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情境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运用论文_王思媛

视觉情境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运用论文_王思媛

【摘要】《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运用语言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实幼儿运用语言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交往环境,增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增强幼儿运用语言的信心,让幼儿敢说、想说、多说,在真实的生活语言运用情境中教师施以恰当的介入指导策略,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全面发展。

《纲要》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我尝试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丰富多彩的“视觉情境”,让幼儿语言在生活中学习,使幼儿提高语言能力和丰富的生活感受相得益彰。

一、在视觉情境中运用照片展览,帮助幼儿梳理实践经验。

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也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教师应该注意让幼儿在做中说、做后说,为他们组织多种活动,让他们到社会中去多接触事物,在活动中获得感受并产生交流的愿望。

运用照片展览创设“视觉情境”可以帮助幼儿回忆、再现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参观《滨州未来展》活动后,午休前教师把的照片放在活动室位置明显的桌子上按参观的顺序摆放,使幼儿根据情境有序的讲述参观的过程。同时教师把最大的一幅‘时空隧道’的照片,放在中间最醒目的位置,使孩子们细致的观察。

通过照片展览将《滨州未来展》的画面再现,帮助了幼儿回忆实践活动的细节。可见,在视觉情境中运用照片展览进行情景再现更容易引发幼儿生动具体的自发交流。

二、在视觉情境中运用视觉动画,让幼儿细致的描述外形特点。

视觉动画综合运用形、色、光的效果,创设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视觉情境,营造了轻松自然的交流氛围,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使幼儿的注意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看到的与大家分享。

在一日生活中,借助视觉动画给幼儿营造一个生动、有吸引力的语言氛围。在午休起床后,幼儿看到活动室饲养的小乌龟交流起了‘我喜爱的小动物’,宋亚东说:“我想见蹦蹦跳跳、活泼可爱的小松鼠,这是我的愿望。”教师为满足幼儿这一愿望,为幼儿播放生动形象的“小松鼠搭窝”的视频,幼儿直观、形象地欣赏视频动画后,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幼儿满足这个需求的过程,也是幼儿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使用视频动画更容易引发幼儿主动观察的兴趣,让幼儿直观形象的了解外形特点,教师通过眼神鼓励与肯定,使幼儿更加有自信心。

通过视觉动画,凭借它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体验中他们的兴趣更浓厚、观察更细致、所讲述的内容会更富有情节,更真实生动。

三、在视觉情境中运用自然景观,让幼儿在体验交流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体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幼儿欣赏自然景观,使幼儿的语言在观察、体验中得到运用和发展。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结合自然景观,让幼儿身临其境的去观察、体验。幼儿模仿老师的样子,伸出手接住雪花,见证雪花在手中融化的速度和留下的痕迹,感受雪景的优美和大自然的美好。

在视觉情境中运用自然景观让幼儿身临其境的欣赏、体验雪的场景,使幼儿快乐的参与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在视觉情境中运用拼摆地图,使幼儿的语言在合作中运用和发展。

生活中,幼儿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地图》结束后,孩子们很乐意交流中国地图的话题,离园前,教师把一个地图拼图,平均分给了三个小朋友,崔文奇说:“我看看这块拼图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再看看那个小口的样子我就知道拼哪里了。”张少勐说:“我拼一个你拼一个,都别着急。”胡沙一诺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四块拼图怎么也拼不好。崔文奇说:“我替你摆上。看,这不正好么。”胡沙一诺松了口气,赶紧说:“谢谢!”在大家交流经验、相互合作下,很快就拼完了整幅地图。

在视觉情境中幼儿一起拼摆地图,相互合作、仔细观察、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使幼儿的语言在合作中得以充分的运用和发展。

五、在视觉情境中运用动态生物,与幼儿平等对话巧妙引导,引发幼儿的精彩交流。

幼儿的情感和语言观念,以真觉的情感与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为主要形式。使幼儿置身其境,为其“知、情、意”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幼儿的交流和讨论。

入园时,幼儿看到活动室新增添的小鱼,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幼儿为小鱼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教师的介入不是直接提要求,而是和孩子平等的对话、巧妙的引导,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在观察小鱼时,为小鱼唱歌,教师敏感地发现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文学形式继续交流。教师说:“小鱼除了喜欢听歌,也喜欢听故事或者优美的诗句呢!”

崔文奇说:“冬天池塘变成了冰,房子盖上了一个白棉袄,小朋友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了。”教师的介入引导效果非常明显,起到了为幼儿表达“助燃”的作用。幼儿在表达过程中大量使用丰富的词汇,使用形象的比喻句,讲述优美生动。孩子感受到的是大家一起分享、互动,给孩子创设了一个宽松和愉悦的心理环境。从而深化幼儿对鱼生活环境物体、事件的信息,幼儿与同伴的交流中自然而然的运用和表达。

在视觉情境中幼儿观察动态生物,教师与幼儿平等对话,恰当的介入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欲望,使幼儿精彩的谈话、交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六、在视觉情境中运用图片观赏,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为了丰富幼儿的词汇,使幼儿运用恰当的语句和同伴交流。离园前,教师将各种各样不同表情、不同动作的猴子图片放在桌子上,胡沙一诺说:“可爱的猴子、机灵的猴子。”王钰涵说:“淘气的猴子、生气的猴子。”教师为了使幼儿在交流时运用更多的词汇,教师为幼儿做出了修饰性讲述的示范,教师用“隐性示范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说:“哇!你们快看,我这里有一只张牙舞爪的猴子。”李家硕说:“老师,我这里也有一只张牙舞爪的猴子,和你的一模一样。”高一诺说:“我的这只是长尾猴,它的尾巴又细又长。”胡沙一诺说:“长尾猴的尾巴不仅又细又长,而且它行动敏捷,能在大树上跳上跳下就像飞起来一样。” 通过幼儿争先恐后对自己看到的猴子流畅、连贯的表述,体现了教师运用的“隐形示范法”非常恰当、有效。

在视觉情境中运用图片欣赏,让幼儿观察各种各样不同表情、不同动作的图片及教师的示范,使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流畅、连贯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综上所述,在大班视觉情境中还可以运用“经验拓展”、“人际交往”、“场景游戏”、“布疑设问”、“模仿表演”等形式。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抓住实际,灵活进行,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运用多种材料、方式引导幼儿通过视觉刺激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使幼儿在这个真实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学习和表达,不同的交流内容,不同的年龄特点,我们要针对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视觉”情境,让幼儿从中体会交流的乐趣!

论文作者:王思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视觉情境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运用论文_王思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