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检验常见的问题和改进及质量保证论文_高立峰

基层卫生院检验常见的问题和改进及质量保证论文_高立峰

(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检验科里仪器、标本采集常见的问题并有针对的性改进,保证检验质量。方法:分析解决检验仪器、标本采集常见的问题,注意事项,进行对比。结果:提出问题及其改进后,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1]。结论:对基层卫生院检验科里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质量控制的相关方法,对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的规范性有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检验质量;仪器、标本采集常见问题;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271-02

在基层卫生院在检验过程中,仪器设备和临床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是其中最常见出问题之处。如何保证检验质量将是非常重要,本文就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1.仪器常见的问题

1.1 常见的问题

1.1.1不清楚仪器的功能原理 由于没有深入了解仪器名称和功能原理及显示信号表示什么等情况,对于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试剂在同一实验项目更换过程中,并未根据试剂说明书上的要求对不同的参数进行改变,导致实验结果的系统性的误差频繁出现。?

1.1.2保养不力 因不定期保养仪器导致检验结果不准,仪器容易出现故障,降低了仪器的准确性。?

1.1.3操作使用技能不够 基层卫生院有限的条件,也不可能把培训员工作为经常性工作,这就导致员工对医疗仪器各部位的名称和原理的了解不够深入和系统。并且处于医疗实际的需要,要求仪器使用者必须把参数在临床试验中经常更换,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那些人为的误差问题。?

1.1.4缺乏检查的制度化 仪器设备的定期定时检查制度没有落实到位,也没有把故障及时排除或予以整修,这就造成不同程度地有机械内部零件老化和损耗出现,导致了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和精密度[2]。?

1.2 改进的方法?

(1)安排专人负责高档仪器,操作人员要相对固定。并要求每个操作人员对于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测定方式和方法要熟悉,并对各种信号显示的意义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要掌握好。?

(2)要持续使用仪器,基层卫生院由于标本量少,间断使用仪器而导致其疲劳,应该定时开机工作中使用,按照每日定时8~10h工作时间也不会有问题发生。?

(3)专业培训定期化,要对卫生院医疗人员定期开展培训,让他们把终身学习的意识树立起来,对自身的不足要不断总结,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活动,使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通过学习专业理论实现向专业技能的转化,达到在日常工作灵活运用的目的。还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善于总结,要参加和组织正规培训,还应该邀请相关专家和精于使用仪器的工程师到现场作指导,提高自身素质。?

(4)把仪器维护和记录工作做好,安排专人负责,检查要定期,故障也要及时排除。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从每台仪器的自身特点和故障情况等实际情况,把具体维修方案制定好,同时,要认真对照各种仪器的专业维修要求来严格落实措施,能使医疗机械在日常工作中的正常使用有可靠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如此,还要把"设备登记制度"制定并落实好,坚持机械的日常使用、质控,以及故障做记录制度化,促使维修时的难度减少和便利的增加。?

2.检验标本采集的常见问题

2.1 存在的问题

(1)运动和精神及药物因素:强烈的肌肉运动明显影响体内代谢,可加速机体有氧和无氧代谢,轻度活动可引起血糖升高,继之皮质醇及胰岛素上升,与肌肉有关的酶如CK、LD、AST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激烈运动或长时间持续运动后可使血中白细胞、尿素、肌酐及乳酯增高,碳酸氢根减少。很多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使某些检验结果增高或降低[3]。

(2)检验的项目不清楚,采血时间、影响的因素等不了解

(3)血液标本被稀释甚至溶血在患者正在输液的同一侧手臂上采集静脉血样本所造成。由于患者输液期间,其所输药物会和血管中的血液产生了融合,这一时间采集静脉血,就有血液不纯正问题来对实验效果造成影响。有的是因为结束采集静脉血之后,注射针头没有及时拔出,就直接注入试管中导致溶血显然影响准确性,如血K+测定,如标本溶血结果有可能是正常的20倍等等。

2.2 如何改进?

(1)采血前要询问患者有无剧烈运动,一般主张采血最好在患者休息30min后进行,以免引起检验结果异常,导致误诊误治。另外紧张、情绪激动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导致血常规、乳酸、激素、血糖等检验受影响在采样之前,暂停各种药物是为上策,如不可停用,则应了解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可能。如咖啡因可使血糖和胆固醇增高;病的某些药物可使甘油三酯和乳酸脱氢酶减低;维生素C可使乳酸脱氢酶减低;血和尿中的维生素C能影响测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口服避孕药可影响脂质代谢,可使转氨酶升高等。临床医师在选择与解释结果时,必须考虑药物的影响。

(2)根据检验项目,区分标本的类型。标本采集时间:血中不少物质有每日、每月的周期变化,最好在同一时间应该知道标本采集时间,才能对每次结果进行比较,如白细胞计数早晨较低而下午较高,ACTH皮质醇的分泌高峰在早晨,以后逐渐下降;入睡后生长激素短时间内达到高峰而此时皮质醇浓度最低;血清铁和胆红素在清晨最高,血钙中午最低;月周期变化以性激素最为明显;其他还有血胆固醇在经前最高,排卵期最低;血液纤维蛋白原经前升高;血清蛋白在排卵期降低,还有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是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CK-MB,这三项指标发病时间各不相同,分别在发病2~4h、5~12h和6~9h阳性率最高。

(3)采血要选择正确的部位输液的手臂上进行,作为医护人员对于在输液的手臂上采血这种情况要避免。即使情况非常特殊,也必须在采集静脉血结束之后进行,并拔出注射针头,避免发生较大误差。血样采集后要尽快送检血清离子(K+)会随存放时间延长而升高,血糖会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前者因为细胞内的钾随时间延长由细胞内渗出到细胞外而引起血钾升高,后者由于时间长细菌分解谢而导致血糖下降。实验证明,有26种生化检测项目随着存放时间的长短出现检验结果的变异,只有使用新鲜的标本,检验的结果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3.结论?

通过对基层卫生院临床检验中常见的问题,找出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质量控制的相关改进措施,这将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质量[4]。重视把关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质量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质量,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7.

[2]曾红儒.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7):2163-2165.

[3]杨玲.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05):58-58.

[4]宋勇.对临床检验分析前和分析后质量管理的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06):33-34.

论文作者:高立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基层卫生院检验常见的问题和改进及质量保证论文_高立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