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村镇土地管理中做好耕地保护论文

如何在村镇土地管理中做好耕地保护论文

如何在村镇土地管理中做好耕地保护

罗洪

(洪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湖北洪湖 433200)

摘 要: 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目标不断推进,村镇土地管理工作目标日渐清晰。由于村镇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但是在城镇化建设阶段因为各项建设所需的耕地面积逐渐增加,就会出现一些社会化矛盾问题。探索城镇化建设发展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村镇土地管理中实现耕地保护,切实维护村镇居民的个人利益是本文主要分析的方向。

关键词: 村镇土地管理;耕地保护;实践研究

0 引言

我国走进一个现代化、科技化的发展阶段,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在技术支持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镇居民作为社会发展过渡阶段的重要群体构成,生活水平提升也有了各自的全新追求目标。将村镇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是维护村镇居民经济利益的必要措施,还是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情况,提升社会和谐稳定性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举措。而现阶段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地方耕地保护机制未能完善建立,且执法机构、管理部门工作效力有限,导致法律的权威性受到很大影响。村镇耕地保护工作要想达成目标要求,必须要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指导,给村镇居民提供实惠,提升城镇化发展速率。

1 现阶段的村镇耕地保护实际情况分析

1.1 建设用地耗损严重

村镇土地管理阶段,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其中无法避免的就是建设用地的浪费情况。由于村镇地区原有的土地资源未能优化应用,且向上级审批进行耕地建设常常会面临审批通过的项目多,但真正落到实处的项目建设较少。后续考虑到村镇地区经济长远发展需求,建设用地规划到位并不表示后续的应用也会跟进,这是导致耕地管理困难的构成因素。

1.2 耕地管理不为科学

在村镇地区规划建设期间,选择用地面积、位置以及申请、审批的全过程中常常会存在管理不为科学的现象。另一方面村镇地区获得的国家相关土地整理、开发建设、耕地保护的资金应用,由于没有监督与引导的部门,则出现资金应用效果不佳,或资金按层级下发到手所剩无几。由于经费是用于各个部门的规划管理工作,所以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对等,也会导致资金应用合力不足。

1.3 耕地规划设计滞后

村镇地区在规划设计阶段不能一味的沿用城市规划管理体系,而是要经过改良以及因地制宜之后,突出村镇地区建设发展的特色性。显然在当前进行村镇土地规划设计期间,不少地区出现了规划设计理念的分层,只想将村镇设立成一个微缩的城市,而忽视了城市建设配套设置的需求,村镇地区很难满足。由此一来在耕地规划设计阶段,既不能突出村镇地区的自身特色,还会出现对村镇居民经济利益的“迫害”,随意占用耕地后其价值作用不大。

跨境人民币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建成了以云南为枢纽,辐射东南亚、南亚,延伸至欧洲、美洲、大洋洲及非洲的跨境人民币清算、结算网络,促进了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与境外8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结算渠道,其中涉及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达34个,境外银行在云南省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87户,境外机构在全省银行开立非居民人民币账户1759户。

1.4 耕地质量不能保障

我咕咚咕咚一仰脖喝完了那碗开水。我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我久呆。我想,小六子的爹一定是把命丢在西山了。难怪在我没来的时候,就有人称西山为鬼门关呢。

1.5 村镇宅基地建设审批

村镇地区考虑建设宅基地,也需要经过流程引导向上级进行审批。经过调查研究表明,不少村镇地区的宅基地建设讲究新基地规划建设,而忽视旧基地的重建。最直观的问题是摒弃原有旧基地的配套体系的优势条件,也就是说相应的医疗、教育、文化部门基本上围绕在旧有宅基地周围。而新建宅基地能够避免拆建出现的小部分群众纠纷问题,但从大方向上看,由于城镇体系盲目扩张,在一些耕地上建设住房,一段时间之后有关管理部门未能做好新基地的规划建设,新的宅基地就会面临交通、生活配套等一系列的问题,这部分耕地不可能复耕,则耕地保护工作的整体效果并不乐观。

现阶段的村镇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还会存在人口流失的现象。由此看来从事农业劳动的居民逐渐减少,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对粮食、农副产品的需求量较大,由此我国每年进口或国外购置耕地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如果选择在村镇地区开垦土地,进行粮食种植会给环境生态带来巨大的压力。

村镇土地规划工作开展阶段,首先要控制土地的利用规模,其次就是对当地的农户生产条件、农业整体情况、农业经济发展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将因地制宜的土地规划工作落实到位,协调土地利用于农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针对一些环境条件有限的地区,需要尽可能地避免农用耕地占用,丘陵、山区本身就属于可利用的有限土地资源,为避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还需要引导农业用户在非耕地区域做好建设用地的开发。此时政府协调各个管理部门对相应的启动项目、资金条件、建设收益等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对价值性的建设用地开发。针对建设用地周围的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电力工程、通信网络的建设,选择非耕地区域的空旷场所,能够大大提升农耕地的保护效果。

2 做好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工作的相关举措

2.1 重视村镇土地规划工作

其中, ΔS为网格单元的面积, ΔΩ为网格单元对球心的立体角, θ为纬度角, 在0到π/2之间; φ为经度角, 在0到2π之间. Δθ为纬度角方向的间距, Δφ为经度角方向的间距, 都为定常值.

2.2 做好群众耕地保护意识宣传教育工作

村镇地区的主要人员是农业用户,所以其综合素养情况,对耕地保护有重要影响意义。需要积极整合各个行业、部门的优势资源,将农业服务工作落实到位,则耕地的利用效率就会进一步提升,惠及地方群众。村镇地区的政府以及管理部门,要将荒山、荒地、林地等非耕地建设与改造工作落实到位。倡导农民不随意占用耕地,将耕地区域的农业生产劳动落实到位。从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层面上看,管理部门要突显自己的职能,将传统农业模式所遗留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到位,在落实耕地保护工作期间,避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作用。

2.3 建立村镇土地利用机制

村镇耕地面积有限,要确保耕地科学、合理的应用,要将国土资源以及建设规划工作落实到位,农业、林业、水电、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协调性开展。在进行村镇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期间,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与管理工作人员,要将村镇土地管理、规划工作进一步研究,由此能够给村镇土地管理提供相应的指导条件。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自然环境特点有明显的差异性,需要做好土地资源的划分,诸如山区、盆地、高原地区的土地保护与治理需要做好工作重点的划分。通过应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土地资源能够获得分类指导,还能响应地方政策。群众在整个过程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紧密联系群众贯彻落实各项工作要求。

2.4 土地利用开发的市场机制建设

在进行村镇土地管理期间,确保法律法规完善各项工作才能秩序性推进。而土地制度改进创新之后,结合市场要求的土地开发工作也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土地利用以及耕地保护期间,政府部门管理土地需要将招投标等规范化的供地方式利用起来。不同地区土地估价与土地交易工作落实到位,土地登记工作能够在相应的机构中开展。此时经过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整体的规划管理科学性与规范性就能进一步提升,还能有效净化土地市场环境,避免一些非法交易活动的产生。政府部门要将土地交易机制构建起来,做好土地信息发布以及相应的管理平台建设,确保交易审查工作能够细致化、精准化的推进,给当地的农业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则以市场为基本导向的土地利用开发工作就会更加合理,是确保土地利用合理有效,且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到位的基本途径。

3 结束语

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村镇土地管理工作,围绕城镇化建设目标有序开展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必然的,同时还需要将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了解村镇土地资源实际情况,做好各个阶段的土地管理规划指导工作。做好耕地保护工作能够给土地管理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基础条件,要在村镇土地管理工作中,将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到位,将村镇土地利用机制构建起来,做好科学规划引导,有效维护村镇地区农业用户的经济利益。经过全方位的宣传以及规划管理引导,农业用户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以及耕地保护意识,在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引导之下,农村地区的发展进步由此得到保障,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村镇地区的建设发展目标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刘 涛.村镇土地管理中耕地保护的作用[J].低碳世界,2017(21).

[2]陈 萍.耕地保护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6(12).

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44(2019)35-0022-02

收稿日期: 2019-08-14

作者简介: 罗洪(1985-),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土地管理工作。

标签:;  ;  ;  ;  

如何在村镇土地管理中做好耕地保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