予奥美拉唑(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108)治疗,剂量40mg+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于20至3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1日2次。

甲组给予泮托拉唑(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72)治疗,剂量40mg+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于20至3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1日2次。两组均持续治疗5天。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包括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于治疗5天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疗效评价标准[2]:治愈:治疗3天后,患者腹痛、呕血、腹痛等症状均彻底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治疗3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出血次数、出血量均显著减少;无效:治疗3天后均未达到上述标准,体征、症状均无明显变化。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为SPSS19.0,(x±s)、(%)分别表示计量、计数资料,经t、x2检验,若 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分析

从表1可知,甲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与乙组相比,均相对更短(p<0.05)。

2.2两组疗效分析

从表2可知,甲组总有效率为94.34%,乙组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发现甲组相对更高(p<0.05)。

2.3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发应分析

从表3可知,甲组不良反应率为3.77%,与乙组17.31%相比,相对更低(p<0.05)。

3讨论

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症候群,可由消化道炎症、肿瘤、血管病变等多种疾病引发,其中消化性溃疡所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十分常见。消化道溃疡可引发消化道出血,分析与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因素相关。患者消化道出血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慌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血压下降或贫血,严重者可因失血过多出现休克。

目前临床对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原则主要为及时止血,多对胃酸进行抑制起到止血效果,保证患者胃内处于少酸或无酸环境,促使胃消化酶活性降低,加快凝血[3]。质子泵抑制剂为临床治疗本病的常见药,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对胃黏膜细胞壁分泌小管上H+-ATP进行抑制,对壁细胞内H+转入胃腔进行有效阻断,进而抑制或减少分泌胃酸。奥美拉唑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效果理想,可快速止血,促进溃疡面尽快愈合,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但奥美拉唑大剂量应用,可引发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容易降低患者依从性。

泮托拉唑为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呈弱碱性,其处于低pH值环境时,可高度离子化,其在强酸环境下可快速活化,对胃酸促分泌活性、胃蛋白酶进行有效抑制,加强对胃酸分泌的阻止,减少胃内胃酸量,创造少酸的环境,促使出血位置血小板聚集,有效发挥止血作用[4]。和奥美拉唑相比,其稳定性、耐受性更好,具有高选择性,产生抑酸作用后时间持久,可发挥抗溃疡作用,在3.5至7pH值环境下稳定性相对更高,具有较高生物利用度,为奥美拉唑的6至7倍左右。李少玉[5]研究表示,与奥美拉唑相比,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快速发挥止血效果,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胃内pH值。本次研究中,甲组治疗后,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效缩短,总有效率相比乙组相对更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提示泮托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效果理想,可抑制胃酸分泌,快速发挥止血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可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 16(9):1214-1216.

[2]杨晓霞. 奥曲肽配伍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98例[J]. 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9):1235-1236.

[3]王莉. 奥美拉唑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应用价值探讨[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 22(3):387-389.

[4]柴小萍, 何若琦, 梅立峰.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对照研究[J]. 药物评价研究, 2017, 40(2):237-240.

[5]李少玉, 王锦文. 国产与进口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与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5):110-111.

论文作者:李海飞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探讨泮托拉唑药物对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治疗价值论文_李海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