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社区高血压非药物综合干预医疗管理成本及效果评价论文_施赛娟

施赛娟

(南京市建邺医院 江苏南京 210019)

【摘 要】目的:研究非药物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康复进程及医疗成本的影响,探究有效治疗、控制高血压并能降低医疗成本的方法。方法:在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36名作为研究对象,36个样本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例,针对对照组实施日常常规管理模式,针对干预组实施非药物综合干预。以血压水平和血压达标率为效果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后成本差异。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医疗成本发现,干预组医疗管理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综合干预能明显降低成本,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成本;评价

对高血压进行非药物综合干预,已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某社区从2013年以来开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结构化的、多方面的干预。效果比较好。在干预过程中,逐步摒弃单一的、只针对生活方式的干预,扩大到了对患者生活、工作多方面的干预,采取了结构化管理、专科护士教育、远程医疗系统干预、职能手机干预、同伴干预等方式。结果显示效果显著,患者康复快、病程稳定,同时也显示现有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医患双方的医疗成本。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首先收集某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然后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版)》所确定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后,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当中随机选取36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女性各18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8±8.5)岁;最后,在患者知情并获取其同意后,将3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资料,显示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18例患者实施普通常规管理;对干预组18例实施非药物综合干预措施,实施包括饮食、运动、平衡在内的一体化的管理,对患者强化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改善患者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督促患者加强运动,均衡饮食,以促进身体健康。管理期间,以患者血压控制和达标为效果指标,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kPa)和舒张压(DBP)<9OmmHg为血压达标。在达标这一基础上,对比分析。

1.3医疗成本核算

成本项目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成本、人员费用(劳务成本、医务人员团队随访成本、组织活动成本)、办公保障费用(维修费、水电费、材料购置费、设备购置费)等。其核算基于各组提供的数据。

1.4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采用SPSS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对结果的显著性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

2结果

2.1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各18名、共36名患者血压均有下降,比较而言,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价值(p<0.05),如表1。

3讨论

早在2013年,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5%,60岁及以上老人高血压患病率为66.9%。目前我国约有1.3亿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18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为35.7%。以社区为单位,对高血压进行管理和干预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而通过针对性的实施非药物综合干预,能够促使改善不良生活态度和方式,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饮食、运动等习惯,提高身体素质,进而达到降低、控制血压的目的。同时,该干预模式还能弥补其经费不足的问题,节约卫生成本,效果良好。

4.结论

本研究表明:非药物综合干预法对降低、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效果。而非药物综合干预这种管理模式的成本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秀娟.以中医体质辨识养生为特色的社区非药物干预对血压正常高值老年人群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2,07(04):345~347

[2]刘晓辉.社区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05):1226~1228.

[3]新华社.1.3亿人不知自己患高血压[N].南京日报,2013-05-10(A17)

论文作者:施赛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南京某社区高血压非药物综合干预医疗管理成本及效果评价论文_施赛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