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妇女子宫脱垂疗效体会论文_周光跃

推拿治疗妇女子宫脱垂疗效体会论文_周光跃

(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附属按摩医院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随着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子宫脱垂,在适龄段妇女患者中,相对减少。其临床表现和症状,尚有一定存在。推拿是祖国医学绿色传统疗法,它遵循祖先舒经活络、活血化瘀的原则,通过诸多的灵巧手法,结合寻经选穴,以达到滋补肝肾、升提固脱之功效。使局部肌肉张力扩大、韧带弹性增强,致使脱出到阴道或阴道口外的宫体和宫颈,恢复正常解刨位置,达到推拿治疗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舒经活络、活血化瘀、灵巧手法、合理选穴、升提固脱、还纳复位。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连线以下,甚者,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的一种临床表现和症状。多发于35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在适合人群中,所占比例约1-4%。轻者影响工作、学习、生活,重者损害健康。患病原因有:肝肾亏虚、中气下陷、肾不纳精、气血失调或子宫各韧带松弛、盆底托力减小、多产、营养不良及体力劳动者。患者自感腰痛、腹胀、腹部下坠、坐起困难,走路下蹲时症状明显。临床表现尚有:阴道前、后壁脱出,膀胱、直肠、尿道、不同程度压迫。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可引起粘膜增厚、溃疡、糜烂、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经血过多、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把子宫脱垂,普遍分为三类标准及轻、中、重三度。笔者推拿仅适用前两者,重度者,交专业医生手术或其他对证方法治疗。划分具体内容如下:

1.轻度:指子宫颈口低于坐骨棘连线下,但未超过处女膜缘者。

2.中度:指子宫颈口,脱出阴道口外,宫体尚在阴道内者。

3.重度:子宫口及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者。

中医认为妇女子宫脱垂在临床辨证中可分虚、实两类。实证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虚证为肝肾亏损、气血虚弱。施术推拿手法时,应从脱垂的原因、性质、时间上辨别虚实、寒热。一般痛时拒按为实、喜按为虚;得热痛减为寒、得热痛拒为热;冷痛属寒、刺痛属热;绵绵浊痛为虚;时间长者为虚、时间短者为实。

一、病例资料

近40年来,笔者通过推拿疗法,治疗本病患者约400余人,效果满意。因专业所限,基础病例来源于:患者主诉、妇科医生检诊、B超检查、内窥镜报告等。通过住院、门诊病历选调列出下列病历资料:

患者总人数152例。其中未婚者9例、已婚者143例;35岁以下者6例、36-45岁者28例、46-55岁者49例、56-65岁者56例、66岁以上者13例。疗程最短者3次、最长者8周。在这152例患者中,总有效144例,占总人数的95%。痊愈104例,占总人数的68%;显著效果24例、占总人数的16%;有效16例、占总人数的11%;无效中断者8例、占总人数的5%。

二、疗效标准

笔者确定疗效标准的依据为:推拿前后的效果观察、患者主诉、妇科复查、B超检查、内窥镜检查,结合诊治后结果,定为以下标准。

(一)痊愈

经推拿治疗后,腹痛、下坠消失,脱垂的子宫颈和体复位,坐起自如,行走正常,定期随访无变化。

(二)显著效果

经推拿治疗后,上述症状消失,体力劳动、阴雨变天、心情不愉时,尚有症状表现,休息、天晴后消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有效

经推拿治疗后,上述症状大半消失,尚有部分残留后遗症,时轻时重,时有时无。

(四)无效

经推拿治疗后,上述症状无任何改变。

三、推拿方法

(一)治则

舒筋活络、活血化淤、滋补肝肾、升提固脱、还纳复位。

(二)手法

推、揉、压、拨、拿、震、颤、搓、抖等。

(三)选穴

肾俞、大肠俞、八僇、涌泉、公孙、关元、气海、天枢、大巨、血海、太冲、三阴交、阴陵泉等。

(四)推拿方法

患者俯卧,以腰骶部操作为主。

1.双掌分推腰部、单掌上行推骶骨八僇至腰骶部;2.双掌重叠揉腰及骶骨后部、拇指揉侧腰部和骶骨两外缘;3.肘压腰部、拇指交替压骶骨三线(中线及两侧线);4.拇指拨腰部两侧及骶骨后;5.点穴肾俞、大肠俞、八僇等;6.掌搓腰骶,发热后停留,使热入内;7.掌震腰骶部;8.掌搓、拍腰骶部。

患者仰卧,以腹部及下肢内侧手法操作为主。

1.双掌分推小腹、单掌上行推耻骨至脐平线(实证快速、大力,虚证缓速、减力);2.单掌环形揉小腹(实证离心,虚证向心);3.双拇指交替压小腹中线及两侧线、双拇指同压两髂骨内缘和耻骨联合上线(实证快压快放,虚证慢压缓放);4.拇指拨小腹子宫体表区、单掌扣脐揉小腹、双掌重叠隆状揉小腹(实证顺时针,虚证逆时针);5.单掌振颤小腹(实证快速,虚证反之)6.提宫法:双掌上行沿耻骨至脐平线区域,做符合推、压、颤手法,到小腹髂前上棘连线时,双掌根猛力向腹部后上方推送,连续做6次方可。7.揉点关元、气海、天枢、大巨等穴;8.掌搓小腹,发热为度,热需入内;9.掌或拇指推、揉、压下肢内侧脾、肝、肾三线、揉点血海、三阴交、公孙、太冲等穴、压放气冲穴、握拿足部、屈膝屈髋旋转拉伸下肢。

四、机理探讨

现代医学认为:妇女子宫脱垂,乃功能疾病。其原因有日久体虚、营养不良、生产损伤、体力劳动、韧带松弛、盆底托力减弱等。笔者首选俯卧腰骶部压、动法,可纠正腰及盆腔的力学平衡,保持各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巩固盆腔对子宫的基底作用。其次,施术仰卧腹部手法,可起到画龙点睛、柱顶千金的作用。在腹部子宫对应区,施术按、揉法可使其肌张力增强,柔性增大,血液循环加快,神经调节功能活跃。在子宫旁各韧带区施术拨、拿法,可使劳损的韧带缓解,纤维化消失,弹性增加,拉力增大。在盆底体表区施术振、颤法,可使底部肌群张力增高,浮力提升,腹部内外压力平衡,促使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维持子宫特有功能。在小腹部表面区施术搓、颤等法,可使腹壁肌群功能协调,促进无菌性炎症和炎性产物的吸收,使脱垂的子宫还纳复位,恢复其故有功能。

祖国医学认为:“妇女阴中有物下坠或挺出阴道口外者称之阴挺”。多因中气下陷、肝肾亏虚、病邪侵入、气滞血瘀而致。笔者在腰骶命门、肾俞、八僇一带,施术揉、压等法,可使腰及骨盆离位的筋归巢,错缝的骨复位,起到壮腰固肾之目的。在精有所藏、血有所化、气行通畅的前提下,胞宫得以滋养、濡润,维持其特有功能。

论文作者:周光跃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推拿治疗妇女子宫脱垂疗效体会论文_周光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