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规律探析_组织管理论文

继续教育规律探析_组织管理论文

继续教育规律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规律就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继续教育这一特殊教育形式的规律,既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也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在继续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认识继续教育的特殊规律,对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继续教育的外部规律、继续教育的教学规律、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规律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继续教育的外部规律

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教育必须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制约,同时又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服务。实践证明,继续教育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我国最近十多年来的继续教育实践,反映的就是社会发展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与继续教育不断满足社会需求这样一种矛盾运动。

80年代前期,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由于直接从发达国家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跨越了较长的科技历史阶段。许多新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不为我国科技人员所熟悉和掌握,广大科技人员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迫切要求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最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并最有效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教育形式当属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在此阶段的大发展,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在此期间,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体现出为学习者讲授新知识新理论、拓宽知识面和介绍世界新科技的特点。华中理工大学此间开办的继续教育班,主要是计算机算法语言、计算机应用、外国语、党政干部科技培训、物资经济管理、工矿企业管理等培训班。这一期间的继续教育,表现出“补充、拓宽知识”的特点。

80年代后半期,社会发展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由前期的知识补充和基本技能训练转向新科技的应用。各类培训班主要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化控制、三总师培训、水电站自动化、机械CAD、微机应用及维修等等。这一期间的继续教育,表现出“应用新技术、提高技能”的特点。

90年代初期,继续教育的内容向更高更深更新方向发展,教学形式向更灵活多样化发展。近几年,华中理工大学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现代企业管理、优化设计、CAD 培训、智能工程、三总师高级研修、高层次管理干部研修、高级科技英语、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等等。这一期间的继续教育,表现出“消化吸收高新科技、提高创造能力”的特点。

从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发展梗概可知,继续教育的发展是受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的。当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企业经济效益较好时,继续教育就比较兴旺;当高新技术在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比较密集,该地区、该单位对继续教育的要求就比较迫切。与此同时,高等学校若能迅速适应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要求,高校的继续教育就会有大的发展,高校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继续教育的外部规律告诉我们,高等学校必须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实际,主动适应社会要求,把继续教育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由于继续教育的发展是随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我们可以遵循这一规律来确定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至于继续教育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面临怎样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认真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了。当前,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国营大中型企业正在改革运行机制,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作为市场主体的这些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和经济将会有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减,其产值在全国工业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乡镇企业生产、产品中的高新科技含量越来越大;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高产优质农业,则已成为我国农业的根本任务;许多与现代化建设和高新技术结合的产业,如涉外商贸、金融、保险、交通、信息流通等第三产业的现代化运行与管理,也将有大的发展。这些发展趋势表明,继续教育将面临广泛的需要,任务十分艰巨,前景十分广阔。

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既要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瞄准知识密集、高新科技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单位,使继续教育向高水平高效益方向发展;同时又要广泛面向乡镇企业,提高乡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技能,充分发挥高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二、继续教育的教学规律

社会主义教育的内部规律有多种层次。基本规律是:教育必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层次的规律是指教学规律、学校管理规律等等。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其主要任务是智育,而且智育过程又有其自身特点。不突出这一点,继续教育就没有特色。那么继续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呢?

1.灵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继续教育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与学历教育相比有显著不同。前者是根据具体的培训要求和培训对象不同而灵活调整的。这种灵活性必须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不能把灵活性理解为随意性,也不能把课程内容相关理解为学历教育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紧密衔接。因此,应处理好继续教育的灵活性与严格的科学性之间的关系。如果只强调灵活而忽视教学内容的科学联系,给学员提供的知识就容易流于支离破碎。为避免这一弊端,教学活动必须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确定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教学环节安排等。

华中理工大学主办继续教育班,都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委培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共同商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教学内容要求有相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计划一经确定就严格执行,单方面不能随意改动。不这样规定,就会违背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人的知识与能力的运动规律。

继续教育的课程和内容虽要求有科学性和相关性,却不要求严格的前后衔接。因为学习者通常是接受过学校系统专业教育的,他们能够适应跳跃性的教学内容。因此,课程及内容可经厂校双方商议后作灵活调整。如有一期科技英语班,根据学员从事外文资料翻译和涉外商务洽谈的实际,我们把原计划中“外文写作”和“公文逻辑”这两门课作了调整,压缩了“外文写作”课的学时,取消“公文逻辑”,并增补了“听力”和“翻译技巧”两门课。学员和厂方对此十分满意。又如一个企业管理培训班,原开6门课,根据用人单位和学员意见,灵活地插入“领导科学”和“现代企业制度”两个专题讲座,效果很好。

2.采用以讲授、研讨、演示、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

学员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需要教师多讲解。他们希望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因此,不宜在培训期间过多给学员安排预习、作业和复习任务。自学和深入研究可由学员回单位后进行。培训期间,学员应侧重于理解和掌握。

研究讨论是很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学员在工作中应用新知识、新技术,面临许多实际问题。通过研究讲座,既可得到教师指导,又可得到具有丰富经验的其他学员的帮助,可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效率也很高。

演示和动手操作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培训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要求立竿见影。不进行实验,不演示和操作,就很难达到培训目标。华中理工大学CAD培训班,讲授占1/3,操作占2/3,学员结业时会使用相关软件,可独立进行工作。学校将CAD 相关的教材和配套软件提供给学员,让他们在工作中进一步掌握所学理论和技术。

3.教学相长规律在继续教育中有特殊意义。

教与学是一种双向活动,教与学相互影响。实践证明:教与学总是双方受益的,这在继续教育中更加明显。高等学校开展继续教育,不仅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而且也促进了自身教学与科研的发展。继续教育的这种特性是通过教与学的特殊联系来体现的。

许多培训班以培训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开设的课程是跨学科的。所学知识大多是交叉学科的内容。高校在教学组织、教师安排过程中,必然要出现学科交叉,这就促进了高校学科的发展,加强了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与渗透,譬如专业技术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间、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之间、机械与电子技术之间的相互渗透等等。

继续教育高层次研修班,是就某一具体科研项目或某一专题进行研讨而开办的。这类学员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只是在新理论和高新科技的应用上需要求教于高校的专家、教授。在教学和具体问题的研讨中,高校教师能从生产实际和学员方面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从中能得到许多启发并引起更多的联想和深层思考,从而使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这就是教学双方相互提高的关系。

继续教育的教学双向作用,还体现在教师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等方面。实践证明,继续教育是高校联系工厂、社会的纽带。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教师与学员的交往,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了学校的开放度,有利于形成社会经济发展依靠教育、教育主动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可喜局面。

三、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规律

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有共同点,更有明显区别。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应根据继续教育的实践及特点来确定。

其一,继续教育具有短期性和专题性。委托办班的单位或个人,通常是为拓宽某一方面知识或解决某一技术问题,或掌握某项新技术而进行短期学习的。在何时何地学习或学什么,是学习者择机而定的。实施教学的系、室或研究院所,不可能随时接受突来的教学任务。因此,继续教育必须有中、短期计划。

其二,继续教育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其相适应,而且在办学方式上也有种种要求。针对不同的委培单位提出的不同办学要求,学校也面临怎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的问题。

其三,继续教育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举办跨学科的培训班,在教学组织中需要有一个能协调各系科之间工作的专门机构,这就对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提出了要求。

目前在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实践中有两种组织管理方式:一是采取各学科、各系(室)、专业院所分散组织管理;二是采取集中归口管理。所谓集中归口组织管理,指的是通过固定的职能机构,即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对继续教育全过程实行统一管理,实行从确定培训目标、办学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后勤工作、学籍管理直至证书发放的集中归口管理。笔者认为,集中归口组织管理符合继续教育规律,具有明显优点。

首先,采取集中组织管理,能控制教学活动并使之规范化,从而保证继续教育质量。继续教育的对象、教学内容、办学形式在不同的班是各不相同的,由各系、室、所分散管理,难以按相对一致的条件和水平组织教学,也难以按规范的管理规章来管理培训班。据调查,有些由系、教研室、研究中心自行开办的短训班没有学员登记表,所修课程成绩记载不全,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随意性大;一个学校究竟办了多少班,办了些什么班,没有一个部门能统计出来。实行集中归口管理,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可以有组织、有计划、有章法地对学习活动、后勤服务、学习成绩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校对继续教育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对各类培训班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探索继续教育规律。

其次,集中组织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条件、设备、师资,便于组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各系、室、研究所自办培训班,其所能调动的教学场所、仪器设备和教师是很有限的。若想利用其他部门的条件,会遇到诸多困难。要是举办跨学科专业的短训班,矛盾就更突出。因此,一些分散组织管理的培训班受条件所限,办学质量不理想。实行集中管理后,全校各系、所、中心之间的协调工作就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及专职管理干部来落实。高校继续教育职能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一般由校级领导兼任,该职能机构的工作在学校有一定权威性,能有效地起协调作用。在统一调用场所、仪器设备、师资等方面,各单位是服从于学校全局的。因此,统一归口安排不会出现相互矛盾和互相推诿现象,学校的继续教育就可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办出高质量和高水平。

其三,集中组织管理有利于学校全面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厂校联合、校际联合办学的趋势。高等学校还成立了继续教育协作组。工作的宗旨和任务是:发展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加强高校教学、科研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交流信息,提供有关继续教育的经验和资料;推动和组织高校间的继续教育活动与协作。由此可见,分散的管理方式无法与之相适应,只有实行集中组织管理才能满足要求。

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通常具有全方位性。比如校企双方在签订科研合作协议时,企业方面可能会在毕业生分配、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让等方面要求学校支持帮助,学校方面也可能会在后勤物资供应、学生实习、有关材料与器件购买等方面要求企业提供方便。在双方全面合作中,继续教育是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拥有专门的继续教育职能部门,就可掌握全校继续教育的总体情况,调动各部门的有利因素,使学校能全方位为社会、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

标签:;  ;  

继续教育规律探析_组织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