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原著的教室更美妙--以“夸父日”教学为例_夸父论文

走进原著的教室更美妙--以“夸父日”教学为例_夸父论文

走进原著 课堂更精彩——《夸父逐日》教学例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夸父逐日论文,原著论文,课堂论文,精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背景介绍

1.课标分析

根据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要强调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教学还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这篇文句浅显,内涵深刻的短文的教学中,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主性、探究性,让他们在理解内容、积累文言词语的同时,深入探究、领会短文的积极意义和情感倾向。

2.课文分析

在这篇神话故事中,夸父敢于与日竞跑,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的理想和愿望,最后虽然半途干渴而死,未能实现理想,但是却把手杖化为桃林,为后人造福,让人们不能不为他的崇高伟大而折服。

3.学情认识

课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文中除了个别文言词语需要着重强调外,内容比较简单,不会有大的阅读障碍。但是,关于短文中人物形象和主题意义,历来就有多种理解,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讨论,以深入理解古代神话的积极意义。

4.问题的提出

中国古代神话十分丰富,但散见于历代经史子集、笔记、类书等古籍中,且零碎而庞杂,历史化、藻饰化严重。袁珂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把中国汉民族片断的古神话资料熔铸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神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女娲造人》和七年级下册的《夸父逐日》在《山海经》中均有记载,袁珂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对两则故事都有大胆地想象和贴切地描述。于是我便设想,能否以《山海经》和《中国古代神话》作为解读神话的有力工具,让学生走进原著,感悟神话的魅力。

二、具体做法

(一)通过比较,让学生选择阅读原著的方式

向学生推荐《山海经》和《中国古代神话》两书后,我播放了一段夸父逐日的视频。学生开始时兴奋异常,可在夸父倒下的那一刻,很多学生唏嘘不已,问及观感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喜欢,因为看到的这个人物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整个故事的浪漫色彩没有体现出来。

而后,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学生很快读懂了原文。问及读后感,学生高呼不过瘾。难道夸父形象仅只如此?干巴巴的文字似乎也难体现出任何浪漫的成分来。我趁机提问:你们想让夸父的形象丰满起来吗?你们想让这个神话和你读到的《女娲造人》一样浪漫吗?那么,我们就一同走进原著,让关于夸父的神话浪漫起来。

的确,著名历史文化学者熊铁基在题为《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的讲演中,呼吁人们在读“心得”的同时要注意读经典原著。他认为,“最好是听《论语》心得的同时也去读《论语》”。“《老子》只有五千多字,一个晚上就能读完。《论语》有两万多字,《庄子》有八万多字,看完之后,再去听讲座没有什么害处。虽然有些地方不一定能懂,但至少你可以通过阅读,得到自己的体会。老子是倡导顺其自然的,今天无论怎样讲他,都不如看他的书自己去联想,自己去发挥。”因为,阅读原著的过程就是走进优秀文化的内域去领略魅力的过程。

(二)从原著中来,教师做好表率

心理学家加涅认为,纯粹用语言来表述一个目标不如教师提供一个达标的范型,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目标的了解。在我们向学生交代某课的目标时,很难说他们不会对自己学习的课题产生另一些设想,而我们通常也正希望学生发展到能自己考虑这些目标,学会自己教自己。但是达到这种境界恰恰需要教师在保证完成前一目标时,对学生可能会考虑到的另一个目标做出及时的反应。我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向学生展示我在原著中收集到的资料:

①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

②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其上有玄(玄:黑色的。)鸟、玄蛇、玄狗、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丘:大。)之民。(《山海经·海内经》)

为了增加神话的浪漫色彩,我还从《楚辞·招魂》中选取了一段:

③君无下此幽都些。(幽都:神话中地下鬼神统治的地方。阴间不见天日,因此称幽都。)土伯九约(土伯:地下王国的神灵。约:弯曲。一说,尾也。一说,肚下肉块),其角觺觺[觺(yí)觺:尖利貌。锐利的样子。]些。敦脄[敦:厚。脄(méi):背上的肉。疑为神怪名。下文说“皆此甘人”正指土伯和敦脄,所以用“皆”字]血拇(血拇,染有鲜血的指爪。),逐人駓駓[駓(pī)駓:野兽跑得很快的样子。]些。参(参:同“三”。)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楚辞·招魂》)

其次,把材料和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整合融入想象,参考袁珂《中国古代神话》有感情地讲神话故事——

这个夸父族,是大神后土的子孙。后土,是幽冥界的统治者。幽都在北海,里面有黑鸟、黑蛇、黑豹、黑虎和长着毛蓬蓬尾巴的黑狐。又有一座大黑山,山上来来往往的都是些黑巨人。这是一个黑色的国度。看守幽都城门的是巨人土伯。他长着老虎的头,额上有三只眼睛,身躯像牛一样。他嘶哑地叫着,摇晃着一对明晃晃的坚利的角,张开了涂满血污的肥大的手指,逐赶着幽都里的那些嚎叫、奔跑、躲避的可怜的鬼魂……

(三)到原著中去,学生具体实施

第一,在原著中获取资料。

翻看目录,学生很快找到了《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选文甲)

为确保迁移的发生,加涅建议最好是给学生提出一些新的任务,这些任务往往要求学生将已得的技能用于同学习时完全不同的情境。七年级的学生无论是从相关内容的搜集整理还是对所搜集材料的处理上都会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指导学生阅读了《列子·汤问第五》——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选文乙)

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了起来,阅读就自然而然进入状态。

第二,小组合作,整合资料。

我将学生获取的材料、题目、方式、目标明确地分到每个小组,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很快就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了选文甲与课文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选文甲:夸父的所在地、夸父的特征、夸父的祖先、对夸父逐日的态度、死的地方不同、未写其杖化为邓林。

选文乙:对夸父逐日的态度、对夸父死后的描写、对邓林的描写。

第三,选派代表,讲浪漫的神话。

加涅认为,通过提出再认或回忆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先前获得的能力。在这个设计中,这些问题不仅使学生学过的规则得以回忆,而且也在明显地引出一条学习的路子,它将学生先前获得的知识提取出来,以便成为新规则中的构成成分。在《夸父逐日》的教学中,对原著之间的求同存异和补充,是教师和学生各自突破的亮点。

第四,课后反馈,写出浪漫的神话。

课后反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零碎知识加以整理,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在《夸父逐日》一课的反馈中我欣喜地看到学生已将课内知识、课外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融为一体——

太阳照例每天东升西落,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一个巨人在注视着他。那个人便是幽冥界统治者后土的孙子,名叫夸父。他皮肤黝黑,身材高大。他把两条黄蛇当耳环,手里也把玩两条黄蛇。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追太阳,于是便提起木杖向这太阳的方向跑去。追至虞渊,太阳一滚,直趋而下。这个时候,夸父的眼前是一团极大极亮的火球。他兴奋地张开双臂,扑了过去……

可就在步入太阳的刹那,他突然间焦渴难熬。回头一望,黄河水滔滔东去,他等不及了,返身狂奔,一口气喝干了黄河的水。可那焦渴仍是那样凶猛,他挣扎着向北方的大泽走去,可半路上就踉踉跄跄地倒下,在倒地的瞬间,他奋力将手杖抛向空中。过了很久,手杖才落下来,他尸体腐烂的肥肉浸泡到的地方,长出了一片绵延千里的桃林。(陕西师大附中初2009届9班陈明环)

三、我的启示

1.在课改中,教师必须要有新观念。

按照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更加明确了: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恢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倡导和形成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发布权威结论或答案的角色,“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力争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亲切感。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中,我努力去体现这种新思想、新理念,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先有创新精神。

特别是对于传统篇目,如果教师只满足于自己过去怎么教,看看别人怎样讲,那是不可能创新的。很难想象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3.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抓住要害设计问题,以“疑”来挑起学生怀疑的兴趣。

用有鼓动性的语言来引导并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走进原著,语言承载着神话的浪漫与神奇,浸入每个学生的心房,学生的想象成为源头活水,清灵而富有生气。

总之,对《夸父逐日》一文的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带给我了无尽的快乐与享受,或许让学生真正走进原著并非易事,但我做到了。

标签:;  ;  ;  ;  ;  ;  

走进原著的教室更美妙--以“夸父日”教学为例_夸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