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论文_宿相国,,,,,,,,,,

浅谈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论文_宿相国,,,,,,,,,,

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3

摘要:当前,我国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突飞猛进,水产经济迅速发展,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有效提升。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传统的粗放养殖模式已无法满足新的市场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水产养殖户应立足于市场要求,科学选择苗种及饲料,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养殖产量,实现水产养殖的转型升级。本文主要针对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概念及其合理化应用进行论述,希望对指导养殖户的养殖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应用;推广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的影响,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而水产生态养殖正是符合这种发展理念。在促进环境发展的同时还不会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做了一定的探索。

1、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主要指经由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方式,为水产品建立起更为优良的生长发育环境,以达到促进其更好的生长发育,大幅度降低出现各种病害可能性的一种创新方式,确保其应用高效性,对推进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存在积极意义。

2、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问题

2.1、养殖户科技意识薄弱

水产养殖作为渔业的形式之一,从事水产养殖的养殖户大多为文化水平有限,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科技意识淡薄。受文化程度和思想理念的局限性,养殖户往往不能认识到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在养殖中多靠经验,或者仅靠养殖户的交流或前人总结的只言片语等,造成养殖户接受能力不强,对新事物、新科技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出现抵制情绪,所以,水产养殖技术在养殖户中的推广难以展开。

2.2、水产养殖业技术有待创新

传统的养殖户,特别是沿海养殖户仍然保留着“靠海吃海”的观念,在进行鱼类捕捞和养殖时,没有重视海洋的承载能力,长时间的捕捞有可能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因此,要向水产养殖业者进行科学的水产养殖观念的介绍,以提升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并创新水产养殖技术,将传统的水产养殖技术中的糟粕去除,尝试将先进的渔业管理设备和养殖设备引入到养殖过程中,以保障水产养殖业的生产质量。

2.3、缺乏准确示范和正规销售渠道

水产养殖产业示范区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能够让养殖户更加直观地看到科学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带动养殖户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受我国海岸线较长的影响,水产养殖模式千差万别,严重缺乏成功的水产养殖示范区,因此,示范和带头作用发挥有限,养殖户在使用规范技术时也难免失去热情。不仅如此,规范的销售渠道的缺乏更影响着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业的核心环节就是通过销售来获取经济效益,如果没有规范的销售渠道,则极容易导致水产销售的失利,进而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这在无形中也阻碍了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

3、水产生态养殖的要点分析

3.1、选择优质饲料

饲料品质关系到水产品的养殖效益和养殖成败,同时,对水环境的生态循环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养殖户要综合兼顾养殖效益和饲料的绿色安全。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注意将优质饲料与科学投喂技术有机结合。这样,在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同时,还有效促进了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鱼类养殖投喂举例说来,养殖人员首先要熟练掌握基本的投喂标准:春季可投放一定量的精饲料;初夏,每天的投喂量要控制在鱼体总重的1%~2%;盛夏,每天投喂量要适当增加,控制在鱼体总重的3%~4%;秋季,每天投喂量比上个时节适度酌减,约占鱼体总重的2%~3%;冬季天气晴朗时,可选择进行少量投喂。总之,科学投喂要求养殖人员区分不同种类,准确把握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投喂原则和投喂方式。

3.2、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开展综合种养模式应本着“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原则,以粮为主,田间工程不得破坏稻田的耕作层,工程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为了更好促进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在养殖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管理和科学施肥,禁止使用高浓度、高残留的农药化肥,最好采用生物防控技术,肥水主要补充氮磷肥,最好施用农家肥、有机肥和微生态制剂。另外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需要做好稻田的清淤消毒工作。在清淤和消毒过程中,需要根据养殖对象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消毒,不能使用同样的消毒液对于不同类型的养殖对象进行消毒,否则将会破坏养殖环境的生态系统。在冬季,有必要加强稻田的疏浚和干燥,通过使用石灰水进行消毒,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第二,注重稻田的改造工作,为了提高产量,最好开挖圆形沟槽或沟池,加固抬高四周田埂;以此实现保水、防止干旱等天气、确保水产品生存安全和防止水产品外逃等效果。第三,要进行科学的管理,适时选择优良的搭配品种,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做好日常的饲养和管理工作。

3.3、增加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投入

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更深层次的推广,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财政支持来增加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的经费投入,各地政府也要根据各地水产养殖业的不同的具体发展情况来科学分配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要保证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有充分的资金支持,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让水产养殖业以及相关产业不断的更新技术从而实现持续发展。基层水产推广部门也要对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做全面调查,进而在做财政预算时作出合理的资金安排,并且要拓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的筹集渠道,并确保推广资金能够得到灵活合理的运用,只有如此才能让技术推广工作不受资金问题的阻碍,从而实现水产养殖技术更好的推广。

3.4、共生原则

共生,主要指水产品及水生植物共生。在进行淡水水产养殖疾病防控工作中,有效遵循共生原则的具体原因为: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间通常存在相互依赖,共同生存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满足自然生态环境需求,养殖人员理应积极应用共生的方式,促使所养殖水产品的疾病抵抗能力提升,并建立起优良的管理系统,提升各环节水产品疾病防控工作的效果。一般来讲,导致水产品患病的原因为细菌感染,这里的细菌主要指经由粪便或者食物残渣中滋生的物质,可被自然界中某些植物吸收和分解,促使水产品和水生植物共同生长,可有效降低各种细菌对水产品的不良影响,减少其出现各种疾病的可能性。此外,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有助于提升水体含氧量,进而为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足量的氧气,对促进其生长发育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结束语

水产生态养殖是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绿色、循环、可持续的角度出发,通过强化养殖过程管控,进而提升水产品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养殖户要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科学用药,推广应用生态养殖技术、设备,不断改善水质、优化水环境,达到绿色健康养殖水产品的目标,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水产行业大咖全面解读水产养殖发展动向、前沿技术[J].水产养殖,2019,40(06):36.

[2] 侯永红.信息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5):51-52.

[3] 田雨.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5):166+179.

[4] 柳云华.试分析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175.

[5] 孟令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179.

论文作者:宿相国,,,,,,,,,,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浅谈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论文_宿相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