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对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论文_华美英

例谈对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论文_华美英

浙江省青田县高湖镇中心幼儿园 323900

摘 要:在幼儿园这个快乐的大家庭中,老师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去年,班级上插入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连画个闭合的圆都不会,不会穿脱衣服,连清晰表达自己意识都显得有些困难。本文以该幼儿为例论述了对特殊幼儿进行融合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特殊儿童 融合教育 例谈

由于班级上新插进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我开始尝试接触了“融合教育”。一年多的实践,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让我感触颇深,并以此方式与大家共享。

第一次接触这个孩子是在他家中,刚走进他家豆豆就显得十分兴奋,在与其父母的交谈过程中,豆豆一直都没有坐下来。他忙于搬弄家中的玩具、书。笑咪咪地看着我们,让我们注意他。豆豆长得又瘦又高,是班上的“老大哥”,可是这个“老大哥”在班上的种种表现却与他的实际年龄相差太远。针对这个情况,我翻阅了有关的书籍,并请教了许多的同行,决定从观察开始,做跟踪教育。

一、观察记录幼儿特征,确立教育方案

1.语言: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识,说话只会用单个的词语,口齿发音不清晰。偶尔会喃喃自语,或是在上课或下课时无意识地重复老师或同伴的语言,且语速缓慢,还有一字一顿现象。

2.情绪: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显得十分兴奋,面部表情都是十分开心。要是老师的表情严肃一些,他立刻显出十分慌张的神情。好像受了某些刺激,异常害怕,情绪的波动起伏很大。

3.注意力:注意力极易分散,没有自我约束力;易受外界刺激干扰,上课东张西望,没有正确的坐姿。

4.运动智能:身体的动作极不协调,手不能自然伸直,不敢走独木桥。爬行、走路的速度却很快。绘画还停滞于涂鸦阶段,不能画出闭和的圆,更不能填色,无法独立完成精细动作(手工中,用剪刀剪下直线都不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自我服务意识:精力过剩,中午午睡根本无法入睡,不会穿脱自己的衣服,习惯性寻求他人的帮助,自理能力差,不能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玩具等。。

6.社会性发展:易脱离群体单独行动,没有规则意识,不受纪律约束,是非分辨能力差,常有无意识的破坏性行为,例如:在他人的作业纸上乱涂乱画,或破坏他人的作品等。与同伴的关系处理不好,常常陷入孤立地位。

二、主动与幼儿家庭合作,共同开展干预教育

1.运用色彩开发幼儿智力。孩子家里的墙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人物、动物、植物的卡通画来刺激他的视觉,促使大脑皮层兴奋。色彩与开发智力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上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在黄、橙、浅蓝、浅绿等色彩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智力极高,而在暗淡、较为压抑的黑灰色等环境中生活的孩子其智商相对较低,甚至平均要低十四左右。如果给幼儿一个明朗、欢快的色彩环境,,让孩子置身于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地里,可以促使大脑皮层的兴奋。豆豆的父母在他卧室里贴了十二生肖的图案,豆豆很开心,东摸摸,西看看,爸爸告诉我向他讲述了十二生肖的故事,他一下子就掌握了,这样即刺激了他的视觉,又让他掌握了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2.让幼儿多动手。多动手对于孩子的大脑是一种很有益的锻炼,不仅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而且能增强思维能力,其中又分了两种:一是发展小肌肉群,都说幼儿的智能在指尖萌发。在家中可以让孩子削削铅笔。并进行阶段性的涂鸦训练,前期要求画直线,后期开始,可以让孩子画闭合的圆,接着开始涂鸦的训练。

3.让幼儿多动口。兴趣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动力,而语言是幼儿表达自己所认识世界的开始。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游玩,多认识世界,多增长见识。每天保证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亲子交流。

三、创设关爱的人文教育,营造融合的教育环境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社会环境决定他的认知发育。首先我们要为智障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豆豆平时在班上总是耷拉着脑袋,特别喜欢打开电灯的开关。经常喃喃自语,每次游戏的时候总是充当“怪物”的角色。天真而又善良的孩子们在发现了豆豆的与众不同之后,班上许多孩子都会取笑他,不愿意和他一起坐。班上许多的家长甚至提出让豆豆转园的要求,针对这个情况,我在班上进行了说教,可是效果不佳。于是,我们讨论在班上开展了有关“爱”的主题教育。带孩子们去了莲都区儿童福利院,当孩子们看见这里更多的被父母抛弃、身残智障的儿童后,孩子的心情变得顿时沉重起来。班级的孩子们更多得以同情的态度接纳了这个孩子,减少了豆豆在集体学习和活动中所受到的负面压力和伤害。在家长工作中,我专门为此事召开了家长会,我告诉他们:智障幼儿生来有某些方面的障碍是无辜的,他们同样也有生存和受人尊重的要求和权利。作为健康孩子的长辈,我们不仅要引导自己的子女去关心帮助别人,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是爱,懂得怎么去关爱别人,更要让孩子们学会与不同的人群交往,这不仅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要求,也是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的需要。

一年多的训练,豆豆的进步明显,虽然还比不上其它的孩子,但是,在他原有的能力上是跨了一大步。通过对豆豆的教育,我深深感受到融合教育任重而道远,它不仅关系到这些特殊儿童的需要,更是对正常儿童学习对弱者的同情、支持和帮助的最好教材。

论文作者:华美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例谈对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论文_华美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