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剖析论文_魏青山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剖析论文_魏青山

湖北省嘉鱼县高铁中学 4372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在过去的短短25年里,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然而,就是在教育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师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并不乐观,隐患尚存,令人堪忧。常言说:“多才缺德的老师,比无才有德的教师更可怕。”个别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仅缺少科学世界观的引领,还缺乏师德的内涵,他们缺乏对教育对自身角色的深刻认识,不少教师没有工作激情和竞争的动力,只把教书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教师队伍的老年化也日渐严重,这种老年化不适合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工作。而新进编的老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工作的不稳定,让部分教师无法安心于教学工作,难免顾此失彼。而课程改革说时重要,干时次要,忙时不要,不主动感悟,坚持穿新鞋走老路。由于中老年教师学习培训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短缺,不能满足教师成长培训的需要,而有些培训过于形式化,没有新意。由于新的教学方式方法非常缺失,所以教学起来有些力不从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学信息化设备使用效率低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使教育的观念、手段、方法和模式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农村教师要进行教学信息化的各项培训。农村中小学有了自己的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这对农村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在多媒体教学活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有的教师只懂一些基本的操作简单化地查找或下载一些教学资料。但是他们缺少专家的指导,对于课件的个性和制作等技能掌握不够。加之中老年教师偏多,学习起来动力缺乏,因而在课堂教学之中无法给予学生新颖、生动的教学展示。

三、学生生源日渐减少

在城市建设日趋完善,城市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农村只能处于依附的劣势地位。“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疾呼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当前农村社会的现状。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教育价值趋向于“城市化”和“应试化”,对于大多数农村孩子和家长来说,教育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一些学生在感觉自己开学无望时, 便早早选择了放弃学业,进城务工。而一些家长们逐渐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好学生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学校班级人数急剧下降,班级之间没有竞争意识,学生之间没有可比性,学生家长有的对学校对教师都很麻木,有的教师家访时,走进学生家门口时,见到的是家长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打牌或闲聊,对于教师的到来十分怠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没有一种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的态度,有的家长甚至对老师不礼貌。农村社会已沦为经济和文化的沙漠。教育的萧条景象令人心寒。农村学校班级之间没有竞争意识,学生之间没有可比性,这也让老师们十分困惑和头痛。

四、教师管理体制问题急于解决

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的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教育行政机关对教师的管理要加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和模式等。要下放权力给学校领导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教育局不但要管好学校领导,更要加强对老师日常工作的督查,要做好督查档案并严格执行。要在待遇上吸引优秀老师,感情上凝聚优秀老师,事业上激励优秀教师,在住房、职称、评聘、评先选模等方面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从而让农村中小学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参与管理,参与决策,从而生成强大的工作向心力。希望职能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促进学校管理专业化,让农村教育管理更科学化、人性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人才的时代。而我们泱泱大国要成为教育强国,要从农村教育抓起,重视农村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无疑是适合学生生活和发展的教育,才称得上最好的教育。农村教育需要各级部门共同思考和努力抓紧。教育是伟大的、神圣的。教育的艰难也在此。

论文作者:魏青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  ;  ;  ;  ;  ;  ;  ;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剖析论文_魏青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