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破伤风患者的临床护理论文_朱琴

急诊科破伤风患者的临床护理论文_朱琴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破伤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10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实现有效的一般护理和程序性疾病护理。结论本研究10例患者均能通过治疗,破伤风患者方案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科;破伤风;临床护理

一、破伤风的定义

破伤风是一种急性的、可能致命的疾病,其特征是伤口表面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和繁殖,以及释放引起系统性肌营养不良的神经毒素。破伤风是非传染性疾病,但由于破伤风细菌的普遍存在,无法治愈。尽管疫苗接种和早期接种是可以预防的,但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生命的疾病。

二、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0例破伤风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20 ~ 56岁,平均年龄36.23+ 15.43岁。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破伤风感染。

三、对于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流程

1.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室息

临床破伤风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或预防性气管切开术,不仅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还可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对症支持治疗。呼吸道管理在破伤风病人中尤为重要。只有管理好呼吸道,保持气道畅通才能有效预防窒息。除监测心电图24小时、连续中低流量吸氧外,定期检测动脉血气结果也不能忽略,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氧流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破伤风痉挛、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等由心室引起的并发症。因此,严格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2.抑制胃酸和肠内营养

由于肌肉痉挛甚至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发热等情况。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易出现氮平衡负、严重营养不良等情况使得破伤风患者闭牙,不能进食,胃肠道功能紊乱;因此,抑制胃酸,及早预防和纠正电解质失衡,积极营养支持治疗尤为重要。国内文献表明,肠内营养的综合成分和价格相对较低。此外,严重破伤风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有安全气囊保护,因此呕吐和误吸的风险较低。同时,使用输液泵控制肠内营养液的速度和冲洗鼻肠管,防止堵塞,这不仅可以避免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如腹泻,而且还有效地确保统一的营养液供应,所有导致破伤风患者的早期恢复。

3.特殊疾病的一级护理和环境重要性

加强气道湿化,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肺不张。其他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翻身预防褥疮等。破伤风患者应给予24小时心电图监测及氧吸入。无论肠内和肠外营养如何,应定期行中心静脉置管,并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适时口腔护理、胸部物理治疗、适时气管内吸痰等护理措施是控制长期使用肌肉松弛剂或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键。

四、对于破伤风的临床护理措施

1.清除传染源

除孕妇和新生儿外,所有破伤风患者均有明显的外伤史。由于伤口的愈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因此伤口的合理治疗极为重要。对于未愈合的伤口,在清创前需要积极镇静痉挛性李和适当的肌肉松弛剂支持,可能需要早期使用抗生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彻底清除各种坏死组织和残余异物,用肉眼可见新鲜肉芽组织,防止伤口处破伤风的繁殖。术中术后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暂时不建议缝合和敷料。每天进行清创消毒直至伤口完全愈合,必要时进行皮肤移植或二次缝合等手术治疗。封闭伤口应仔细检查是否有红肿、脓肿形成、异物残留等问题,如发现,应及时清创。对于破伤风患者,建议使用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在伤口周围局部治疗,以中和局部破伤风毒素不管伤口和伤口表面。

2.中和体内游离毒素

人类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已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近100年,在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生命被挽救。TAT是一种马血清产品,尽管注射入人体可作为抗体中和破伤风外毒素。然而,它也不同于人类蛋白,具有抗原性,可引发C8过敏反应。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发出用于临床的TIG,逐渐取代TAT。不同的医院和不同的医生注射不同数量。数量从1500到3000IU甚至更多。

3.药物的使用方式

尽管诸如TAT之类的药物可以预防和控制各种游离破伤风类毒素,但如果没有及时或充分使用,忠诚者的肌肉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因为尽管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清除并注射了TAT,破伤风SPP litotoxin继续侵蚀中枢神经系统,阻止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运动神经系统失控,使患者产生僵硬;此外,破伤风痉挛可直接阻断周围神经肌肉连接点,引起肌肉收缩。

因此,鞘内给药途径在许多研究中都进行了尝试,效果显著。理论上,一般认为在神经根周围的脑脊液中高浓度的TIG或TAT可以完全抵抗破伤风痉挛核蛋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侵袭。将破伤风患者肌内注射组与鞘内注射组进行比较。随后的分析也证实鞘内给药可以降低破伤风患者的死亡率。虽然药物鞘内给药有其优势,但目前肌内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产品还没有制备(防腐剂,易沉淀),也没有临床研究。

五、讨论

破伤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破伤风细菌进入人体,在环境中缺乏氧气进行繁殖,以及产生毒素导致痉挛特异性感染的发生。在潜伏期,一般约7天,也可在1天至数年之间。患者潜伏期越短,邻近患者预后越差。

由于破伤风的特点,将会有更多的临床症状,如全身无力、头晕和头痛,以及咀嚼的弱点和其他相关症状,肌肉和当地的病人也显示了疼痛等症状,反射亢进和紧张,这将导致极其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我院从患者的心理状态入手,在临床和高级专科护理、隔离措施、伤口治疗等方面对患者进行了相应的针对性治疗。该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结

及时预防是挽救破伤风患者生命的最好方法,给予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破伤风抗毒素注射预防有利于防止破伤风的发生。破伤风患者的及时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战胜该病的关键。随着医院内部对急诊医学的不断重视,很多医院在急诊科都有自己的重症监护病房,破伤风疾病不再是ICU医生的规范,而是属于急诊医生的范畴。

因此,不仅要加强对医学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范围,拓宽诊断思路,更要重视对外伤史的探究。破伤风患者应及早诊断和及时干预,并采用内外医学和外科方法,不断提高诊断和治疗破伤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春雷,陈丽芬,林碎钗,等.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破伤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814-1815.

[2]陈纯柳.力月西与地西泮治疗重型破伤风患者的效果比较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6):38-39.

[3]祝昭云,金宝莲.微量泵持续输入大剂量安定治疗重症破伤风的观察与护理[J].安徽医药,2008,12(2):191-192.

[4]陈艳,田茂清,何显芝,等.对1例破伤风抗毒素过敏患者使用抗毒素治疗的方法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45.

论文作者:朱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急诊科破伤风患者的临床护理论文_朱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