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法配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论文_张存龙1,王润芳2

1.甘肃通渭县中医医院;2.通渭县人民医院 甘肃通渭 743300

【摘 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配合微波照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法配合微波照射。观察2组前后患者症状积分,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在改善咳嗽、咯痰方面,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喘息气促、哮鸣音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临床疗效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改善感染指标包括WBC、N、CRP方面,2组治疗后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法配合微波理疗及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穴位贴敷;微波照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死因顺序排位中COPD居第3位,而COPD急性加重期直接影响着该病的死亡率和预后[1],因此,对COPD急性加重期开展更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选用自拟方制成药饼,采用药饼穴位贴敷法配合微波理疗及现代医学常规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2],急性加重期的患者;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痰瘀阻肺型标准[3]的患者;③年龄50-80岁。

1.2排除标准①虽然患有本病,但本次慢性咳嗽喘息急性加重是由肺结核、肿瘤、矽肺、支气管扩张、囊性肺纤维化、真菌、刺激性气体、过敏因素所致者;②合并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精神、神志异常患者;③年龄﹤50岁或﹥80岁;④合并气胸、肺大泡及出血倾向者;⑤对药饼及胶贴过敏者;⑥不配合治疗者。

1.3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10年7月-2013年10月本院住院患者,共40例。采用简单数字表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67.3±10.1)岁,平均病程(16.7±8.6)年。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5.8±9.50)岁,平均病程(9.7±6.4)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感染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反应蛋白(CRP)]、症状(咳嗽、咳痰、喘息气促、哮鸣音)积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单纯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包括①抗感染治疗:根据临床经验用药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合的抗生素。②氧疗:鼻导管低流量吸氧;③祛痰:索甲司坦片,每次0.5g,口服,每天3次;痰多者静脉滴注氨溴索,每次30mg,每天2次;④解痉:万托林0.5mL、异丙托溴铵0.25mg,雾化,每天2次;多索茶碱0.2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⑤糖皮质激素:甲强龙4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⑥若体温过高(T>39.0℃)给予退热治疗。以上常规治疗视具体病情酌情调整。

2.2治疗组在对照组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法配合微波照射治疗。贴敷药物组成:红芪、麻黄、法半夏各60g,地龙40g,白芥子30g,细辛18 g上药均研成末状,制成膏剂备用,每个穴位用膏6g贴敷穴位,以纸质胶贴固定。取穴:肺俞(双侧)、膻中、脾俞(双侧)、定喘、膈俞(双侧)共8穴。方法;于每天北京时间10:00始外敷所选穴位,并用微波照射贴敷部位30min,温度以局部灼热感能忍受为度。贴敷2h后揭去敷贴,每天1次。治疗7天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

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临床症状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根据本症型的主要症状、体征(咳嗽、咯痰、喘息气促、哮鸣音)采用0级(无)记0分,1级(轻)记1分,Ⅱ级(中)记2分,Ⅲ级(重)记3分的方式计分。

3.2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①症状改善程度。改善1级: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1级;改善2级:治疗前较治疗后降低2级;改善3级: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3级。②临床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拟定。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积分减少率≥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积分减少率<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积分减少率<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积分减少率<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4.2两组治疗后各症状改善程度比较见表1。在改善咳嗽、咯痰方面,2组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喘息气促、哮鸣音方面,2组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治疗后各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4.3 2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分级情况比较见表2。经秩和检验,2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分级情况组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症状总积分分级情况组间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2组队症状的综合改善均有良好疗效,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4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总显效率为临床控制率与显效率之和;总有效率为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三者之和。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70.0%。2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

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分级情况比较

COPD属中医学肺胀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在痰、瘀、虚三方面,患者大多因外感风寒引动痰瘀“夙根”,使肺失宣肃,津停成痰,血滞为瘀,痰瘀互结又进一步阻塞气道,引起气机壅塞,气机逆乱导致COPD急性加重。中医药在COPD治疗上具有优势,但采用穴位贴敷法配合微波照射治疗的研究及应用报道不多,故本研究选择痰瘀阻肺型急性加重期患者,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以评价中西医结合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穴位贴敷法是根据传统中医络病理论,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选用适当的药物制作成药饼或膏剂等直接贴敷于穴位,利用穴位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同时经过微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笔者根据上述认识,将药物加工成散剂后,用鲜生姜汁调制成糊,制成6g大小的药饼,贴敷在相应穴位,并以微波照射,使诸药之性透过皮肤渗入脉络发挥最大药性。微波照射可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人体腠理开泄,穴位贴敷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通过经络气血运行,到达相关脏腑而发挥最佳疗效,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脾主运化,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若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故脾为生痰之源。巳时(上午9点至11点),营气运行至脾经,脾经最旺,此时取穴施治,清宿痰之力最强;且一日营行五十周,每周需时两刻,故用微波理疗30min,选肺俞、脾俞使肺气宣、脾运健、遏痰源而达到止咳化痰平喘之效果,而且肺俞为肺的背俞穴,主治咳嗽、气喘;膻中穴为气之会穴,豁痰利窍,调气降逆;定喘穴为经外奇穴,主治哮喘;膈俞穴位于上焦,且为血会,可疏通气血,改善心肺功能,抗御疾病。研究表明,穴位贴敷具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过敏性,可提高T细胞亚群水平,提高病人抵抗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5]。

贴敷药物中,红芪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麻黄宣肺平喘,药性上行而发散,半夏味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地龙清热熄风、平喘、通络;细辛辛温化饮,白芥子味辛,性温,化痰止咳平喘,化痰逐饮。诸药合用,共凑益气活血、化痰平喘之效,使气虚得补,痰瘀同化,气机调畅,咳喘自平。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咳嗽、咯痰、喘促气、哮鸣音)方面的综合改善都 有良好疗效,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控制炎症指标WBC、N、CRP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更好的疗效。由此可见本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理论依据与良好的临床疗效,微波照射联合合穴位贴敷,本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临床疗效确切,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策略[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989-99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6-17

[3]韩明向,李泽庚现代中医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1-82.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6-58

[5]陆卫娟.孙斌.龚梦玉.膏药贴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4):146-147

作者简介:

张存龙,男,(1967-),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皮肤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论文作者:张存龙1,王润芳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穴位贴敷法配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论文_张存龙1,王润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