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晚期伴低蛋白水肿的皮肤护理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吴珊

恶性肿瘤晚期伴低蛋白水肿的皮肤护理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吴珊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肿瘤内科 24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晚期伴发低蛋白水肿患者行皮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伴发低蛋白水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4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顺序的不同分为两组,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3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皮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褥疮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接受护理后的褥疮发生率3例(13.04%),参照组为10例(43.48%),研究组褥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着显著优势,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小于0.05。研究组接受护理后的满意程度22例(95.65%),参照组为17例(73.91%),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着显著优势,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小于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晚期伴发低蛋白水肿患者行皮肤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褥疮的发生,更加利于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关键词】恶性肿瘤;晚期;低蛋白水肿;皮肤护理;褥疮

恶性肿瘤晚期伴发低蛋白水肿患者,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褥疮症状,加之破溃容易增加感染的发生几率,不仅增加患者的疼痛反应,同时,还将会加重患者患病情况,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晚期伴发低蛋白水肿患者给予护理指导十分重要[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伴发低蛋白水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4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顺序的不同分为两组,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3例。其中,性别分布:参照组男性13例,女性10例;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分布:参照组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36岁,平均年龄(69.64±7.48)岁;研究组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36岁,平均年龄(69.94±7.6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以进行比较,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诊断,确诊为患有肿瘤疾病;②患者的生存期预估超过2个月;③本次研究均经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②排除预估生存期不超过2个月的患者;③排除临床资料并不全面的患者;④排除难以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

研究组行皮肤护理。①饮食护理。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来说,主要是由于营养缺失所致,因此,临床上需要寻找导致患者营养缺失的原因,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促蛋白质合成的药物,输入适当的血浆以及白蛋白,与此同时,还可以适当使用利尿剂帮助患者排除体内多余液体。临床认为,患者出现全身水肿的情况,特别是身体四肢,进行穿刺治疗,将会增加肿胀或者穿刺处渗液的发生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临床上需要减少对于患者的有创治疗,对于需要穿刺的患者来说,则需要进行静脉穿刺或者置管,于患者锁骨进行静脉穿刺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不仅能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同时,还能够减少静脉栓塞、感染以及脱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此同时,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营养供给,对于水肿严重的患者,则需要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并且叮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以及高热量的食物;②日常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确保室内环境的干净和干燥,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和衣物,减少对于患者皮肤的刺激,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使用气垫床;③翻身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设置翻身卡,进一步规范患者的翻身频率,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每间隔2到3h翻身1次。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皮肤情况以及保持体位等,对于存在褥疮的患者则需要记录下褥疮大小、位置等信息,严格实施翻身卡制度,进而促进患者翻身,有效减少褥疮的发生。

1.3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褥疮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确定后,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指标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进行测评,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恶性肿瘤晚期伴发低蛋白水肿患者临床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两组数据结果有统计学参考价值。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褥疮发生率

研究组接受护理后的褥疮发生率3例(13.04%),参照组为10例(43.48%),卡方值=5.254,P值=0.022,研究组褥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着显著优势,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小于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程度

研究组接受护理后的满意程度22例(95.65%),参照组为17例(73.91%),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卡方值=4.213,P值=0.040,组间数据对比有着显著优势,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小于0.05。

3讨论

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来说,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热腹腔积液、发热、恶心呕吐、疼痛以及低蛋白水肿等临床症状,其中,低蛋白血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营养缺乏所致,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负氮平衡的状态下,将会降低血浆蛋白以及胶体渗透压水平,患者机体以及器官组织潴留大量水分进而出现全身水肿的症状。大部分患者在此期间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加之患者皮肤抵抗能力薄弱,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因此,加强对于患者的皮肤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4]。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组接受护理后的褥疮发生率3例(13.04%)显著低于参照组为10例(43.48%),研究组接受护理后的满意程度22例(95.65%),显著高于参照组为17例(73.91%),P值小于0.05。由此,通过对晚期恶性肿瘤合并低蛋白水肿患者来说,给予皮肤护理,能够减少褥疮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皮肤护理,能够降低晚期恶性肿瘤伴发低蛋白水肿患者的褥疮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曹风娟,赵畅,刘春霞. 晚期恶性肿瘤合并重度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体会[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282-283.

[2]梁颖. 恶性肿瘤晚期伴低蛋白水肿的皮肤护理效果研究[J]. 河北医学,2018,24(05):868-873.

[3]蒋文丽. 恶性肿瘤晚期伴低蛋白水肿的皮肤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02):268-269.

[4]张顺康,郑磊贞.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2017,27(10):815-821.

论文作者:吴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恶性肿瘤晚期伴低蛋白水肿的皮肤护理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吴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