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剖腹产术后出血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欧阳晓霞

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安阳 456300

摘要:目的:探究70例剖腹产术后出血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9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产妇患者均在剖腹产手术中发生过出血现象,根据产妇出血量,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缝扎治疗和子宫切除等治疗止血措施。结果:所有采用剖腹产的产妇术后出血症状得到及时治疗,产妇病情均全部好转且健康出院。结论:剖腹产术后出血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临床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剖腹产;术后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传统的生活观念也发生巨大的改革,选择剖腹产的孕妇逐渐增多,但是剖腹产术后引发术后出血并发症也逐步提升[1]。本研究收集我院妇产科2014年9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产妇患者均在剖腹产手术中发生过出血现象,采取适当的临床治疗后,产妇均恢复健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9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产妇患者均在剖腹产手术中发生过出血现象。医护人员采用观察记录方式,将产妇剖腹产术后的出血量采用溶积法、称重法以及目测法进行产妇出血量的观察记录。产妇的年龄在23~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7±1.3)岁,其中初产妇有40例,经产妇有30例。本次研究中所有的产妇都符合孕龄标准,其孕周都≧39周。在产妇签署同意书后,对所有产妇的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无任何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出血原因 剖腹产术后出血多数是多项综合因素共同扰乱所致。常见的原因有:胎盘因素30例,宫缩乏力22例,切口撕裂16例,子宫破裂2例。

1.3出血情况 所有产妇均采用剖腹产手术,采用的是子宫下段横切口以及子宫切口是横切后钝撕。剖腹产术后出血的积血量统计:500~1000ml35例,1000~2000ml33例,2000ml以上的2例。

1.4剖腹产术后出血临床治疗

1.4.1中药治疗 对剖腹产术后出血,我院采取的术后止血方法主要是中医治疗方法,此种方法的毒副作用低,价格低廉,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让产妇口服止血药物即宫宝口服液,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为益母草,辅以甘草、山楂加水煎服,服用时间是在胎儿分娩12h之后。

1.4.2手术治疗方法 首先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对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时下段形成不良,胎盘剥离面活动性出血可采取“8”字缝扎止血措施。对于剖腹产术中发现胎盘植入浅肌层,范围小于5cm×5cm,手术主刀医生可采取弯剪沿植入灶棱行剪除胎盘,采用创面压迫性止血,同时采用“8”字缝扎止血措施,以此保留患者子宫。

宫腔填塞压迫性止血对于此种剖腹产术后止血方法,很多人持不同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迄今为止一种切实可行的术后出血急救措施。当产妇患者剖腹产术后出血来给你达到800ml或者产妇存在大出血迹象时,即可放置。王红霞等对60例剖腹产术后出血产妇经按摩子宫应用缩宫药物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后发现治疗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预估产妇患者的出血量达800ml,并伴有活动性出血迹象,采用水囊压迫和纱布填塞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止血,发现产妇大出血迹象得以有效制止,产妇已经停止出血。

1.5疗效评价 经医护人员剖腹产术后出血采取临床治疗后,产妇患者的出血迹象均有所改善。痊愈:产妇患者完全康复,不存在任何出血迹象。有效:产妇患者出血量大幅度下降,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后,产妇患者的出血迹象消失。无效:剖腹产术后出血无论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产妇的出血迹象均没有任何改善[2]。

2结果

针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0例产妇,对其剖腹产术后止血措施均按照其出血量的不同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止血措施为中医药物治疗此种方法的毒副作用上,在短期内即可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健康,对于出血严重的产妇患者则采取手术治疗方法。所有剖腹产术后出血患者采用临床治疗后,出血现象均有所改善,在临床治疗结束后均康复出院。具体如表1所述。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度,很多产妇选择妊娠分娩方式是,剖腹产成为产妇选择的热门方式,但是剖宫产子宫和附件恢复相对于正常分娩产妇的恢复速度可能比较慢,而且还会伴有断断续续的出血情况。对于剖腹产术后出血情况,通常而言不超过42天均为正常,假如超过42天还有出血,就复查一下是否存在剖腹产术后出血并发症,及时进行诊治[3]。

本次剖腹产术后出血临床治疗分析中,70例产妇在选择剖腹产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迹象,其中500~1000ml35例,1000~2000ml33例,2000ml以上的2例。通过医护人员对剖腹产术后出血原因的调查发现:胎盘因素30例,宫缩乏力22例,切口撕裂16例,子宫破裂2例。针对剖腹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中,主要有中医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临床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为了加快产妇的术后康复进度,都是选用中医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止血治疗。治疗方法:口服中药补骨脂20g,益母草15g,赤石脂20g,仙鹤草15g,山楂10g,甘草15g。用水煎服,一天一剂分两次服用,七日为一个疗程。按照产妇术后出血量,服药时间为7d——21d,服药期间应禁忌服用辛辣食品。对剖腹产术后出血量多的患者可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4]。

综上所述,剖腹产手术后存在出血问题,可根据出血量采取对应的临床治疗方法,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祥玲.剖腹产术中出血治疗及预防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2,(36):195-195.

[2]李慧芹.研究剖腹产术中出血临床治疗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9):102-103.

[3]刘青建,刘彩萍.50例剖腹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36):116-117.

[4]梁华.剖腹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与预防措施[J].医药前沿,2014,(25):195-196.

论文作者:欧阳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70例剖腹产术后出血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欧阳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