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社会市场经济为各领域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的当前背景下,电力市场也逐渐趋向于复杂化发展。而电能作为支撑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之一,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将为社会主义的和谐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现阶段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就要在日常工作中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好对变电系统检测与维护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变电系统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如何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具体措施
为了保证电在运作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必须要保证对电力设备的体系以及相关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这也是变电工作中重要的工作目的。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变电运行的相关机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管理倒闸或者处理相关事故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电网运作的具体状况对于整个变电站的大局稳定都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有效的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1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的价值体现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当前背景下,变电运行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进一步提升自身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而随着地区间用电用户数量的逐年增加,使得电力系统经常会受到来自内外界各个因素的影响,导致自身子系统出现故障,不仅严重阻碍了自身供电企业的发展,更会导致地区市场经济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首先社会性,在当今社会,电力能源是发展中提供重要能源的保障,所以要从根源上对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行安全性进行提升,这能够很好的构建特色社会主义;其次经济性。可以从根源上对变电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提升,并且在发生故障前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对变电系统进行维修,这样既可以很大程度节约一些没有必要的电能消耗和浪费,也可以对变电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进行提升,从而确保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员工作操作存在问题
现在变电在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存在失误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身体和身心伤害,破坏设备,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不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或者在具体操作中因为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造成操作出现失误,进而给变电运行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促使电力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2.2设备的故障问题
2.2.1负载短路故障
倘若变电运行中设备出现了负载短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形成比较大的电流,而电流通过变压器,就会促使变压器内圈上的绝缘漆被烧毁,从而使得变压器没办法正常的继续运转,影响整个变电工作。其次变电运行中的设备如果发生接地现象,就会促使短路问题的出现,设备接地就会促使变压器中存在的油质发生变化,严重一点设置造成设备烧毁。因此要想对负载短路故障进行有效应对,应该在变压器的两侧安装防护装置。
2.2.2电压过载故障
关于电力系统,设备在变电运行中因为天气环境相对恶劣,就造成避雷作用逐渐减弱,户外变压器因为受到雷击而出现瞬间超高压,这样就经常造成变压器内部的结构受到损坏,严重一点导致毁损。其次因为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出现了错误,就有可能促使变压器的两端存在比较高的电压,从而使得变压器没有办法正常工作。
2.2.3电源故障
变电设备需要稳定的电源才可以运行,在此环节如果电源发生故障就会造成变电运行设备出现瘫痪,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供电电源故障是一种不经常见到的故障,可是该故障如果出现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变电系统,因此做好电源故障的防护和解决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3.1强化变电运行的检修与维护工作
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观察变电运行的现状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对变电运行的稳定性进行大大提高,就要加强变电运行的检查、维修以及维护工作,将其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变电设备的检查、维修以及维护工作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变电运行工作,还要加强设备的检查、维修以及维护工作,采用科学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对容易发生故障及时的巡查变电设备,将故障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程度,只有将变电运行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可能降到最低,就会降低因为更换设备而出现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人力浪费,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促使其健康稳定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变电运行的检查、维修以及维护工作,这样可以确保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对一些大型的事故进行规避。
3.2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
首先要不断增强变电应急能力,对事故的应急预案进行不断完善。其次在进行应急品的备用件和工器具储备时,应该通过演练方式,对员工快速反应和应对能力进行大幅度提升,确保其能够得到快速的响应,对其进行有力的组织和有效的处置,减少停电事故引起的损失。第三要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主要对于工作人员、电网以及设备等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定期进行五查活动,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整改,做好提示化的管理工作,促使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3.3加强技能培训力度
变电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与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想使变电运行在根本上提升可靠性,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技能培训以及安全的教育的力度。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是变电站运行的重要因素,是变电站各项计划目标的直接执行者,其个人的综合素质对于变电站运行的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变电运行所需的设备在维护量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设备出现异常、障碍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工作不仅强度较大、较繁琐,并且非常枯燥乏味,使得相关工作人员极易在思想方面出现松懈的问题。变电运行的整个过程中,一旦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出现,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会有重大的事故产生。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4加强人员管理措施的建立以及完善性
从当前我国供电单位的变电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方面来看,大多供电部门都是采用的分组工作制度来保证电力运行工作的,这种工作制度将电力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划分为多个工作小组,一般是按照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技能来进行划分的,并从每一组员工中选取一人担任小组组长,一般担任组长的整个人员都是经验较为丰富的员工,他们在维修任务当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电力单位的管理部门在进行工作小组组长选拔的过程中,需要对选拔员工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主要考察的内容是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员工的专业技能、员工处理问题的能力、员工的沟通能力、员工的领导能力以及与员工团队的合作能力,这些能力必须一应俱全。
3.5适当引进先进科技技术
为从根本上提升变电运行的可靠性,管理人员还需引进先进科技技术,建立起变电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储存库,并将每一次检修与维护任务中出现情况以及问题及时的记录下来,作为对今后变电运行故障排查以及供电企业子在重大事项抉择时的参考数据,并不断完善数据储存库中一系列关于数据整合与分析的功能,以切实提升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促进供电企业的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变电安全运行对于变电单位以及社会的安定是非常重要的,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检测与维护工作是提升变电运行安全可靠性的重要保障,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阶段性的检修与维护的过程中,应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具体情况进行详尽的记录,并针对记录内容进行有效的统计,进行人员管理制度的制定,保证制度的健全性与系统性,加强工作人员在自身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双方面的提升,以保证操作流程的规范性,从而推动电力单位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庆丰.论如何提高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措施[J].广东科技,2010,24:111-113.
[2]廖芷羚.有效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8:7.
[3]卢燕飞.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其事故防范对策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185.
论文作者:李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工作论文; 可靠性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就会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