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堤防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_张佳龙

论堤防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_张佳龙

南通通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近些年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今人们在面对河流治理问题时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河道在设计治理的过程中实现传统的防洪减排功能,而且越来越注重营造河流流域内的生态及系统的构建,希望以河流为基础进行景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文章针论堤防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重点分析,希望可以为今后我国先进堤防的建设施工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堤防工程;生态环境

引言

堤防工程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我国各地对于河流水患的防控能力,但堤防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通常要在河流沿岸进行堤坝、水库等结构的修建,这虽然会提升人们对于水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效率,但对于流动的河流水系生态系统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堤防工程建设前就必须根据工程情况进行生态保护方面的设计,以此来提升堤防工程建设的生态价值。

1堤防工程简述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界是一种友善共存的相依关系,人类社会谋求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如果破坏自然则即使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当今时期,堤防工程是人类大规模兴建的水利工程中的一类,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堤防工程应从构建生态环境的角度加以设计施工,进而实现水利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以后,国家加强了对堤防工程的管理,通过研究并实施了相关规范用以指导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其中《堤防工程施工规范》与《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作为规范中较为突出的技术标准规范,其针对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堤防工程是一种有效的挡水建筑物,主要兴建在各类水域周边。堤防工程由来已久,在近现代以前久已经是人类用以有效防范洪水侵袭的基建工程之一,至今仍在防洪排涝领域被广泛运用,其对河流治理与防范暴雨侵袭的功能性现如今仍无可替代,因此是一种被普遍兴建的水利设施。

2堤防工程规划设计中对生态保护理念的融入策略

2.1堤防工程规划中进行生态保护的手段

我们在进行堤防工程建设的规划工作时,必须要依照我国当前的生态保护形势和水利工程建设规范来进行科学规划,我们首先要对堤防工程建设的需求和工程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要派出专人到堤防工程建设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要根据工程需求对当地河流水系情况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要通过对地方建设区域河流情况的掌握、河流区域上下游生态资源情况的了解、河流沿岸生态群落情况的认识来对河流提防建设的生态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再根据生态保护的需要对堤防工程建设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把生态保护作为堤防工程建设的红线,如堤防工程规划中发现会对河流生态资源与体系造成重大破坏,就必须改变工程建设的规划方案,以生态保护作为堤防工程建设的最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在具体设计与施工中对河流水系的生态资源保护足够重视,才能保证提防工程建设的生态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在堤防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保护

2.2.1堤防设计中生态保护策略

在进行堤防工程的具体设计工作时,设计工作人员要将工程的生态保护价值放在重要位置,尽最大努力保留提防建设地区河流水系本身的自然形态,要从多方位去综合思考与考量,在进行隐患河流修复设计工作时,不要一味进行河湾和急流等水体区域的修改,要尽量对其进行保留和恰到好处的修复,这对于即已形成的该区域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具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在进行堤防工程设计时要科学对待,必须根据防洪与生态保护的具体需求进行堤防工程各项参数与设计方案的考证,并要对堤防工程建设之间的距离进行科学设置,因此,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科学的进行堤型的选择,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保证植被有好的生长环境,让其能够健康的发展,保证河流的连通性,实现堤防工程建设地区生态保护。

2.2.2河流断面与护岸建设工程设计中的生态保护

在进行河流的断面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掌握好自然河道的特点,并结合其横纵断面的特点,要保护河岸的生物,植被,对断面进行科学的设计。在进行岸坡防护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依照新时期的发展要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对岸坡防护工程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和周围的自然景观融合到一起,提高堤防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面多样化护岸形式被破坏。如果设计的岸坡防护结构比较复杂,特殊,再设计的时候,就需要选择反滤性好,垫层结构的堆石,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材料成本的使用,不要使用过硬的不透水的材料,让周围的植物可以更好的生长,使堤防工程减少地区的鱼,昆虫,两栖动物都能够健康的生长,保证地区的生态平衡。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河流断面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合理的使用生态学和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对河道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3格宾石笼的结构设计

3.1坡式护岸设计

坡式护岸又被称为是平顺护岸,此类方式应用较为广泛,是直接在提岸或滩岸邻水坡面修建构筑物以此减少水流对河堤的冲刷侵蚀作用。坡式护岸对水流的影响作用较小,一般分为上部护坡和下部护脚。上部护坡通常采用网垫结构,并在网垫下铺设砂砾石垫层或和土工布,以减少水力对网垫下层土壤的冲刷,降低网垫的渗透破坏,网垫尺寸一般为厚0.3-0.5m、宽1m、长2-3m;下部护脚一般使用网箱结构,网箱厚为0.5-1m,且护脚埋置深度应综合考虑水流冲刷深度和冻土深度等因素[4]。

3.2坝式护岸设计

坝式护岸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修建丁坝或顺坝引导水流远离岸线,减少水力、风力对堤岸和提防的直接冲刷侵袭作用,它是以堤身和滩岸为依托的一种间断性重点防护性护岸形式,具有一定的调节控制水流的功能[5]。坝式护岸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丁坝、顺坝和丁坝顺坝相结合的勾头丁坝等,因根据不同的河道结构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应用。

3.3墙式护岸设计

墙式护岸一般适用于河道狭窄、防护区域重要、邻水侧无滩地且极易受水流冲刷、受地形或已有建筑物限制的河岸,墙式护岸受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故也被称为是重力式护岸[6]。格宾石笼墙式护坡根据河岸边坡形式可以分为岸面台阶式和岸背台阶式两种,其挡土墙结构一般采用0.5-1m厚的网箱叠加而成。当平行方向主动土压力网格增加时可明显降低挡土墙因剪力而产生的变形破坏,工程实际表明,在当挡土墙体较高时,墙式护岸的基础状态采用0.5m高的网箱其受力状态优于1m高的网箱。

结束语

总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堤防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很多方面,在进行堤防建设的时候,企业需要全面的意识到堤防工程坏话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对堤防工程规划设计进行不断地优化,使堤防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在保证了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地区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传兵.浅析河道堤防工程的生态治理[J].珠江水运,2016(16):54-55.

[2]袁伟,田华.堤防工程的生态设计方法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1):156.

[3]周秋实.刍议堤防工程生态化建设[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03):245-246.

[4]孙东亚,董哲仁.关于堤防工程规范中增加生态技术内容的建议[J].水利水电技术,2005(03):4-8.

[5]姜志强,孙树林.堤防工程生态固坡浅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12):2133-2136.

论文作者:张佳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论堤防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_张佳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