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_宏观经济论文

澳门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_宏观经济论文

澳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澳门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必要性论文,可行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九七”香港顺利回归之后,“九九”澳门回归已指日可待。与“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不同,世人对澳门了解不多,澳门给许多人的印象仅是一赌城而已,误以为旅游博彩业是澳门唯一的产业。实际上工业、金融保险业及其它服务性行业在澳门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其整体份额超过一半以上。澳门经济自60年代即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70年代更是突飞猛进,1971—1981年澳门经济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增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澳门基础设施已趋于完善,形成了以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房地产建筑业和金融保险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1995年澳门人均生产总值达1.8万美元,超过不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自1993年以来,澳门经济连年下滑,据估计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3%左右。经济持续多年低迷不景气,固然有众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澳门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世界市场已发生了剧烈的转变,澳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能否主动抓住机遇,适应挑战,将成为澳门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澳门产业转型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必须更新过时的旧观念,充分有效地利用科技、管理资讯,使目前澳门落后于邻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提升。所以,研究澳门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对于实现澳门回归后经济的持续繁荣,实现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具有重大意义。

一、澳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必要性

(1)澳门旅游业历来倚重博彩业,由博彩业带动旅游、酒店、 娱乐、餐饮等各关联行业。澳门博彩业实行专营制,垄断程度高,专营公司缺乏扩大投资和更新的动力;博彩业技术设施相对落后;周边面临东南亚地区新兴赌业的剧烈竞争。澳门现有历史和人文景观缺乏深度开发;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数量不足,致使游客居留时间过短;旅游业客源结构也过于单一。

(2)澳门出口加工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主要产品是低附加值的纺织品、成衣和玩具,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高,外销市场高度集中,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于国际贸易中的普惠制及多种纤维协定下的配额制所起的保护作用。随着多种纤维协定的逐步废除,澳门的出口加工业将由于失去配额的保护而陷入困境。

(3)从整体经济看,澳门产业门类不完备, 行业分布较为集中;各行业的内部关系较为松散,产业关联度低;各产业比重表面合理却转换无序;产业结构稳定性较弱且二元化特征明显;各产业虽在自由经济制度下生长但政府作用也不容低估。

二、澳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可行性

澳门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具有可行性。澳门学术界和工商界早在90年代初即提出产业转型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1)澳门经济是富有活力的微型海岛经济。澳门已有4OO多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经过近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迅速扩充,业已形成其独特的比较优势,具有相当的产业基础。澳门城市功能趋于多元化,正在向现代化的国际城市迈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际机场成为澳门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工程,机场通航后,每年可转运3OO万人次的乘客,处理12万吨的货物。同时, 一系列市政工程的完工,将有效地提高澳门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化城市的地位。澳门居民的生活素质也已达到相当水准,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向高档化、名牌化发展。可以说,澳门居民的生活水平已开始进入富裕型阶段。由于澳门属国际自由经济体系,又位居远东高发展地带的核心地段,可以充分利用邻近地区和国际资源,使它的经济活动在更为广阔的领域里展开。因此,澳门经济是既小又大,小中见大,其经济形态随着国际产业转移而变化,是富有活力的海岛型经济。

(2)澳门具有三大外部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一是背靠物产丰富、成长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整个祖国大陆的依托;二是受到历史传统联系而逐渐加深与之一体化的香港经济的有力带动;三是通过葡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发达国家经济接轨。澳门近年由于充分调动内部因素,同时发挥三大外部优势,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若能继续充分利用这三大外部优势,就可以进一步增强澳门经济发展后劲和支持力,从而使澳门起飞型经济通过产业转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3 )“祖国大陆因素”对澳门国际自由港地位的持续繁荣和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依据澳门基本法,回归后的澳门将仍然保持自由港地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并作为单独的关税区,继续享有相应的出口配额、关税优惠等。广珠铁路和广深珠高速公路若延伸到澳门,将使澳门与祖国大陆在交通网络上联成一体,澳门与内陆腹地的综合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回归”因素将会对澳门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

(4)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的设立。 基于澳门的经济现状与生产力水平有待改善,澳门政府决定成立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以此推动澳门经济转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对外竞争力。在中葡双方的共同支持及澳门民间的积极参与下, 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于1996年2月8日正式宣告成立,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并采取官民合作的运行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中心的基本职能包括:知识转移、技术转移、技术顾问及帮助企业取得国际认证。中心成立时间虽短,但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已取得初步经验。中心通过全方位开放的方式,充分发挥策略联盟的作用,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阶层参与的积极性,共同推动澳门生产力的发展,力争使澳门在提高生产力方面能有跨越性的发展。

(5)联生工业村的发展为澳门产业转型提供了新机遇。 为了促进澳门工业多元化,加快工业转型,1993年澳门政府与联生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落实了联生工业村的发展计划,发展高科技工业项目,同年10月联生工业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澳门政府和联生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占60%和40%的股份。设立工业村的目的是为了使有意在澳门发展工业的投资者有一个较为完善和富有吸引力的良好投资环境,以增强其竞争能力,从而加快澳门工业发展。联生工业村具有区位优势,土地价格优惠,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有先进的通讯网络,对外交通便利,并采取低税制,进口设备免征进口税,这样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新型工业和高科技工业在工业村发展,从而使联生工业村能真正成为促进澳门工业多元化和加速工业转型的典范。

澳门经济在80年代的提升是显著的,但由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当前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多。澳门经济的发展,可以说阻力与动力同在,困难与机会共存。为了提高澳门经济增长的质量,就要克服资金、技术、劳动力的相对短缺,在推进产业转型过程中采取有效政策,全力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利用澳门经济机制灵活的优点,抓住“回归”的历史性机遇,积极采用适用性技术,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使澳门经济不断向质量型增长方式转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实现澳门经济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标签:;  ;  ;  ;  

澳门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