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论文_王雪银

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论文_王雪银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阳光幼儿园 712200

摘 要: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而这一切的桥梁就是沟通。在幼儿教育的问题上,家园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家园沟通又是讲究艺术的。

关键词:家园共育 重要性 方法策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由此可见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才能和谐施教。互相配合的前提则是教师与家长恰如其分的沟通。

在《幼儿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忽略了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了一个孩子的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沟通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已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接纳和面对的对象是不懂事的孩子和不放心的家长,光有态度还远远不够,还应有恰当的沟通方法、途径,这样才能让误会解除,让工作及时、顺利地开展。

一、沟通要在态度上积极主动

我们的工作热情不仅要体现在对幼儿的关爱和帮助上,还应体现在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上。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一方面能够体现自身的教育素养;另一方面便于家长更为及时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沟通积极主动的教师会取得家长更多的支持与肯定。

二、在表扬鼓励的基础上,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们应从幼儿身上多寻找 “闪光点”,为他们的学习发展营造更为有利的氛围。教师切忌采用“告状”式的谈话方法与家长沟通,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你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肯定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让家长感到教师既特别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教师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谦虚、谨慎、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表扬鼓励而不从实际出发,时间长了会让家长产生不信任的感觉,一方面认为老师说假话哄自己高兴;另一方面又觉得教师对工作敷衍了事,很可能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掌握一些沟通的策略

1.了解家长心理,因人沟通。 家长往往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希望孩子是“十全十美”的。对此,教师应理解家长的教育心理,采用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师和观念陈旧的家长沟通时,如果直接提供一些教育措施,他们会很难接受。所以,教师可直接向他们反映幼儿的学习效果,如:今天我们的活动是什么;孩子通过学习掌握了什么;在园中的表现怎样等。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逐渐明白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教师也在点滴中取得了家长的认同和支持,最终会达到共同培养的目标。 对于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他们对幼儿教育的观念不同。这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对幼儿要求过于严格,认为以后竞争太激烈,对幼儿各方面都要进行完美的打造;另一个是对于幼儿过于“尊重”,认为幼儿要发扬个性自由,结果导致幼儿不能融入集体生活。和这些家长沟通时,要引导家长了解客观的评价标准和适当的教育理念,可以从整个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来谈幼儿的发展。

2.简明扼要,简单沟通。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个领域的各项目标发展中不存在明显的问题,而家长也很少过问而言的。这样的孩子和家长是最让老师省心的,如果教师对自己稍微放松一些,就可以不去和这样的家长沟通。但我个人认为,家长不主动找你,并不代表家长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相反,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或不愿给老师添麻烦等原因而没有主动找老师。

3.委婉地点出孩子问题,提醒沟通。幼儿在园中的表现也不尽是温顺听话,也有淘气的一面。对此,教师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婉转的方式向家长反映真实的情况,以便家长和教师进行共同教育,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4.选择沟通的场合与方式。恐怕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教师在公众场合与自己沟通孩子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私下单独与家长交流,或者电话与家长联系,或者书信交流,还可以和家长QQ聊天交流。总之,一定要寻找合适的场合,选择恰当的方式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交流。

5.注意沟通的态度和语气。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有时可能因孩子的问题,和家长沟通时态度不积极、不和蔼,甚至出现了语气生硬的情况,久而久之家园关系会越来越僵化;反之,我们以积极、和蔼、诚恳的态度和家长沟通的话,会争取到更多的支持与肯定,家园关系会越来越和谐融洽。教师的态度和语气与家园关系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6.换位思考交流,真情沟通。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领域的发展中不存在问题,但家长有许多不放心而言的。这些家长不是每天围着老师问长问短,就是站在远处久久不愿离去。教师对此应该“换位思考”,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孩子时,工作尽职尽责,自然产生亲近感,愿意通过自己和家长的真情沟通,最终改变他们,使其与我们的步调一致。

总之,沟通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是增进友谊的纽带,是化解矛盾的桥梁,是加深情感的催化剂,是温暖人心的春风,更是滋润心田的夏雨。只要幼儿教师做个有心人,充分发挥开放互动、口头(当面说、电话)、书面(短信、微信、QQ、家园联系册)、家访交流、作品展示等环节的作用,注意多种沟通方式的互相补充,灵活运用,多探索一些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一定会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架起一座信任、支持的桥梁,最终会实现家园共育,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论文作者:王雪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论文_王雪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