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图片中问题的归纳与真题分析_莠去津论文

生物图示题题型归纳及真题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示论文,题型论文,归纳论文,真题论文,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要求:“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像、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图像、图表信息题在高考中占有突出位置。

一、2008年高考图表题数据统计

由此可见,重视对考生图像、图表题的训练,提高图表题解答能力迫在眉睫。

二、题型归纳及典例分析

1.图像题

主要是利用课本图形考查对学生的记忆和分析能力,其图形可来自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

例1:(2008年山东省)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必修一中的光合作用,中等题目。色素存在于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而非内膜;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只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需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C选项超纲,原为老教材选修当中的内容,可用排除法选出;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答案C。

2.图解题

主要是利用课本中某些生理过程及生态信息为背景,以图形给予适当信息考查学生对生理过程的理解及图形的分析能力。

(1)细胞分裂图解

例2:(2008年广东省)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

A.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解析]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①应该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②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③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其同源染色体分居赤道板两侧,④应该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答案C。

(2)新陈代谢图解

例3:(2008年上海市)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过程。(2)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①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的限制因素是——。②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和30℃时的光合速度。

(3)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①当在_____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相同。②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_____m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③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_____千勒克司。

[答案](1)光反应/暗反应;(2)①/光照强度②图略;(3)①6②10.9③6。(3)兴奋传导与传递图解

例4:(2008年全国卷Ⅰ)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下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

请回答:(1)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_____(填写标号)。(2)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_____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_____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

(3)直接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_____。

[解析]兴奋从神经传到肌肉需要经过突触,属于传递;而在神经之中的传送属于传导。答案:(1)②、④/①、③;(2)局部/刺激;(3)左肌肉和右肌肉。

(4)激素调节图解

例5:(2008年上海市)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答案]C。

(5)遗传变异图解

例6:(2008年江苏省)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__________。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 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因此建议__________。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3)AAX[B]Y,1/3或AaX[B]Y,2/3;(4)1/60 000和1/200、1/60 000和0、优先选择生育女孩。

(6)育种进化图解

例7:(2008年天津市)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解析]①过程的自交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就越高,因为纯合高蔓植株自交,后代性状不变,而杂交类型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高蔓抗病植株,因而不断自交,后代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就越高;F1植株的基因型一样,所以②过程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做培养材料;③过程是植株组织培养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在筛选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过程中引会起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答案D。

(7)生态系统图解

例8:(2008年江苏省)江苏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牛棚内产生的_____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可扩散进入牛棚。(2)秸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入进行_____,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这种肥料用物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3)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4)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身散热、地热、_____和_____。(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_____。

[答案](1)二氧化碳/氧气;(2)发酵/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3)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4)太阳光能/发酵产热;(5)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小利用。

(8)生理概念图解(由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图解)

例9:(2008年上海市)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解析]生产者主要包括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少量原核生物(如蓝藻)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分解者主要包括部分细菌(如腐生细菌)和动物(如蚯蚓)。答案A。

(9)综合分析图解

例10:(2008年天津市)莠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1)莠去津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NADP[+]形成_____,进而影响在_____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最终抑制杂草生长。(2)从使用莠去津的农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莠去津杂草,将它与敏感型植物杂交,结果见下表:由表推断,控制该耐药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3)莠去津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据图回答:①由于莠去津的作用,在长期使用莠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②下图是A~C瓶中三类细菌的最大密度柱形图,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_____;甲类细菌密度迅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从A瓶中应选择细菌生长处于_____期的菌液加入到B瓶中,培养效果会更好。③在固体培养基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解析]光反应NADP[+]接受电子和H[+]生成DADPH;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表格所示正交反交结果跟母本一致,遵循细胞质遗传。莠去津的选择使土壤中能够分解利用莠去津的细菌出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断地放在无氮培养液和莠去津中培养,是要选择出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并通过多次接种使其密度增加。在无氮培养液和莠去津中能生长,说明此环境能满足细菌对氮的需要,无透明带说明细菌不能降解培养基,这些细菌的氮源只能来自氮气;而有透明带说明细菌能降解培养基,分解莠去津利用分解产生的氮作为生长的营养。答案:(1)DADPH/叶绿体基质;(2)细胞质中;(3)①自然选择②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胞(目的菌)并提高其密度/培养液中缺少甲类细菌可利用的氨基酸或(和)有氧条件抑制了甲类细菌的生长/对数;③氮气/莠去津。

标签:;  ;  ;  ;  ;  ;  

生物图片中问题的归纳与真题分析_莠去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