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支持下的川渝城市群发展研究_产业集聚论文

产业集聚支撑的川渝城市群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群论文,产业集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08)12-0102-04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个沿着点——线——面——带的路径逐步扩展的过程,相应地,人类经济活动的支撑空间也沿着农村居民点——城市——城市群逐步扩展,尤其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越来越呈现圈状或带状布局。在东部地区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已有相当发展,中部地区的武汉、中原、长株潭等城市群迅速成长,西部地区的川渝、关中、环北部湾等城市群亟需培育与整合的关键时期,作为有高效经济活动和巨大经济产出的城市群的培育和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一、城市群形成的物质基础及其成长机制

1.城市群形成的物质基础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可称之为城市群[1]。城市群经济形成的基础是产业群,城市群经济的主体空间依托是若干城市,串联城市群经济活动各个节点的流通道是网络,因此,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域产业群落、区际产业群落)、城市(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城市)、网络(铁路、公路、航道、航空、管道等有形通道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经验等无形经济网络)便构成了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最主要的物质基础。

2.城市群的成长机制

城市群的产业成长机制。产业是现代城市、城市群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产业成长是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核心支撑。在城市的产业成长过程中,首先是某些特色优势产业会在一定的区位点产生并得到发展,随着区位点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其内部规模经济效应使得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区位点的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相关产业也会获得发展并吸引关联产业逐步向该区位点集中,由此便形成了区位点上的产业集中;在产业集中产生的外部效应的作用下,进一步的产业聚集和发展会突破区位点的地域空间进而在区位面上进行布局,规模不断壮大的产业为了节省交易费用而进行有意识的、导向性的产业整合,形成具有强烈联系效应的产业链条,相关产业在区域内的聚集成长促使产业集群发展,此时,以产业集群为产业发展形态的区域产业群落便在区位面上形成;资本的趋利性使得区域产业群落的规模发展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求突破区域空间限制、在更大的跨区域空间上实现区际产业整合和区际产业集群,区际产业整合和区际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而引致区际产业群落在区位带上形成,从而不断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群的成长机制。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主体空间依托是若干城市,而城市发展的主体物质支撑是产业群的发展。首先是区域城市的成长,即某些特定优势产业在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作用下引致更多产业的集中,制造业以及人口的集中进而支撑起区域中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当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逐渐增加并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溢出效应和“冰山成本”的作用,某些产业会向城市以外迁移,导致新城市的形成。在产业向外转移的过程中,布局于不同城市的产业会形成层级结构——区域产业群落,在区域产业群落发展的支撑下,区域内城市也会形成层级结构,进而形成以某一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众多中小城市为外围的单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当单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扩展达到一定阈值时,其生产要素的配置就会突破本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地域空间,进而与它区域产业群落发生产业关联、进行要素交换和要素配置,跨区域的产业群落整合便促成了区际产业群落的形成与发展,在区际产业群落的支撑下,各中心——外围城市群落间也发生相应的整合与联动发展,进而形成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2,3]。

经济网络联动产业成长支撑城市发展机制。经济网络的成长是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群经济网络既包括有形的经济网络,也包括无形的经济网络。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有形经济网络流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城市群内自然资源、商品和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产业的联动发展,城市群内产业的高效关联发展必然会引致城市群落的关联发展;经济网络的另一内涵是以信息、技术、经验为内容的无形经济网络,城市群内无形经济网络通过电子商务、政务网上公开、连锁经营、跨地区资产重组等方式建立,对于促进资源流动组合与优化配置、推进要素市场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要素在产业之间和城市之间自由流动、充分竞争和有效配置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川渝城市群与产业群发展矛盾与冲突

1.川渝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脱节

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竞争力不强。2006年,重庆城镇人口比重46.7%,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比东部平均水平低13.1个百分点;四川省是34.3%,比全国平均低9.6个百分点,远远低于东部平均水平25.5个百分点①。显然,从城市化水平看,重庆和四川城市化水平总体较低。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发展质量的主要表征,2006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区域分布上依然不改“东强西弱”的总体格局,四川省和重庆市有9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进入200强,其中排名最靠前的成都市列32位,重庆市列48位,绵阳列74位,其他6个城市德阳、攀枝花、乐山、泸州、自贡、内江都排名100强以外,川渝城市综合竞争力总体不强[4]。

产业支撑能力较弱,产业集聚规模较小。从产业支撑来看,除了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较为明显以外,川渝其他大、中、小城市主要是以传统制造业为其支柱产业,且产业构成单一,一些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或即将面临资源枯竭后的产业空心化和产业转型等严重问题,产业发展缺乏特色。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群,川渝产业集群明显处于发展初期,且产业集聚不平衡,明显具有区域要素空间集聚的特征。产品质量和档次较低,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群发展面临提升产业集聚规模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困难。

忽视产业与城市化、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发展。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流动与转变过程,城市化率高,说明城市规模大,会为产业集群创造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群也会与产业集群形成良性互动。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川渝城市发展各自为政,产品同构现象明显,产业集聚下的经济发展明显不足,城市发展只注重自身引进企业的数量及外来投资额,却忽视了川渝产业网络的建立和集聚效益的增强,城市经济的强大如果没有产业集群的支撑,那将只是空话。同时,由于川渝城市竞争力相对较弱,也影响着城市群间的要素流动及辐射效应,进而对产业的集聚效应产生影响,产业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影响。

2.川渝城市群发展的脱节

城市群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也是人口和产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集聚。国外成熟城市群大多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卫星城市为依托,形成金字塔形的城市群内部比例结构(图1)。川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城市,以中小城市为主,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提供的资料,2006年,除重庆、成都两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超过200万,四川地区其他31个设市城市中没有100~200万人口的城市,有4个50~100万人口的城市,20~50万人口城市数为14个,20万以下人口城市数为13个,四川大城市发展严重不足造成城市体系结构的严重断层,城市群结构严重失衡。同时,产业作为支撑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川渝城市群城市内部、城市间产业发展缺乏网络关联,城市群发展进一步受阻。

图1 城市群发展金字塔示意图

由于政府有效规制的缺失和行政区划的割裂,川渝城市各单元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间都缺乏必然的联系,区域要素流动缺乏,没有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这从根本上造成川渝城市内部、城市间产业的封闭性、僵化性和离散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基本上按照“资源互补”或“产品互补”的原则来实行地域分工,这种垂直地域分工又阻断了城市间产业链的自然延伸,产品缺乏迂回的加工过程,无法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聚现象,也难以形成中心城市向周围地区扩散生产要素的传递网络。此外,川渝的诸多城市、尤其是资源型和装备制造型城市是国家在“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这些城市产业由于缺乏外溢性而与当地产业发展缺乏关联效应,一些大型军工企业的布局由于厂内社会经济设施的齐全配套俨然成为一块“飞地”又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缺乏关联效应。川渝城市群区域产业关联度的缺乏使得诸如重庆、成都特大城市自身的快速发展并未相应地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难以获得报酬递增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极其低下。

川渝城市群发展由于其大城市层级的短缺和产业关联的缺失,其城市未真正形成体系型、网络化城市结构,城市群发展不是网络化而是分散化、不是结构性而是非关联、不是有序性而是无序性、不是动态性而是静态性地作用于各自行政区划范围内,未形成产业关联下的城市群空间体系的网络结构,城市群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障碍。因此,川渝城市群的发展必须在尊重其历史和经济、社会、地理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适宜的发展道路。

三、产业集聚下川渝城市群建设重点

1.推进产业集聚和整合,发展重点产业集群

川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以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为轴线,包括成都市、重庆市及沿轴线各县市区。该区域地域相邻、文化相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补性很强,应加快产业集聚,推进科技与产业的整合、军事工业与国民经济体系的整合、跨行政区的整合,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成生产要素在重点行业或产业的集聚,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5]。川渝城市群建设要重点发展以下几大产业集群:①航空工业:整合132厂、611所、420厂和飞行学校等,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飞机设计、制造、维修、飞行教育培训的综合性飞机工业基地。②核电工业:发挥核工业一院、核动力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的科研优势,加强东方集团、德阳二重、宜宾812厂等企业在核电工业方面的分工合作,形成设计、制造、核燃料供应的全国三大核电工业基地之一。③新材料工业:整合晨光化工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一院、四川大学、攀钢、东方绝缘材料厂等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力量,形成有机硅、有机氟、高分子材料、纳米技术、钒钛、稀土等新材料产业基地。④电子信息产业:依靠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的力量,加强电子9所、10所、29所、24所、26所、30所、英特尔、迈普、长虹等企业的分工合作,生产通讯、光纤光缆、激光、光学制品、电子新产品、软件等,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心。⑤重型装备制造业:依托德阳二重、东方电气等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发挥长江港口优势,探索沿江再建总装基地,形成具有全国意义的重型装备制造基地。⑥汽车摩托车工业:以长安、建设、二重等为龙头,继续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积极与东部大型企业合作,巩固和发展成渝配套协作关系,做大做强以重庆为中心的汽车摩托车制造业基地。⑦化学工业:整合泸州、重庆等现有化工企业的力量,充分利用化工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把泸州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尿素、油脂化工、甲烷硝化棉等化工产品生产基地,把重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乙炔、甲醇、醋酸、合成氨等天然气化工产品生产基地。

2.建立产业集聚支撑的川渝城市群发展体系

川渝城市群是以重庆、成都两市为中心,包括四川省的成都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和重庆市的重庆都市圈,成都城市群包括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资阳市、眉山市,川南城市群包括乐山市、内江市、自贡市、泸州市、宜宾市,重庆都市圈包括重庆市区(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巴南区、渝北区)和渝西经济走廊(万盛区、双桥区、永川区、江津区、合川区、南川区、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壁山县、荣昌县、綦江县)等31个区市县(图2)。整个城市群幅员面积12.45万平方千米,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8653.49亿元,人口6542.59万人,幅员面积、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分别占四川和重庆总量的21.94%、71.34%、54.88%②,人口、城市、资源密度在西部绝无仅有。

川渝城市群的发展要求在明确各城市的产业定位的前提下,构建特色鲜明、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确定不同产业支撑下城市群的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其中,成都城市群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中医药及生物制药制造等产业集群,重点辐射遂宁、南充、雅安等区域,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川南城市群重点发展食品工业、化工工业、能源工业等产业集群;重庆都市圈以汽车摩托车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化学医药工业、机械制造业、重化工、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集群为发展重点,辐射长寿、涪陵、万州等区县,这三个区作为三大化工基地成为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图2 川渝城市群落及其产业集群发展示意图

注:图中实线连接的城市是城市群所包含的城市,虚线连接的城市是城市群重点辐射的区域或城市。

3.产业集聚支撑下川渝城市群建设的战略重点

首先,发挥政府正面导向作用。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川渝政府应打破行政分割,实行专业化协作,积极发挥其在提供公共设施、服务和制度环境、对外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作用。例如:为集群中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加大对产业集群有重大影响的公共物品的投资;在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牵线搭桥,构筑官产学研一体化的链条;政府牵头、公司建设工业园区,政府应在构建产业集群的总体框架下,有目标的选择具有产业带动优势和有关联效应的企业进入园区。同时,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引导区域产业整合。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时期,政府完全放弃产业整合是不现实的。所以,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政府介入产业整合不仅是具有理性的,而且是必要的和迫切的。通过政府宏观政策导向,营造川渝城市群产业整合的适宜环境。

其次,发挥产业集群的支撑作用。城市的基础是经济,必须有主导产业作支撑,并形成产业集群,川渝城市群才能发展起来。首先是便利的现代交通网络,为城市群的产业集聚和扩散提供重要条件。川渝两省市有成渝、达成、宝成、成昆、襄渝、川黔等铁路干线和较发达的高速公路网连通区内外,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通达国内外,长江航运水道直抵重庆,拥有较为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其次,从产业的角度看,成渝城市群具有全国独特的产业战略地位与竞争优势,产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要加快城市群内产业集群集聚功能的发挥。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十分迅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产业空间分布日趋集中,依托工业园区和众多城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块状产业分布格局。在搞好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拉长产业链条,走品牌战略和规模化经营道路,形成规模巨大的产业集群,提高城市群的功能集聚效应[6]。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经验,川渝城市群应加快推进园区经济一体化。如已建设的成都高新区,发挥其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优势,同时,对新进园区的企业明确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对于园区已有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网络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另一方面,针对现在工业园区内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现状,以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或鼓励其母体公司内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分离出来自办公司,从而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通过新公司衍生促进产业内部分工和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各工业园区应严格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优势,通过产业集聚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促进城市、城市群的发展。

产业集聚下的川渝城市群发展在明确各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需着力培育和发展各城市及区域间的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网络,充分发挥城市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尽快壮大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以便形成各具特色、各展所长、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川渝城市群体系框架,推进川渝城市群的快速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经过整理。其中东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直辖市。

②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2007)》和《重庆市统计年鉴(2007)》整理计算得出。

标签:;  ;  ;  ;  ;  ;  ;  ;  ;  ;  ;  ;  ;  ;  

产业集聚支持下的川渝城市群发展研究_产业集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