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胡英娜

攸县人民医院儿一科 湖南攸县 412300

【摘 要】目的:探究将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应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8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匹多莫德和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预后恢复。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5.56%),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71.11%),两组患儿治疗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应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应用时能够控制患者的病症发展,康复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匹多莫德;匹多莫德;单磷酸阿糖腺苷;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小儿疾病,多发于夏秋两季,这种病症流行性和散发性较为明显,患儿在患病后病程进展往往较快,并且起病急促[1]。这种病症是由于克萨奇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通常以抗病毒和退热为主要的治疗目标,但多数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病症状况依旧难以痊愈,并且这种病症的复发率较高,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身体状况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2]。所以本次研究中探究将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应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预后影响,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8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纳入90例患儿。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为3-1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4±1.4)岁,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31例;实验组中患者年龄为2-1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1±1.1)岁,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37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甲状腺疾病;排除患有其他全身血液性疾病。

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10-15mg,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用药,将匹多莫德注射混合入0.9%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用药1次。

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取用5-10mg单磷酸阿糖腺苷,添加至0.9%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用药,每日用药一次。患者在治疗期间,同时口服400mg匹多莫德进行治疗,每日用药2次。

1.3 评价标准

显效:患儿在治疗完成后,体温恢复正常,并且口腔黏膜疱疹溃疡完全消失,未见复发状况;有效:患儿在治疗完成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口腔黏膜疱疹溃疡未见完全消失,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无效:在治疗完成后,患儿体温未见恢复正常,口腔黏膜疱疹未见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在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时采用率(%)的形式表达,;而在治疗期间,患者的各项数据资料则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数据对治疗结果进行诊断,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5.56%),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71.11%),两组患儿治疗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小儿急性感染性病症,这种病症是在柯萨奇病毒影响下出现的一种传染性病症[3]。在患儿感染病毒后,患儿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影响,严重时会诱发患儿出现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4]。在目前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药物虽然在临床上获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对单纯性疱疹病毒的疗效尚不明确,并且这种药物会对患儿的消化以及血液系统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这种药物的应用效果值得商榷。

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嘧啶拮抗剂,能够直接作用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中,有效抑制病毒的生理活性,阻碍病毒的DNA合成;匹多莫德是一种免疫促进剂,这种药物能够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反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增强患儿体内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对于患儿的机体免疫力有良好的增强作用,从而起到抗病毒效果[5]。

综上所述,将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应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应用时能够控制患者的病症发展,康复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定国,黄振塔,叶纪拓,黄加云.单磷酸阿糖腺苷针结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前瞻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23(03):182-185.

[2]侯春.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01):100.

[3]陈静静.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02):132-133.

[4]崔风.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03):537.

[5]张艳丽,葛太岭,袁胜男.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01):138-139.

论文作者:胡英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胡英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