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中西结合内科治疗方案优化论文_代瑶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中医医院 4233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中西结合内科治疗方案优化,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44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余44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接受西医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25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中有21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护理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肌无力绝对评分分别为(2.80±0.35)分、(4.31±0.72)分,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92.36±5.72)分、(74.21±5.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肌无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内科治疗;重症肌无力;中医;效果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骨骼肌疲劳无力,严重时会出现肌无力危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威胁。常规的西药治疗具有较多的局限性,存在较多的药物副反应[2]。本文对在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性分析来研究中西结合内科治疗的临床影响,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44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其余44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对照组44例患者中,包括了24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4~6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7.25±2.08)岁,发病时间在1-3年之间,发病时间均值为(1.22±0.18)年;观察组44例患者中,包括了26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5~6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7.36±2.12)岁,发病时间在1-3年之间,发病时间均值为(1.19±0.24)年。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对于成人静脉滴注甲基强地松龙(生产单位: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10098)治疗,每天的用药量为1000mg,三天后剂量减半;对于儿童给予患者口服溴吡斯的明片(生产单位:海南凯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143421),静脉滴注甲基强地松龙治疗,每天的用药量为120mg,三天后剂量减半, 给予患者口服泼尼松(生产单位:天津金汇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65933),用药量控制在1-2.5mg/kg范围内[1]。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药方为甘草5g,制何首乌、黄芪、枸杞子、菟丝子、白术各15g,当归、柴胡、升麻各10g,党参20g,水煎服,每天用药一剂量[4]。

1.3评价标准

①应用QOL-100量表 [2]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分值在0-100分之间,分值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高;②根据上睑疲劳、眼球水平活动受限、上肢下肢疲劳、上睑无力试验对两组脑卒中患者的肌无力症状进行评分,肌无力绝对评分分值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2]。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两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统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2.2对比两组的肌无力绝对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

治疗前,两组的临床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肌无力绝对评分相对较低、生存质量评分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二。

3讨论

重症肌无的发生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者的骨骼肌容易疲劳,在休息后疲劳感会减轻,劳动后会有强烈的疲劳感[1]。常规治疗方法为西医治疗,有效率低下,有较多的药物副反应,易复发。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但是只能在短期内发挥疗效,还需要配合进一步的免疫治疗。中医学认为,重症肌无力属于“痿证”的范畴,应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采用活血益气和健脾养肾的药方[3]。本研究中药配方中制何首乌能够补肾、益精、养血宁神,甘草可清热解毒,人参有着补脾益肺的作用,甘草可清肺气,白术、黄芪有着益气补中、利水消肿的功效,枸杞子、菟丝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当归、党参能够补血、活血,柴胡、升麻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诸药合用,可起到益气补血、温和健脾的效果[6]。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毒副作用小,诸药合用,有着平肝理气、滋阴补肾、疏通脉络的功效[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好,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肌无力绝对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肌无力绝对评分分别为92.36±5.72)分、(2.80±0.35)分,对照组分别为(74.21±5.32)分、(4.31±0.72)分,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肌无力改善情况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接受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以及肌无力症状均明显优于接受西医治疗组[2]。

综上所述,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肌无力症状,有着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宇.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脾胃虚损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2]李菲菲. 青蒿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免疫调节[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3]雷洪伟. 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总结[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

[4]史梦琦. 重症肌无力中医证候文献研究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评价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6.

[5]严晓艺.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现状及疗效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论文作者:代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重症肌无力中西结合内科治疗方案优化论文_代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