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亚微米乳液的体外透皮实验

维生素E亚微米乳液的体外透皮实验

一、维生素E亚微粒乳液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叶丹[1](2021)在《速效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给药系统的研制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皮肤局部麻醉以及与疼痛相关的各种医疗程序中均有广泛应用,但由于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其存在起效慢、作用时间短等缺陷,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所需。微乳可促进药物的经皮渗透,但表面活性剂和醇类助表面活性剂的大量使用造成的安全隐患限制了相关产品的开发。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拟设计一种以橄榄油(OL)、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和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为油相的无醇、低表面活性剂的微乳载体,从而制备一种安全、起效速度快的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局麻制剂。方法:1.在处方前研究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体外同时测定利多卡因碱和丙胺卡因碱含量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通过考察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原料药外观、溶解性、熔点等理化性质对原料药进行初步质量评价。利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差示量热扫描分析方法(DSC)进行利多卡因-丙胺卡因低共熔混合物的研究。通过分别测定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在不同油相以及溶媒中的溶解度,筛选微乳的油相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的接收液。2.采用三元相图法,分别制备含不同助表面活性剂、辅助油相的OL-IPM微乳相图,以筛选空白微乳载体。以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黏度、浊度、pH、电导率进行理化性质表征。通过离心、加热-冷却循环以及长期实验对空白微乳载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3.将质量比为1:1的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溶入油相,用水滴定法制备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在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载药量、药物经离体豚鼠腹部皮肤的稳态渗透速率和皮内滞留量为评价指标,对微乳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微乳处方。再通过凝胶骨架材料及化学促渗透剂的筛选,最终制得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以载药量、粒径、PDI、Zeta电位、黏度和pH等为指标,对制剂进行理化性质表征,通过低温、高温以及长期实验评价制剂的稳定性。4.以家兔为动物模型,采用皮肤刺激性等级评分结合皮肤病理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评价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安全性。以药物稳态渗透速率和皮内滞留量为指标,考察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经离体豚鼠皮肤的渗透活性;以豚鼠为动物模型,市售复方利多卡因凝胶和市售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采用局部针刺法对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初步药效学作出评价。结果:1.建立的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 Sustain?C18(4.6×250 mm,5(?)m);流动相:甲醇-0.5%磷酸二氢铵水溶液(80:20,V/V,三乙胺调pH7.0);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 L/min;柱温:35℃;进样量:20(?)L。经考察,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原料药外观、溶解性、熔点的测定结果显示,原料药质量合格,可用于后续研究。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低共熔混合物熔点低于20℃且两药无化学相互作用。在所试单一油相中,IPM对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的溶解度最大,OL次之,而在两者的1:1混合物中溶解度达到最大,分别为367.89、488.29 mg/m L。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在20%乙醇-生理盐水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2.92、9.90 mg/m L,故选择其为体外透皮接收液。2.OL、IPM和VES按质量比3:3:1混合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RH40)与司盘80(Span80)按5:1质量比混合为表面活性剂,以三元相图微乳区域内最大油相与表面活性剂质量比(O/S)4:6,80%的水含量,制备空白微乳。表征结果显示:空白微乳粒径为36.24 nm,PDI值为0.25,Zeta电位为-13.6m V,黏度为17 m Pa·s,浊度为71.54 NTU,pH为6.08,满足微乳粒径小于100nm,PDI<0.3,低粘度的要求。空白微乳载体具有离心、加热-冷却循环以及长期稳定性,表明空白微乳可用作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载体。经优化后的载药微乳工艺和处方为:药物以低共熔混合状态与各组分混合,O/S为3.2:6.8,含水量为75%。凝胶骨架材料为0.6%卡波姆980,促渗剂为3%乙醇。因此,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最终处方为:2.5%利多卡因,2.5%丙胺卡因,2.25%OL,2.25%IPM,0.75%VES,9.29%RH40,1.86%Span80,0.6%卡波姆,3%乙醇,75%水。最优微乳凝胶的粒径为52.15 nm,PDI值为0.23,Zeta电位为-36.2 m V,黏度为77.87 Pa·s,pH值为6.75。稳定性结果显示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具有低温、高温以及长期稳定性。3.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涂抹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和空白微乳凝胶,对家兔皮肤无严重刺激性;皮肤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使用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后,皮肤各层结构完整,无明显炎性组织病理学改变。4.豚鼠离体皮肤渗透活性实验表明,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药物稳态渗透速率优于对照组。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起效时间(无痛反应率50%)为给药后24.84 min,最大无痛反应率高达92.5%,药效维持时间为245.16 min;市售复方利多卡因凝胶和市售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起效时间、最大无痛反应率、药效维持时间分别为45.45 min、51.62 min;86%、80%;201.53 min、186.80 min。经统计学分析,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与两款市售制剂的药物稳态渗透速率、起效时间、药效维持时间以及最大无痛反应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自制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起效快,且麻醉镇痛效果优于两款同类市售制剂。结论:本文所设计、制备的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无需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用量仅为11.15%,安全、稳定、起效速度快,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市售制剂。

王玙璇[2](2021)在《神经酰胺纳米乳液的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神经酰胺是天然存在于皮肤角质层中的一种重要脂质,将其应用于皮肤后可显着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但直接添加神经酰胺会出现结晶析出、透皮性能差等问题,大大限制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需使用合适的载体技术对其进行包载以改善这些应用缺陷,这其中常用的载体之一为纳米乳液。因此,本课题拟采用纳米乳液运载神经酰胺Ⅲ(Cer3),探究体系对Cer3结晶的抑制机理;考察Cer3-纳米乳液的透皮性能,并构建共输送Cer3与辅酶Q10(CoQ10)的纳米乳液体系以考察Cer3的促渗机制;在此基础上,加入具有助乳化及促渗功能的植物鞘氨醇(PS)和模拟角质层脂质组成的胆固醇(CHOL)及脂肪酸(FA),对体系高温储藏稳定性及透皮性能进行进一步改进。首先,以氢化卵磷脂(HSPC)为乳化剂制备了Cer3-纳米乳液,当HSPC为4%,甘油与水比例为7:1,均质压力为900 bar,均质次数为9次时,制得的Cer3-纳米乳液粒径在80 nm左右,经不同程度的稀释、升温、离心、冻融循环后,粒径无明显变化,稳定性良好。超景深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发现,HSPC可抑制Cer3晶体形成,降低其结晶度;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结果显示,HSPC可降低Cer3的相转变温度及熔融焓(ΔH);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出HSPC与Cer3之间未发生化学反应;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对荧光神经酰胺(NBD-Cer)乳液进行了观察,图像显示NBD-Cer可与HSPC一起排布在粒子的油水界面处,证明HSPC可与Cer3发生相互作用并进行重排。由此推测抑制机理为:HSPC与Cer3均为双疏水链结构,二者混合后会因结构相似重排成彼此镶嵌的分子结构,打乱Cer3分子排布,抑制其晶体形成。其次,对Cer3-纳米乳液的透皮性能及Cer3对共输送的CoQ10的促渗机制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与Cer3油溶液相比,经过纳米乳液的运载,透皮后皮肤中Cer3的含量由(0.50±0.13)μg/cm2增至(4.02±0.74)μg/cm2,说明纳米乳液可有效促进Cer3的透皮输送。继续对共输送Cer3与CoQ10的纳米乳液进行了考察,透皮实验结果显示,随着Cer3由0%增至2%,透至角质层中的Cer3的含量随之增加,CoQ10的透皮含量由(5.76±0.41)μg/cm2增至(9.81±0.60)μg/cm2。闭合效应实验结果表明,Cer3可有效减少水分挥发,促进皮肤水合作用;猪皮FTIR表征结果显示,透至角质层的Cer3与角质层脂质融合后,可诱导角质层脂质流动性增强并疏松角蛋白二级结构,从而促进CoQ10的透皮输送。最后,对Cer3-纳米乳液的储藏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粒径数据显示乳液在40℃下易发生奥氏熟化。为改善体系高温储藏稳定性及透皮性能,向体系中加入了PS,结果显示,当PS添加量为1.5%时,乳液于40℃储藏后奥氏熟化速率由6.06降至1.53,高温储藏稳定性得到显着改善;此时Cer3及CoQ10的透皮含量分别提升至(8.12±0.45)μg/cm2及(17.66±0.57)μg/cm2,CoQ10可渗透至真皮层,对猪皮进行FTIR表征发现PS可提高角质层脂质流动性,并通过与表皮细胞进行静电相互作用,疏松角蛋白结构。继续向体系中加入CHOL和FA,结果显示,当FA为油酸(OA)时,样品透皮后皮肤中Cer3及CoQ10的含量分别为(11.94±0.56)μg/cm2和(24.18±0.71)μg/cm2,猪皮FTIR表征结果显示OA可通过使脂质双分子层发生扭转,打乱角质层脂质有序排列,增强脂质流动性;进一步对Cer3/CHOL/FA的摩尔比进行了考察,透皮结果显示当摩尔比为1:1:1时,Cer3及CoQ10的透皮含量分别为(13.69±0.51)μg/cm2和(28.60±0.68)μg/cm2,对猪皮进行FTIR表征后发现,此摩尔比下乳液脂质与角质层脂质相容性最好,可与角质层脂质融合并诱导脂质流动性增强。

王明雁[3](2019)在《醋丙甲泼尼龙乳膏的制备及体外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醋丙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 aceponate,MPA)是一种新型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上市于德国的醋丙甲泼尼龙乳膏(商品名:Advantan?)被证实对皮炎湿疹类疾病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且在同类药物中副作用最低,但还未在国内上市。因此研究一种与Advantan?乳膏一致的MPA乳膏对国内湿疹患者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研究仅对其物理稳定性及经皮渗透性进行了考察,但并未从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和微相结构等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选择体外释放度、经皮渗透性和皮肤滞留量等作为体外评价指标,探索处方和工艺对体外评价指标的影响和作用规律。并以德国先灵公司生产的Advantan?乳膏作为参比制剂,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建立了醋丙甲泼尼龙乳膏的体外释放实验方法学验证方法及粒度分布测定方法。首先,对MPA理化性质、稳定性进行考察,初步确定MPA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显示,MPA的熔点Mp=140.9oC,32oC和pH=5.5条件下,MPA在20%乙醇-PBS中的溶解度S=49.52μg/mL,可满足体外实验的漏槽条件,且在24 h内稳定。然后,对MPA乳膏处方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脂肪酸甘油酯和硬脂酸聚烃氧40酯对乳膏微观结构及释药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油相基质配比。考察了不同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聚烃氧40酯)配比对乳膏微观结构及释药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LB=16.03的复配乳化剂制备的醋丙甲泼尼龙乳膏和原研制剂Advantan?乳膏的粒径分布、释药性及透皮吸收无显着性差异(P>0.05)。进一步考察不同制备工艺对乳膏微观结构及释药性的影响。优化了MPA乳膏的乳化时间和高压均质次数,最终确定了MPA乳膏的制备工艺为乳化20 min,高压750 bar均质一次。最后,采用优化了处方的醋丙甲泼尼龙乳膏对乳膏释放实验方法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乳膏释放方法满足验证条件。此外,本文采用激光粒度发对醋丙甲泼尼龙乳膏粒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粒度测定方法的参数:折射率1.59,吸收率0.001,泵速2000 rpm。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处方及工艺的优化制备了一种与Advantan?乳膏在微观结构、释药性和皮肤吸收结合一致的MPA乳膏,并提供了一种可以用于评价MPA乳膏体外释放实验方法及乳膏粒度分布测定的方法。

周艺璇[4](2019)在《肤康凝胶的药学及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了肤康凝胶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以及药效学(抑菌试验),为肤康凝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临床上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患者带去福音。材料与方法:1.肤康凝胶制备工艺研究以肤康凝胶的外观、细度、铺展性和药物稠度等为考察指标,选择基质和基质的用量,加入基质中的水量和溶胀时间、中和剂的选择与用量考察、保湿剂的选择和用量考察、防腐剂的选择等,得到的肤康凝胶的制备工艺是优选的。2.肤康凝胶质量标准研究薄层色谱法用于鉴定黄芩提取物、苦参碱、丹皮酚等;化学鉴定法用于鉴别醋酸氯己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提取物、苦参碱、丹皮酚、醋酸氯己定的含量;根据药典对肤康凝胶的性状进行检查。3.肤康凝胶药效学研究(抑菌试验)通过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菌落总数、绿脓杆菌、真菌菌落总数、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菌落的总数;药物抑菌作用的稳定性实验;检验溶出性抑菌产品的抗菌性能,以确定肤康凝胶的抑菌作用。4.皮肤刺激性实验通过将肤康凝胶涂抹于家兔的皮肤,来检测其对皮肤的刺激性。结果:1.通过试验得到肤康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选择卡波姆-940用作凝胶基质,三乙醇胺用作中和剂,甘油用作保湿剂,羟苯乙酯用作防腐剂等。2.薄层鉴别结果显示:肤康凝胶供试品与对照组在相同位置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组无色斑。理化鉴定结果表明:肤康凝胶供试品的颜色变化与对照样品相同,而阴性试验样品的颜色变化与对照样品不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黄芩苷进样量在0.05281.05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该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为99.6%,RSD=1.19%;苦参碱进样量在0.10282.57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为99.2%,RSD=1.45%;丹皮酚进样量在0.10671.067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为100.0%,RSD=0.08%。醋酸氯己定进样量在0.8171.067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为99.9%,RSD=0.03%。3.药效学实验表明:微生物指标符合GB 15979-2002的标准要求;该样品对所测菌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该样品对所测菌株的抑菌作用的室温下最少保存两年;送检样品对白色家兔的皮肤刺激指数为0,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4.皮肤刺激性试验:经过多次完整皮肤刺激性试验,测得各组在14天内水肿、红斑评分均为0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0分。结论:1.研究制定出了肤康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2.建立了肤康凝胶的薄层鉴别、化学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制定了肤康凝胶的质量标准草案。3.通过实验研究表明,肤康凝胶具有抑菌的作用,且稳定性好,为肤康凝胶治疗真菌、细菌性皮肤病提供了理论依据。4.皮肤刺激性试验:该样品对家兔皮肤刺激指数为0,并且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

钱鑫[5](2018)在《运载辅酶Q10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皮肤渗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Pickering乳液作为药物运输的载体作用于人体皮肤不仅可以避免传统表面活性剂对皮肤的伤害,也有利于药物在皮肤中的运输。因此将Pickering乳液用于化妆品中活性物质的透皮运输中极具应用前景。本课题以淀粉纳米晶(SNC)为基础颗粒,制备了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淀粉纳米晶(OSA-SNC)和ε-聚赖氨酸复配淀粉纳米晶(ε-GPL/SNC),以其为固体乳化剂制备了包埋活性物质辅酶Q10的Pickering乳液。并将其用于透皮运输中,探究了其透皮运输的机理,为该类载体在透皮运输中的应用奠定基础。首先,以SNC稳定的包埋辅酶Q10的Pickering乳液为样品,通过Franz扩散池法进行活性物质的体外透皮运输实验。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猪皮分层处理、不同接收液、不同萃取剂、不同萃取方法和不同萃取次数等影响猪皮中辅酶Q10含量测定的因素,以期建立最佳的辅酶Q10透皮模型。结果表明将猪皮分层萃取,以pH=7.4的PBS为接收液,异丙醇为萃取剂,超声30 min,一次萃取时测得猪皮中辅酶Q10含量最大。其次,采用辛烯基琥珀酸酐对SNC进行疏水改性,得到不同取代度的OSA-SNC,研究了改性对固体颗粒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能够增强SNC的颗粒乳化性。选用合适取代度的OSA-SNC制备包埋辅酶Q10的Pickering乳液,将其用于透皮运输中,通过与SNC稳定的包埋辅酶Q10的Pickering乳液和辅酶Q10的油溶液的辅酶Q10透皮含量的比较,辅酶Q10在猪皮中渗透位置的分析以及猪皮角质层结构变化来探究OSA改性对辅酶Q10在皮肤中透皮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OSA改性不能够增加辅酶Q10的透皮含量。最后,为了增加辅酶Q10在皮肤中的渗透量,选择ε-GPL作为促渗剂。研究了不同浓度ε-GPL与SNC复配得到ε-GPL/SNC的颗粒性质,及复配ε-GPL浓度对混合颗粒乳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配ε-GPL浓度增加,复配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先增加后减小,当ε-GPL与SNC的质量比为0.2时得到乳液最稳定。以ε-GPL/SNC稳定包埋辅酶Q10的Pickering乳液、SNC稳定的包埋辅酶Q10的Pickering乳液和辅酶Q10的油溶液进行透皮实验,通过比较辅酶Q10透皮含量,观察辅酶Q10在猪皮中渗透位置,分析不同样品作用后猪皮角质层结构变化,以探究ε-GPL作为促渗剂对辅酶Q10在皮肤中透皮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ickering乳液为载体有利于辅酶Q10在皮肤中的运输,且以ε-GPL/SNC稳定Pickering乳液作为辅酶Q10透皮运输载体能够明显增加辅酶Q10在皮肤中透皮运输的含量。

王婉婷[6](2017)在《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根据红没药醇的抗炎活性以及纳米乳这种新型药物传输系统的优势,开发制备成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确定其工艺处方、建立其质控方法、增加其局部皮肤滞留量,有效的提高其透皮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采用HPLC方法对红没药醇纳米乳液进行含量测定,建立其所需标准曲线,方法学考察显示HPLC专属性、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重复性等均符合标准,适用于红没药醇纳米乳液体外的含量测定。2.工艺处方的研究:根据所选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情况,采用水滴定法绘制空白纳米乳的伪三元相图,比较乳区面积大小后确定选用三乙酸甘油酯作为油相,Tween80、EL40作为表面活性剂,1,2-丙二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Km值为1:1。选用复合表面活性剂对处方进行优化,比较画出的伪三元相图面积大小得出最佳处方为:w(红没药醇)=1.00%,w(三乙酸甘油酯)=7.92%,w(EL40)=9.90%,w(Tween80)=4.95%,w(1,2-丙二醇)=14.85%,w(蒸馏水)=61.38%。按照处方采用相转变法制备出的O/W型红没药醇纳米乳液外观清亮透明,此处方符合实验方案设计要求。3.质量评价: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形态,乳滴为均匀分布的规则圆形;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粒径为11.88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08,粒径均分布在1~35nm范围内。染色法和稀释法均证明红没药醇纳米乳液为O/W型。HPLC法测定红没药醇纳米乳液平均含药量为49.88μg/ml。测定其Zeta电位为(-30.2±0.4)mV,经高速离心试验、加速试验红没药醇纳米乳液外观仍澄清透明,其含量未发生明显改变,表明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稳定性较好。温度试验显示低温及室温条件下红没药醇含量未发生明显改变,高温条件略有下降,应避免存放于高温环境下。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稳定性良好,质量评价符合乳剂制剂的要求。4.透皮性能评价:借助离体小鼠腹部皮肤和透皮扩散试验仪,以红没药醇乳膏为对照,对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经皮渗透性进行考察,具体包括累积透过量与皮肤滞留量的测定。四种受试药物12h的累积透过量比较结果为红没药醇纳米乳液>含2%氮酮红没药醇纳米乳液>含2%氮酮红没药醇乳膏>红没药醇乳膏。皮肤滞留量分别为:红没药醇纳米乳液8.74μg.cm-2、含2%氮酮红没药醇纳米乳液3.35μg.cm-2、含2%氮酮红没药醇乳膏1.32μg·cm-2、红没药醇乳膏1.25μg·cm-2。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透皮性能以及皮肤滞留量均明显优于红没药醇乳膏,促渗透剂氮酮并不能提高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透皮性能,反而会影响其皮肤滞留量。因此红没药醇纳米乳液在保持有效成分透皮性能的同时,还极大的提升了药物的局部皮肤滞留量。

张虹[7](2017)在《脂质微纳米载体水凝胶的制备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维生素C(Vitamin C,AscorbicAcid),又名抗坏血酸,是人体只能从外源获取的一种微量营养素。研究证明它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避免机体遭受氧化压力引起的自由基损伤,皮肤局部用维生素C可达到美白、治疗轻微皮肤炎症乃至皮肤癌的功效。但是由于其水溶液对氧、高温、碱等外界因素不稳定,使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因此,本文制备了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水凝胶,以改善维生素C在应用时的局限性。硫辛酸(α-lipoic acid,ALA)作为细胞线粒体的一种辅酶,参与多个氧化还原代谢过程,也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能消除加速老化与致病的自由基。对糖尿病和心脏病及其他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再生其它抗氧化剂,被称为“万能抗氧化剂”。但是其水溶性差、对光热敏感,使其同样在局部皮肤应用上受到限制,因此本文同样制备了负载硫辛酸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水凝胶以改善这些缺陷。首先本文采用改进的两步法方法制备了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其中设计了正交实验对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的初乳制备过程中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筛选,然后经过与亲水性乳化剂进行配伍,最终确定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的配方组成,其中硫辛酸在配方中作为保护剂可进一步避免维生素C的氧化。物理化学稳定性考察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将其分散到水中自乳化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w/o/w多重乳液结构。随后分别制备了天然来源的黄原胶水凝胶基质和合成的卡波姆水凝胶基质,然后将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水分散液与凝胶基质混合,制备得到半固体的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水凝胶。实验证明,以黄原胶为凝胶基质的体系,其物理稳定性和模拟皮肤滞留率都优于以卡波姆凝胶基质的体系;化学稳定性考察中,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黄原胶凝胶体系在存储5周内维生素C的含量几乎没有发生降低,说明该体系对维生素C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在体外释放实验中,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黄原胶水凝胶表现出了较好的缓释效果。其次,在前面章节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的基础上,又选择了几种复合水凝胶基质,包括黄原胶和卡波姆复合凝胶、黄原胶和刺槐豆胶复合凝胶,比较了两种负载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水分散液的复合凝胶的存储稳定性、铺展性,选择其中较优的黄原胶和卡波姆复合水凝胶进行后续的表征,并与单一凝胶基质体系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复合凝胶体系在存储过程中维生素C有着较高的保留率;粘度测试中凝胶体系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这使得其在皮肤上易于铺展;体外释放研究中,复合凝胶与单一凝胶体系相比,有更好的缓释效果;DPPH自由基实验中,说明凝胶体系中的维生素C依然能够发挥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酪氨酸酶抑制实验说明维生素C经包裹后依然能够发挥抑制黑色素产生、美白皮肤的功效;体外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毒性实验证明,低浓度的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复合水凝胶和单一水凝胶对细胞几乎是没有毒性的;同时,复合凝胶体系的pH值也和人体皮肤pH值接近,生物相容性较好。最后,首先通过脂质及乳化剂筛选,采用高压均质方法制备了负载硫辛酸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其粒径的平均值为88.5±0.75nm,PDI是0.172±0.06,zeta电位是-10.80±1.32 mV,包封率是94.87 ±0.43%。该体系稳定性较好,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呈现比较规则的球状结构。将其加入到卡波姆凝胶基质中后依然能够保持完整的球形结构,但是粒径增大为 96.75 ± 0.83 nm,PDI 为 0.198 ± 0.05,Zeta 电位为-20.30 ± 0.93 mV;粘度测试中凝胶体系也表现出较好的剪切稀化现象;体外模拟释放实验中显示该体系的缓释作用非常明显;另外凝胶体系的pH值和保湿性能也符合对化妆品配方的要求。在化妆品领域中,上述两种负载微纳米载体的水凝胶表现出了极大的应用潜能。

李泽浩[8](2016)在《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烫伤治愈活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不仅具有羟基积雪草苷治疗手术创伤、烫伤、烧伤等药理作用,同时也拥有脂质体快速透过皮肤的优势。近几年,对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研究较为系统的是薄膜分散法。但是,薄膜分散法制备的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包封率较低,粒径较大,稳定性较差,因此,也就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选用二次乳化法(一种适用于水溶性药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以提高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包封率,降低粒径,提高稳定性。本课题首先对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及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后考查了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体外透皮扩散、体外透皮吸收性能以及大鼠背部二级烫伤治疗效果;最后探究了羟基积雪草苷与磷脂膜之间形成脂质体时的作用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二次乳化法制备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是可行的。用二次乳化法制备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考查了羟基积雪草苷浓度、蛋黄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以及搅拌速率对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得到了以真实载药量为评价指标的最佳制备条件:蛋黄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9213∶1,羟基积雪草苷的浓度为20.18mg/m L,搅拌速率500 rpm。并且,在此条件下制得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最大真实载药量为5.84%,真实载药量与其最大真实载药量预测值5.92%相接近,重现性良好。同时包封率也达到72.35%,平均粒径为151.0 nm。(2)二次乳化法脂质体的稳定性更好。为了提高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稳定性,用质量浓度为3%的聚乙二醇(PEG-1500)对脂质体进行包覆。并采用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仪检测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和Zeta电势。脂质体的外观均为球形,未添加PEG的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势分别为151.0 nm,-48.0 mV;用PEG包覆的脂质体为199.1 nm,-54.3 mV。同时,考查了脂质体的稳定性,二次乳化法脂质体在4℃避光条件下,30天后的泄漏率低于5%;而薄膜分散法脂质体在4℃条件下,10 h后的泄漏率已经达到15%,说明二次乳化法脂质体的稳定性远优于薄膜分散法脂质体的稳定性。(3)二次乳化法脂质体能够显着提高羟基积雪草苷的透皮扩散、透皮吸收以及治愈大鼠烫伤的能力。采用Franze扩散池,考查了脂质体的体外透皮扩散和体外透皮吸收性能。通过体外透皮研究得出,二次乳化法脂质体的累积透过率和透皮吸收量优于薄膜分散法脂质体和羟基积雪草苷溶液,而且,PEG包裹后的脂质体的累积透过率和透皮吸收量要好于未PEG包裹的脂质体。同时,通过大鼠背部烫伤实验,说明脂质体化的羟基积雪草苷治疗烫伤的性能要优于羟基积雪草苷溶液,并且二次乳化法PEG包裹的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性能最佳,第12天时伤口愈合程度已经达到99%;其次是二次乳化法脂质体,在第12天时,伤口愈合度同样达到98%。(4)羟基积雪草苷与磷脂膜之间存在着吸附作用。通过空白脂质体的加样回收率和离子强度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实验得出羟基积雪草苷与磷脂膜之间存在着吸附作用力;不同pH值下的羟基积雪草苷油水分配系数和脂水分配系数表明羟基积雪草苷与磷脂膜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分子间作用力,以及离子键等;通过热分析(DSC)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得出羟基积雪草苷作用于磷脂的极性头基,而非烷烃链区域;最后通过红外光谱(IR)分析,得出了羟基积雪草苷与磷脂之间的作用基团。

顾澄宇[9](2016)在《复合维生素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两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剂且只能从外源获得。虽然许多化妆品配方都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E,但是很少有产品能真正地发挥功效。首先,因为产品中活性物的含量较低,很难达到发挥功效的最低浓度;其次,产品接触到空气和光以后其稳定性会遭到破坏;最后,产品中多使用维生素C的衍生物或者酯化物,而这些物质很难被皮肤代谢吸收。虽说如此,但是高含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确实能够预防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伤害且对慢性光老化和皮肤癌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二者都是有效的去除色素沉淀的物质。维生素C经皮肤给药还能够促进纤维母细胞合成胶原蛋白。除此以外,维生素C还能还原被氧化的维生素E,二者在紫外线保护方面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本文通过一步法制备了可以同时负载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固体脂质微粒。该体系结合了多重乳液和油包水微乳的优点,可以用于经皮给药。试验研究了可能会影响固体脂质微粒溶解度、包封率、粘度的变量并对其长期稳定性,体外释放,经皮行为进行了表征。被固体脂质微粒包裹的维生素C,在25℃下可以保存3个月;体外持续释放时间为24小时。经皮试验表明,固体脂质微粒可以促进维生素C和维生素E透过角质层和经皮肤吸收。MTT细胞毒性实验则表明,固体脂质微粒在100倍的稀释倍数下没有细胞毒性。通过比较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维生素固体脂质微粒在物理性质、长期稳定性、超氧阴离子清除、体外释放、经皮吸收、细胞毒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了制备技术对载体最后功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两步法制备的体系相比于一步法拥有更好的长期稳定性和较高的细胞毒性。无论哪种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固体脂质微粒在促进活性物经皮吸收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另外,本课题还制备了负载维生素E和维生素A棕榈酸脂的蛇油脂质纳米囊。对体系的粒径、多分散系数、Zeta电位、pH值等进行了表征。长期稳定性试验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复配的维生素E可以有效防止蛇油发生脂质过氧化。除此以外,复合维生素蛇油脂质纳米囊还具有良好的皮肤渗透能力和保湿功效。其纳米尺度的粒径和组分与其功效的发挥密切相关。

许欢欢[10](2016)在《肉苁蓉苯乙醇苷透皮给药系统新剂型的设计及抗色素沉着药效学的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制备以肉苁蓉苯乙醇苷为主要功效成分的透皮给药新剂型—传递体和微乳凝胶,优化制剂的制备工艺,对制剂进行质量评价;并开展体外透皮实验和抗色素沉着药效学实验研究。方法:1.使用逆向蒸发法制备传递体,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其粒径、形态、电位和稳定性进行评价;2.依据伪三元相图并结合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筛选肉苁蓉苯乙醇苷微乳最佳处方。以水溶性凝胶为基质,采用直接溶胀法制备微乳凝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3.以透皮吸收速率、皮肤透过量及皮肤滞留量为指标,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对比肉苁蓉苯乙醇苷微乳、微乳凝胶及普通凝胶的透皮特性;4.以UVB辐照棕色豚鼠皮肤建立色素沉着动物模型,研究肉苁蓉苯乙醇苷不同制剂对模型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影响。结果:1.均匀设计优选逆相蒸发法制备传递体的最佳处方为:卵磷脂与药物的质量比**/**mg/mg,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mg/mg,卵磷脂与胆酸钠的质量比为**/**mg/mg,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mL/mL。制得的传递体为淡黄色半透明混悬液,平均包封率为37.5%。在电镜下观察其外形呈较规则的球形或类球形,光滑且不黏连,平均粒径190.7 nm,Zeta电位为-35.93 mV。于4℃放置30 d,未产生聚积或沉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优化后的肉苁蓉苯乙醇苷微乳凝胶处方组成为:肉豆蔻酸异丙酯(**)、聚氧乙烯蓖麻油(**)、1,2-丙二醇(**)、蒸馏水(**)、肉苁蓉苯乙醇苷(**)、卡伯姆940(**)、三乙醇胺(**)。直接溶胀法制备的肉苁蓉苯乙醇苷微乳凝胶外观呈灰色,质地均匀细腻,易涂抹;pH值为6.5,黏度为29.12±0.59 mPa·s,HPLC法检测微乳凝胶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平均含量分别为5.251 mg·g-1,1.916 mg·g-1;3.肉苁蓉苯乙醇苷微乳、微乳凝胶、普通凝胶的平均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μg·cm-2·h-1;24 h的累积渗透量分别是**、**、**μg·cm-2,微乳凝胶的透皮吸收性能优于普通凝胶;4.色素沉着药效学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熊果苷微乳凝胶)相比,肉苁蓉苯乙醇苷微乳凝胶减少黑色素颗粒的生成、降低皮肤黑素细胞中黑色素含量指数(MCI-1)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二者对MCI-2的作用无显着差异(P>0.05);与肉苁蓉苯乙醇苷普通凝胶相比,肉苁蓉苯乙醇苷微乳凝胶能显着减少黑色素颗粒的生成,下调皮肤黑素细胞中黑色素指数(P<0.05);且UVB组与UVB+空白微乳凝胶组比较:皮肤中黑色素细胞数、黑色素颗粒计数及黑色素含量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优选后的微乳凝胶最佳处方作为肉苁蓉苯乙醇苷制剂载体,处方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便,工艺稳定可行。微乳凝胶可提高肉苁蓉苯乙醇苷的溶解能力,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增加皮肤内滞留量,有助于通过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发挥药效。且肉苁蓉苯乙醇苷有抗色素沉着的作用,与此同时肉苁蓉苯乙醇苷微乳凝胶抗色素沉着能力明显优于普通凝胶。与普通凝胶剂相比,肉苁蓉苯乙醇苷微乳凝胶质地均匀细腻、贮存稳定、使用方便,其经皮渗透性能突出,有利于提升制剂质量、促进药物发挥疗效,为开发以肉苁蓉苯乙醇苷为主要功效成分的抗色素沉着新药、新制剂或功能性化妆品奠定理论基础。

二、维生素E亚微粒乳液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E亚微粒乳液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速效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给药系统的研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处方前工作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原料药的理化性质考察
        2.3 低共熔混合物的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HPLC分析方法的确证
        3.2 原料药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
        3.3 低共熔混合物的研究结果
    4 结论
第二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空白微乳载体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微乳三元相图的制备
        2.2 空白微乳的制备
        2.3 空白微乳的理化性质
        2.4 空白微乳的稳定性考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油的微乳相图
        3.2 最优空白微乳的制备
        3.3 空白微乳的理化性质考察结果
        3.4 空白微乳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4 结论
第三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处方优化及制备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方法的建立
        2.2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的处方优化及制备
        2.3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优化及制备
        2.4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及微乳凝胶的表征
        2.5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稳定性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载药微乳的处方优化结果
        3.2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处方优化结果
        3.3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及微乳凝胶的表征结果
        3.4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4 结论
第四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安全性评价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皮肤刺激性实验
        2.2 皮肤组织病理学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皮肤刺激性评价结果
        3.2 皮肤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
    4 结论
第五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离体经皮渗透活性及初步药效学评价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自制制剂与市售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2.2 初步药效学评价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活性比较结果
        3.2 制剂初步药效学评价结果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微乳及经皮给药微乳制剂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神经酰胺纳米乳液的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神经酰胺
        1.1.1 神经酰胺的概述
        1.1.2 神经酰胺的生物学活性
        1.1.3 神经酰胺的应用
        1.1.4 神经酰胺的包埋体系
    1.2 纳米乳液的介绍
        1.2.1 纳米乳液的概述
        1.2.2 纳米乳液的不稳定机理
        1.2.3 纳米乳液的研究应用现状
    1.3 纳米乳液的经皮吸收途径及促渗机理
        1.3.1 皮肤的结构及特性
        1.3.2 皮肤渗透途径
        1.3.3 促渗机理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神经酰胺纳米乳液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Cer3-纳米乳液的制备
        2.2.4 粒径及PDI值的测定
        2.2.5 Cer3-纳米乳液的形貌表征
        2.2.6 Cer3-纳米乳液的稀释稳定性
        2.2.7 Cer3-纳米乳液的温度稳定性
        2.2.8 Cer3-纳米乳液的离心稳定性
        2.2.9 Cer3-纳米乳液的冻融稳定性
        2.2.10 Cer3-纳米乳液抑制Cer3 结晶的机理研究
        2.2.11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er3-纳米乳液的制备
        2.3.2 Cer3-纳米乳液的形貌表征
        2.3.3 Cer3-纳米乳液的物理稳定性研究
        2.3.4 Cer3-纳米乳液对Cer3 结晶抑制的机理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神经酰胺纳米乳液的透皮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体外透皮实验
        3.2.4 不同质量分数Cer3的CoQ10-Cer3-纳米乳液的制备
        3.2.5 粒径及PDI值测定
        3.2.6 不同质量分数Cer3的CoQ10-Cer3-纳米乳液的包封率测定
        3.2.7 闭合效应考察
        3.2.8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猪皮截面
        3.2.9 猪皮的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3.2.10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er3-纳米乳液的透皮性能
        3.3.2 不同Cer3 质量分数的CoQ10-Cer3-纳米乳液的表征
        3.3.3 不同Cer3 质量分数的CoQ10-Cer3-纳米乳液的透皮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神经酰胺纳米乳液储藏稳定性及透皮性能的改进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储藏稳定性考察
        4.2.4 不同PS质量分数的PS-Cer3-纳米乳液及PS-CoQ10-Cer3-纳米乳液的制备
        4.2.5 粒径及PDI值测定
        4.2.6 Zeta电位测定
        4.2.7 PS-Cer3-纳米乳液的形貌表征
        4.2.8 添加不同FA的1.5%PS-CoQ10-Cer3-CHOL-FA-纳米乳液的制备
        4.2.9 不同Cer3/CHOL/FA摩尔比的1.5%PS-CoQ10-Cer3-CHOL-OA-纳米乳液的制备
        4.2.10 体外透皮实验
        4.2.1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猪皮截面
        4.2.12 猪皮的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4.2.1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er3-纳米乳液长期储藏稳定性的研究
        4.3.2 不同PS质量分数的PS-Cer3-纳米乳液的表征及储藏稳定性研究
        4.3.3 不同PS质量分数的PS-CoQ10-Cer3-纳米乳液的透皮性能研究
        4.3.4 添加不同FA的1.5%PS-CoQ10-Cer3-CHOL-FA-纳米乳液的透皮性能研究
        4.3.5 不同Cer3/CHOL/FA摩尔比的1.5%PS-CoQ10-Cer3-CHOL-OA-纳米乳液的透皮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醋丙甲泼尼龙乳膏的制备及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湿疹及其治疗方法
    1.2 局部经皮给药系统
        1.2.1 皮肤生理结构
        1.2.2 局部给药的优点
        1.2.3 皮肤局部外用制剂的应用
    1.3 乳膏剂研究进展
        1.3.1 乳膏剂的概述
        1.3.2 乳膏剂的添加剂
        1.3.3 乳化方法
        1.3.4 乳化设备
        1.3.5 影响乳膏剂稳定性的因素
    1.4 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概述
        1.4.1 药理作用及对代谢的影响
        1.4.2 临床应用
        1.4.3 前药的应用
    1.5 醋丙甲泼尼龙及其作用机制
        1.5.1 醋丙甲泼尼龙的结构、疗效及安全性
        1.5.2 醋丙甲泼尼龙的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
    1.6 醋丙甲泼尼龙乳膏的质量评价
        1.6.1 粒度分布
        1.6.2 Zeta电位
        1.6.3 流变学性能
        1.6.4 体外释放及释放模型
    1.7 研究目的及内容
2 醋丙甲泼尼龙理化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药品与试剂
        2.2.3 实验动物
    2.3 实验方法
        2.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3.2 离体皮肤制备
        2.3.3 MPA强制降解实验
        2.3.4 MPA在不同接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测定
        2.3.5 熔点测定
        2.3.6 MPA表观溶解度测定
        2.3.7 考察MPA在不同pH接收液体系中的稳定性
        2.3.8 MPA在皮肤中的代谢研究
        2.3.9 MPA与皮肤的结合性研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MPA的 HPLC分析方法的验证
        2.4.2 MPA强制降解实验结果
        2.4.3 熔点测试
        2.4.4 MPA在不同接收液体系中的溶解度
        2.4.5 MPA在接收液的稳定性
        2.4.6 醋丙甲泼尼龙在皮肤中的代谢研究
        2.4.7 MPA与皮肤的结合性研究
    2.5 小结
3 醋丙甲泼尼龙乳膏的制备及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药品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乳膏质量评价指标
        3.3.2 醋丙甲泼尼龙乳膏制备工艺
        3.3.3 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辅料的作用
        3.3.4 正交实验考察油相的用量
        3.3.5 表面活性剂配比对乳膏性能影响的考察
        3.3.6 乳化时间对乳膏性能影响的考察
        3.3.7 均质次数对乳膏性能影响的考察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单因素改变对乳膏性能的影响
        3.4.2 正交实验确定油相最佳配比
        3.4.3 表面活性剂配对乳膏性能的影响
        3.4.4 乳化时间对乳膏性能的影响
        3.4.5 高压均质次数对乳膏性能的影响
    3.5 小结
4 评价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药品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体外释放实验
        4.3.2 粒度测定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体外释放实验方法学验证结果
        4.4.2 粒度测定方法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肤康凝胶的药学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肤康凝胶制备工艺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小量试制生产数据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肤康凝胶的质量标准研究
    第一节 肤康凝胶的鉴别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论
    第二节 肤康凝胶的含量测定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实验结论
    第三节 肤康凝胶性状及检查
        1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论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肤康凝胶初步稳定性实验研究
    1 实验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论
论文四 肤康凝胶药效学试验研究
    第一节 细菌菌落总数测定
        1 实验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论
    第二节 抑菌效果稳定性试验研究
        1 实验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论
    第三节 溶出性抑菌产品抑菌性能研究
        1 实验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论
    第四节 皮肤刺激性实验研究
        1 实验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论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实验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凝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运载辅酶Q10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皮肤渗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概要
第一章 绪论
    1.1 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
        1.1.1 Pickering乳液简介
        1.1.2 Pickering乳液稳定机制
        1.1.3 影响Pickering乳液稳定的因素
        1.1.4 颗粒乳化剂
        1.1.5 Pickering乳液的应用
    1.2 体外经皮吸收
        1.2.1 皮肤简介
        1.2.2 经皮吸收途径
        1.2.3 体外透皮模型简介
        1.2.4 皮肤促渗简介
    1.3 辅酶Q10
        1.3.1 辅酶Q10简介
        1.3.2 辅酶Q10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辅酶Q10透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淀粉纳米晶(SNC)的制备
        2.2.4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2.2.5 透皮实验
        2.2.6 皮肤分层实验
        2.2.7 不同接收液的影响
        2.2.8 萃取剂的选择
        2.2.9 不同的萃取方法的选择
        2.2.10 不同的超声时间的影响
        2.2.11 萃取次数的影响
        2.2.12 辅酶Q10的测定方法
        2.2.13 数据处理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0 包埋辅酶Q10的Pickering乳液
        2.3.1 皮肤分层实验
        2.3.2 萃取剂的选择
        2.3.3 不同接收液的影响
        2.3.4 萃取方法的确定
        2.3.5 萃取次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淀粉纳米晶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透皮运输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淀粉纳米晶(OSA-SNC)的制备
        3.2.4 OSA-SNC取代度的测定
        3.2.5 OSA-SNC粒径的测定
        3.2.6 傅里叶全反射红外
        3.2.7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2.8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3.2.9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3.2.10 离子交换色谱
        3.2.11 三相接触角的测定
        3.2.12 OSA-SNC的分散稳定性
        3.2.13 OSA-SNC在乳液界面的吸附结构
        3.2.14 SNC及不同取代度的OSA-SNC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3.2.15 Pickering乳液透皮实验
        3.2.16 改性OSA-SNC稳定Pickering乳液透皮机理探究
    3.3 实验结果
        3.3.1 不同取代度的OSA-SNC性质分析
        3.3.2 不同取代度OSA-SNC后乳化性能分析
        3.3.3 改性对辅酶Q10透皮运输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ε-聚赖氨酸复配SNC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透皮机理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SNC与ε-GPL混合溶液的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定
        4.2.4 复配颗粒全反射红外
        4.2.5 SNC与ε-GPL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4.2.6 复配颗粒三相接触角
        4.2.7 复配ε-聚赖氨酸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4.2.8 Pickering乳液透皮实验
        4.2.9 ε-GPL/SNC稳定Pickering乳液透皮机理探究
    4.3 实验结果
        4.3.1 SNC与ε-GPL溶液的粒径及Zeta电位
        4.3.2 SCN与ε-GPL/SNC全反射红外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3.4 三相接触角的测定
        4.3.5 复配ε-GPL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4.3.6 复配ε-GPL的SNC在乳液界面的吸附结构
        4.3.7 复配ε-GPL对辅酶Q10透皮含量的影响
        4.3.8 复配ε-GPL的Pickering乳液透皮机理
    4.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红没药醇的研究进展
        1.2.1 红没药醇的来源
        1.2.2 红没药醇的性质
        1.2.3 红没药醇的生物活性
    1.3 纳米乳的研究进展
        1.3.1 纳米乳的结构类型及形成机理
        1.3.2 纳米乳的制备方法的研究
        1.3.3 纳米乳作为皮肤局部用药载体的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红没药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3.2 色谱条件
        2.3.3 方法专属性试验
        2.3.4 线性关系考察
        2.3.5 回收率试验
        2.3.6 精密度试验
        2.3.7 稳定性试验
        2.3.8 方法重复性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4.2 方法专属性试验
        2.4.3 线性关系考察
        2.4.4 回收率试验
        2.4.5 精密度试验
        2.4.6 稳定性试验
        2.4.7 方法重复性
    2.5 本章小结
3 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油相与表面活性剂配伍变化
        3.3.2 伪三元相图筛选空白纳米乳配方
        3.3.3 空白纳米乳的处方优化
        3.3.4 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制备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油相的初步筛选
        3.4.2 表面活性剂的初步筛选
        3.4.3 助表面活性剂的初步筛选
        3.4.4 不同油相与表面活性剂配伍变化
        3.4.5 伪三元相图筛选空白纳米乳配方
        3.4.6 空白纳米乳的处方优化
        3.4.7 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制备
    3.5 本章小结
4 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质量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形态观察
        4.3.2 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结构类型的鉴别
        4.3.3 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粒径的考察
        4.3.4 样品中红没药醇的含量测定
        4.3.5 稀释稳定性试验
        4.3.6 Zeta电位的测定
        4.3.7 高速离心试验
        4.3.8 温度试验
        4.3.9 留样观察试验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形态观察
        4.4.2 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结构类型的鉴别
        4.4.3 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粒径的考察
        4.4.4 样品中红没药醇的含量测定
        4.4.5 稀释稳定性试验
        4.4.6 Zeta电位的测定
        4.4.7 高速离心试验
        4.4.8 温度试验
        4.4.9 留样观察试验
    4.5 本章小结
5 红没药醇纳米乳液体外透皮性能的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5.2.3 实验动物
    5.3 实验方法
        5.3.1 离体皮肤的获取及处理
        5.3.2 实验分组
        5.3.3 经皮渗透实验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累积透过量的测定
        5.4.2 皮肤滞留量的测定
        5.4.3 透皮总利用率
    5.5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脂质微纳米载体水凝胶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活性物
        1.2.1 维生素C
        1.2.2 硫辛酸
    1.3 脂质微纳米载体
        1.3.1 维生素C脂质微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1.3.1.1 脂质体
        1.3.1.2 多重乳液
        1.3.1.3 固体脂质微粒
        1.3.2 硫辛酸脂质微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1.3.2.1 固体脂质纳米粒
        1.3.2.2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1.4 脂质微纳米载体水凝胶
        1.4.1 水凝胶
        1.4.2 脂质微纳米载体水凝胶
        1.4.3 水凝胶基质的选择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水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的制备
        2.2.1.1 两步乳化法
        2.2.1.2 正交实验筛选初乳
        2.2.1.3 复乳的筛选
        2.2.2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水凝胶的制备
        2.2.2.1 水凝胶的制备
        2.2.2.2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水凝胶的制备
        2.2.3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水凝胶的评价
        2.2.3.1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
        2.2.3.2 载药量及包封率测定
        2.2.3.3 微观形貌观察
        2.2.3.4 体外经皮行为研究
        2.2.3.5 物理稳定性考察
        2.2.3.6 化学稳定性考察
        2.2.3.7 体外释放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的制备
        2.3.1.1 正交实验筛选初乳
        2.3.1.2 复乳的筛选
        2.3.2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水凝胶的制备
        2.3.2.1 水凝胶的制备
        2.3.2.2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水凝胶的制备
        2.3.3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水凝胶的评价
        2.3.3.1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
        2.3.3.2 载药量及包封率测定
        2.3.3.3 微观形貌观察
        2.3.3.4 体外经皮行为研究
        2.3.3.5 物理稳定性考察
        2.3.3.6 化学稳定性考察
        2.3.3.7 体外释放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1 主要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3.2.1.1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的制备
        3.2.1.2 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3.2.1.3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3.2.2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复合水凝胶的评价
        3.2.2.1 稳定性考察
        3.2.2.2 铺展性实验
        3.2.2.3 体外经皮行为研究
        3.2.2.4 粘度测定
        3.2.2.5 体外释放研究
        3.2.2.6 pH值测定
        3.2.2.7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3.2.2.8 酪氨酸酶抑制实验
        3.2.2.9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3.3.2 维生素C固体脂质微粒复合水凝胶的评价
        3.3.2.1 稳定性考察
        3.3.2.2 体外经皮行为研究
        3.3.2.3 粘度测定
        3.3.2.4 体外释放研究
        3.3.2.5 pH测定
        3.3.2.6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3.3.2.7 酪氨酸酶抑制实验
        3.3.2.8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辛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水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硫辛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4.2.1.1 热高压均质法
        4.2.1.2 脂质筛选
        4.2.1.3 乳化剂筛选
        4.2.2 硫辛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水凝胶的制备
        4.2.2.1 水凝胶的制备
        4.2.2.2 硫辛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水凝胶的制备
        4.2.3 硫辛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水凝胶的评价
        4.2.3.1 硫辛酸含量测定方法
        4.2.3.2 载药量及包封率测定
        4.2.3.3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FTIR)
        4.2.3.4 平均粒径、PDI及Zeta电位测定
        4.2.3.5 形貌观察
        4.2.3.6 粘度测定
        4.2.3.7 稳定性考察
        4.2.3.8 pH值测定
        4.2.3.9 体外释放研究
        4.2.3.10 体外经皮行为研究
        4.2.3.11 保湿性能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硫辛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4.3.1.1 脂质筛选
        4.3.1.2 乳化剂筛选
        4.3.2 硫辛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水凝胶的制备
        4.3.2.1 水凝胶的制备
        4.3.2.2 硫辛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水凝胶的制备
        4.3.3 硫辛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水凝胶的评价
        4.3.3.1 硫辛酸含量测定方法
        4.3.3.2 载药量及包封率测定
        4.3.3.3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FTIR)
        4.3.3.4 平均粒径、PDI及Zeta电位测定
        4.3.3.5 形貌观察
        4.3.3.6 粘度测定
        4.3.3.7 稳定性考察
        4.3.3.8 pH值测定
        4.3.3.9 体外释放研究
        4.3.3.10 体外经皮行为研究
        4.3.3.11 保湿性能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8)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烫伤治愈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皮肤结构及伤口愈合过程
    1.2 积雪草总苷
        1.2.1 羟基积雪草苷的药理活性
    1.3 脂质体
    1.4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1.4.1 被动载药技术
        1.4.2 主动载药技术
    1.5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1.5.1 包封率
        1.5.2 泄漏率
        1.5.3 粒径和形态
    1.6 脂质体的作用特点
        1.6.1 靶向性
        1.6.2 长效性
        1.6.3 降低药物毒性
    1.7 脂质体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
        1.7.1 脂质体经皮给药的优势
        1.7.2 脂质体经皮给药的作用机制
        1.7.3 脂质体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1.8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
        1.8.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8.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
第三章 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3.1 羟基积雪草苷浓度测定方法的探究
        3.1.1 色谱条件
        3.1.2 标准曲线
        3.1.3 精密度与准确度
        3.1.4 重现性
    3.2 二次乳化法的初步探究
        3.2.1 二次乳化法制备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
        3.2.2 薄膜分散法制备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
        3.2.3 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势测定
        3.2.4 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3.2.5 脂质体载药量的测定
        3.2.6 二次乳化法初步探究小结
    3.3 二次乳化法脂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3.3.1 单因素实验
        3.3.2 响应面分析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
    4.1 脂质体的制备
        4.1.1 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制备
        4.1.2 聚乙二醇包覆的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制备
    4.2 脂质体粒径和形态
        4.2.1 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势测定
        4.2.2 脂质体的形态结构
    4.3 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
        4.3.1 脂质体的泄漏率
        4.3.2 脂质体分散溶液的外观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透皮及大鼠烫伤治疗
    5.1 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制备
    5.2 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大鼠体外透皮
        5.2.1 大鼠皮肤的处理
        5.2.2 大鼠透皮实验
        5.2.3 大鼠透皮改进实验
        5.2.4 大鼠皮肤吸收量实验
        5.2.5 大鼠透皮实验小结
    5.3 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治疗大鼠烫伤实验
        5.3.1 大鼠二级烫伤模型的建立
        5.3.2 数据统计
        5.3.3 大鼠二级烫伤愈合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中药物与磷脂的相互作用
    6.1 羟基积雪草苷与磷脂膜之间吸附的初步判断
        6.1.1 空白脂质体加样回收率
        6.1.2 离子强度对包封率的影响
    6.2 通过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水分配系数研究药物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
        6.2.1 羟基积雪草苷在不同pH条件下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6.2.2 pH对脂质体/水分配系数的影响
    6.3 通过热分析(DSC)研究羟基积雪草苷与磷脂的相互作用
    6.4 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 研究羟基积雪草苷与磷脂的相互作用
        6.4.1 自选标记脂质体的制备
        6.4.2 EPR实验条件
        6.4.3 实验结果
    6.5 通过红外光谱(IR) 研究羟基积雪草苷与磷脂的相互作用
        6.5.1 实验方法
        6.5.2 实验结果
    6.6 综合讨论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复合维生素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维生素抗氧化剂
        1.1.1 维生素C
        1.1.2 维生素E
        1.1.3 维生素的复合使用
    1.2 微纳米载体技术
        1.2.1 多重乳液
        1.2.2 油包水乳液
        1.2.3 固体脂质微粒
        1.2.4 脂质纳米囊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一步法制备复合维生素C、E固体脂质微粒及其表征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脂质筛选
        2.2.2 乳化剂筛选
        2.2.3 伪三元相图绘制
        2.2.4 油相、水相比例优化
        2.2.5 制备参数考察
        2.2.6 含量测定
        2.2.7 包封率及保留率测定
        2.2.8 粒径测定
        2.2.9 微观形貌观察
        2.2.10 粘度测定
        2.2.11 稳定性考察
        2.2.12 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2.2.13 体外释放研究
        2.2.14 体外经皮行为研究
        2.2.15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2 脂质筛选
        2.3.3 乳化剂筛选
        2.3.4 伪三元相图
        2.3.5 油相、水相比例确定
        2.3.6 配方及制备方法确定
        2.3.7 粒径分布
        2.3.8 微观形貌分析
        2.3.9 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2.3.10 稳定性考察
        2.3.11 体外释放研究
        2.3.12 体外经皮行为研究
        2.3.13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备方法对复合维生素固体脂质微粒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仪器与试剂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脂质筛选
        3.2.2 乳化剂筛选
        3.2.3 制备参数考察
        3.2.4 包封率及保留率测定
        3.2.5 粒径测定
        3.2.6 pH值测定
        3.2.7 微观形貌观察
        3.2.8 粘度测定
        3.2.9 稳定性考察
        3.2.10 体外抗氧化研究
        3.2.11 体外释放研究
        3.2.12 透皮吸收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制备方法的确定
        3.3.2 不同制备方法对SLMs配方的影响
        3.3.3 不同制备方法对SLMs物理性质的影响
        3.3.4 不同制备方法对抗氧化性的影响
        3.3.5 不同制备方法对SLMs稳定性的影响
        3.3.6 不同制备方法对SLMs体外释放的影响
        3.3.7 不同制备方法对SLMs经皮行为的影响
        3.3.8 不同制备方法对SLMs细胞毒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维生素蛇油脂质纳米囊的制备与表征
    4.1 序言
    4.2 仪器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磷脂筛选
        4.3.2 甘油与水比例筛选
        4.3.3 热高压均质法
        4.3.4 微射流制备法
        4.3.5 pH测定
        4.3.6 粒径及电位测定
        4.3.7 稳定性考察
        4.3.8 维生素E对蛇油自氧化抑制考察
        4.3.9 保湿效果评价
        4.3.10 经皮行为研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磷酯筛选结果
        4.4.2 甘油与水比例筛选
        4.4.3 热高压均质法
        4.4.4 微射流制备法
        4.4.5 量产和可重复性试验
        4.4.6 稳定性考察
        4.4.7 蛇油过氧化抑制效果考察
        4.4.8 保湿效果评价
        4.4.9 经皮吸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实验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10)肉苁蓉苯乙醇苷透皮给药系统新剂型的设计及抗色素沉着药效学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
    1.肉苁蓉苯乙醇苷传递体制备工艺的研究
        1.1 仪器与试药
        1.2 方法与结果
        1.3 讨论
    2.肉苁蓉苯乙醇苷微乳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透皮实验
        2.1 仪器与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3 讨论
    3.肉苁蓉苯乙醇苷微乳凝胶抗色素沉着药效学的研究
        3.1 仪器与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维生素E亚微粒乳液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速效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给药系统的研制及评价[D]. 叶丹.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神经酰胺纳米乳液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 王玙璇. 江南大学, 2021(01)
  • [3]醋丙甲泼尼龙乳膏的制备及体外评价方法研究[D]. 王明雁.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4]肤康凝胶的药学及药效学研究[D]. 周艺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运载辅酶Q10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皮肤渗透的研究[D]. 钱鑫. 江南大学, 2018(01)
  • [6]红没药醇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D]. 王婉婷.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7(01)
  • [7]脂质微纳米载体水凝胶的制备与评价[D]. 张虹. 东南大学, 2017(04)
  • [8]羟基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烫伤治愈活性评价[D]. 李泽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9]复合维生素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D]. 顾澄宇. 东南大学, 2016(03)
  • [10]肉苁蓉苯乙醇苷透皮给药系统新剂型的设计及抗色素沉着药效学的评价[D]. 许欢欢.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维生素E亚微米乳液的体外透皮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