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转型与中部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深圳外溢经济的发展能力_经济转型论文

区域经济转型与中部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深圳外溢经济的发展能力_经济转型论文

中心城市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谈深圳市外溢型经济发展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由之路论文,深圳市论文,中心城市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外溢型经济是基于外溢效应理论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国内外经济学界对外溢型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论述较少,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定义是:外溢型经济是经济体之间在技术、成本等势能落差的作用下,处于优势地位的经济体通过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溢出知识、信息、资本等要素,获得经济收益并对外部经济体产生显著外溢效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外溢型经济不同于外向型经济,它具有开放、合作、互惠的特征,对相关行业、周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国外许多学者针对不同要素溢出效应的存在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如罗默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意识到知识具有外溢效应,知识生产部门通过外溢效应机制可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指出人力资本高的人对他周围的人会产生有利影响,提高了周围人的生产效率。MacDougall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把技术溢出效应视为FDI的一个重要现象。国内对外溢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在国外研究基础上的应用研究,韩燕在对FDI对东道国的外溢效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认为FDI技术外溢是跨国公司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载体,并认为FDI技术外溢能够对东道国产生正外溢的效应。惠宁对知识外溢进行了研究,周平、陈美兰等学者通过量化模型对人力资本外溢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基于SWOT的深圳市外溢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本溢出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国内主要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深圳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资金集聚和扩散地,发挥着重要的资本溢出功能。截至2010年6月底,深圳金融机构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交易系统流入资金8.21万亿元,流出资金7.08万亿元。2010年深交所新上市公司321家,位居全球第一,筹集资金4083.79亿元,位居全球第二。深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外溢中心。

2.产业外溢步伐不断加快

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市产业向外溢出步伐不断加快。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内地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深圳产业外溢逐步多元化。在国内方面,2006~2010年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在广东省内投资项目共39个,项目投资总额638亿元,投资地点涵盖全国大部分省际城市。在国外方面,2010年深圳经核准新设境外投资项目257个,经核准境外投资协议投资额88671.72万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71464.62万美元,海外并购项目30个,并购项目逐渐深入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研发领域。

3.技术外溢效应正在逐步增强

截止2010年,深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已达98.58万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44家,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超过3万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832.43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7%,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国排名第二。此外,在空间地理上,基本上形成了以深圳为技术研发中心——东莞、惠州为加工制造中心的产业布局,深圳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所发挥的外溢作用越来越显著。

(二)劣势分析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1980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3亿美元,FDI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对深圳的溢出,对推动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1991~1996年间最为明显,深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90年的3.9亿美元,增至1996年的20.51亿美元,年均增长40%。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深圳市进出口贸易增速逐步趋缓,对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之降低。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放缓,对深圳的外溢效应也逐步减弱。

(三)机遇分析

1.产业发展机遇

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跨国公司重新整合全球生产供应链、先进服务业跨境转移、国际人才流动加快、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都为深圳发展外溢型经济带来了难得机遇。低碳经济、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和新能源产业成为国际跨境投资新的重点领域,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成为跨国公司投资新兴产业研发、制造活动的重要地区。深圳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先导区和经济发展中心城市,拥有发展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产业基础,同时具有吸引国际投资的丰富经验,有成为国际新兴产业外溢技术、外溢资本重要承接区的条件和可能。

2.政策机遇

近年来,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为深圳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如《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及广东省“双转移”政策的推出,为深圳向外溢出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吸纳优质资源提供了更加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了深莞惠一体化和深港创新圈、金融合作区建设进程。此外,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再次授予深圳四项“先行先试”权,新的政策优势,为深圳设计、制定走外溢型发展道路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四)挑战分析

近几年来,涉华贸易救济案件及安全问题严重限制深圳产品出口与技术获取,阻碍外溢型经济发展。未来深圳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与增加出口方面,将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在国内区域经济方面,受行政区划与地方利益的影响,国内每个地区都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利益,产业同构、同质竞争、地方保护等问题严重阻碍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产业分工协作;同时,由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性的差异,也限制了区域间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此外,深化深港合作还存在体制障碍,两地不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阻碍了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教育合作的顺畅开展,严重影响了两地资源的共享和双方优势潜力的发挥。

三、相关措施及建议

(一)突破空间和资源瓶颈制约,增强承接外溢和辐射能力

随着深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性资源的紧约束、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社会发展模式的脆弱性、战略性空间的低效利用四大问题日益凸显。深圳要发展外溢经济,必须拥有自身作为“增长中心”的强大实力,强化极化效应,促使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快速在自己周围集中,才能引领外溢发展的格局。深圳外溢型经济发展应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围绕技术和知识密集化聚集,打造外溢发展新优势,努力打造高端制造业中心、全国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全球性物流枢纽中心及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抢占产业外溢发展制高点。

(二)壮大外溢型产业,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深圳已然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比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深圳市发展外溢型产业首先要将以发展成熟的、技术含量低的加工制造业或车间迁至原料、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而在深圳本市可设立相关总部,主要的任务是进行研发和创新,设立行业的公共技术平台,着力实施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同步策略;其次,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抛弃以往的“内部化”策略,采用“生产外包”、“服务外包”等“外部化”策略;第三,出台某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或建立大型的工业园区,保持这些产业上的优势和聚集。

(三)科学谋划外溢发展战略,通过区域经济创新提升深圳经济质量

深圳市发展外溢型经济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过程,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外溢型经济的重要意义,切实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技术和知识力量,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积累,高度重视打造支持知识创新机制。政府必须加快转变经济管理重心,从发展速度管理转向发展效益管理;促进经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职能分离,着力营造适宜经济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其次,发展外溢型经济国内尚无经验可循,必须充分借鉴外部经验,依据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创造“深圳质量”要求以及全球外溢型经济发展新特点,制订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应当健全外溢型经济统计和专项报告制度,对外溢型经济运行实行动态监测,根据经济运行需要,及时调整政策措施,避免因经济过度外溢出现产业“空心化”局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外溢效应不断增强。发展外溢型经济是中心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圳市外溢型经济发展要强化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服务能力、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快深莞惠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深圳作为首个提出外溢型经济发展的城市,因此要将其打造成外溢型经济创新发展的发源地,经济辐射的基点,全国市场的核心,形成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标签:;  ;  ;  ;  ;  ;  ;  ;  ;  

区域经济转型与中部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深圳外溢经济的发展能力_经济转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