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阅读研究

创造阅读研究

胡珊[1]2008年在《国内外亲子阅读研究发展及其新思考》文中提出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人的阅读能力被视为重要的具有很高价值的能力。阅读是学习的基础,阅读是未来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条件。鉴于家庭教育中亲子阅读对儿童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有必要对国外亲子阅读的研究进行总结。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以后的亲子阅读研究将有很大借鉴意义。国内有关亲子阅读理论研究还远远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实践的需要出发,查阅了国内外有关亲子阅读研究的大量资料,就此问题提出了一点自己的认识。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亲子阅读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为国外亲子阅读研究概述;第叁部分为国内亲子阅读研究概述;第四部分对国内外亲子阅读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述评;第五部分主要针对我国亲子阅读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

吴建华, 李雪, 何秀玲[2]2018年在《国际国内阅读研究知识图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意义】阅读研究既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课题,也是认知科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内外阅读研究现状,有利于正确把握阅读研究全局,促进图书情报学阅读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方法/过程】按照国外阅读研究→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阅读研究→国内阅读研究→国内图书情报学阅读研究的思路,运用Cite Space系统深入分析SCIE、SSCI、A&HCI和CNKI收录的近10年阅读研究核心期刊文献。【结果/结论】阅读发展依然是阅读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新信息环境下出现的新阅读现象和阅读行为已成为阅读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图书情报领域的阅读研究显示度日益提高。

李会芳[3]2016年在《我国近十年关于早期阅读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学前教育学的深入发展,学者对于早期阅读的关注度日增,研究早期阅读的文献量不断增长。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早期阅读的文献进行了量化研究,进一步统计2005年至2015年间,早期阅读的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而深入分析问题,预测其发展趋势。利用中国知识资源系列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得到共计4686篇有关早期阅读相关文献,就文献量、机构、作者、项目资助的统计和分析,继而从中筛选出232篇核心期刊及231篇硕博士论文对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更为深层次的分析。结果发现,1、就文献量而言,十年间早期阅读的文献量呈递增趋势;2、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早期阅读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叁所高校;3、就内容来看,研究早期阅读对幼儿素质、能力的影响、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策略、家长陪伴或老师素质等对早期阅读教育影响这叁大主题的论文占据70%;4、就研究方法来看,由重理论分析逐渐转向重实证研究。综合来说,研究内容多元化且与时俱进,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证并举。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本研究认为机构之间对早期阅读研究深度的不平衡性有待于关注,呼吁对早期阅读进行更为长期的纵向研究,加强学前儿童科研队伍力量,积极申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使更多的研究资助投入到早期阅读研究中。

李桂华, 汪力[4]2017年在《国外阅读领域文献知识图谱分析》文中认为阅读领域研究成果是阅读推广活动科学、高效开展的重要知识基础。本研究收集国外阅读领域叁本重要期刊2006—2016年的文献数据,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从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的角度描述国外阅读领域的研究趋势,并分析和讨论阅读领域的图书馆学研究特点,以帮助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者掌握国外阅读领域研究状况,把握阅读领域研究特点,启发未来研究方向。

袁瑗, 刘宝根, 徐可莉[5]2017年在《近年来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的特点和趋势分析——基于2011~2015年学前教育主要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2011~2015年我国学前教育主要期刊所发表的146篇研究论文为分析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研究论文的主题、研究方法、作者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五年来,研究者对早期阅读研究持续关注;当前早期阅读研究以实践研究为主;幼儿园教师是早期阅读研究的主要力量。我国早期阅读研究主要存在主题过于集中,研究方法单一,研究不均衡性等问题。研究认为,未来早期阅读研究应强调对早期阅读多元主题的关注,提倡循证研究的研究范式,加强合作研究意识。

邬智, 孙侠, 施亚玲[6]2009年在《国内研究生阅读研究概况及思考》文中提出阐述了阅读和研究生阅读研究的重要意义,梳理了国内研究生阅读研究的概况及特点,并就如何加强研究生阅读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

周小林[7]2011年在《近十年来图书馆阅读研究的几个特点》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介绍了图书馆阅读研究的涵义和兴起,梳理了图书馆阅读研究的特点,认为近十年来,图书馆阅读研究的文章逐年增多,文化建设进程为图书馆阅读理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阅读指导、阅读教育、阅读推广、休闲阅读、阅读开发等主题集中度较高,阅读群体分层化研究趋势明显,阅读研究与文献学、心理学、医学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生了一些新的交叉研究领域。图书馆阅读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研究深度不够。实证研究缺乏恢弘之作,对实践指导作用有限。

孙蕊, 郑建明[8]2016年在《多学科视野下国外儿童阅读研究综述》文中提出[目的 /意义]通过对国外儿童阅读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为我国儿童阅读的研究与推广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搜集、整理国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领域对儿童阅读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各学科视野下儿童阅读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1儿童阅读在国外受到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图书馆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关注,且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2各学科在研究视角、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分野,但在研究取向、研究主题上也存在相互交融和借鉴之处。

李泽光[9]2001年在《创造阅读研究》文中提出阅读从它伴随文字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对阅读主体自身心理活动的依赖。传统的阅读着重对字词的认知、意义的理解,忽略了作为“主体”的读者的能动作用。阅读主体在观照读物,对其进行信息输入、加工、筛选、编码的同时,注入了自己的“思维流”,审视自身阅读过程,对“自我”进行觉察、评价和调节,从而获得认知重构,产生新的发现。这就是“创造阅读”。监控与思维贯穿了整个阅读过程,读者的“创造”既是过程,也是最后必然的结果。这就要求读者摒弃“被动接受”、“被动阅读”的旧习,对读物“主动”地加工、重构,体现出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创造。 本研究力图跳出传统阅读的篱绊,对于丰富阅读研究理论,解决阅读实践等问题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本研究剖析了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分析了传统阅读与创造阅读的差异,建构了创造阅读的理论基础,对创造阅读的含义、元认知在其中的作用、心理运行过程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创造阅读能力的构成及影响要素;特别是对创造阅读能力如预测能力、感知认读能力、思维能力、阅读监控能力等的培养训练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

李煜[10]2016年在《国内儿童阅读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文中提出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儿童阅读的研究由来已久。儿童阅读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不同学科间的发展轨迹、研究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梳理国内儿童阅读发展轨迹、明晰其核心团队和学术带头人,可为该领域当前和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选取1998-2015年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简称CSSCI)中以儿童阅读为主题的期刊论文,利用UCINET、Net Draw、Citespace等可视化分析工具,从时间分布、高频关键词共现、学科分布、核心期刊及核心作者、合作分析等多个维度揭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 国内外亲子阅读研究发展及其新思考[D]. 胡珊.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 国际国内阅读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吴建华, 李雪, 何秀玲. 情报科学. 2018

[3]. 我国近十年关于早期阅读的文献计量分析[D]. 李会芳. 天津师范大学. 2016

[4]. 国外阅读领域文献知识图谱分析[J]. 李桂华, 汪力.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7

[5]. 近年来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的特点和趋势分析——基于2011~2015年学前教育主要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J]. 袁瑗, 刘宝根, 徐可莉.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2017

[6]. 国内研究生阅读研究概况及思考[J]. 邬智, 孙侠, 施亚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7]. 近十年来图书馆阅读研究的几个特点[J]. 周小林. 图书与情报. 2011

[8]. 多学科视野下国外儿童阅读研究综述[J]. 孙蕊, 郑建明.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9]. 创造阅读研究[D]. 李泽光.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10]. 国内儿童阅读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J]. 李煜.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6

标签:;  ;  ;  ;  

创造阅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