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论文_张奕明

分析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论文_张奕明

【摘要】目的:分析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疗效与优越性。方法:取90例RE患者,随机分作甲、乙2组,甲组行雷贝拉唑治疗,乙组行奥美拉唑治疗,对比疗效及优越性。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康复指标均明显高于乙组(P<0.05);且甲组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可有效控制RE患者病症,降低复发率,且用药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优越性。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雷贝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RE)指食管清洁功能破坏、抗反流屏障受损等因素,使食物、胆汁、胃酸等胃内容物反流至口咽、食管部,引起炎性病变[1]。常见于肥胖、精神压力较大人群,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提升,在RE临床治疗中,多以恢复食管抗反流功能,抑制胃酸分泌为治疗原则,为寻找高效、优越治疗方式,我院特行此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RE患者90例分为甲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23.4~86.5岁,平均(52.19±5.43)岁;乙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22.8~87.6岁,平均(53.41±5.96)岁,患者均行消化内镜检查确诊为RE,均出现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且症状持续时间均≥2周,排除因消化道溃疡等恶性疾病致病者及需要行胃食管手术治疗者,对比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接诊后,均指导患者健康饮食,改善生活习惯,甲组取雷贝拉唑10mg于患者早餐前30min口服,可据病症增加药物用量至20mg,1次/d;乙组取奥美拉唑20mg指导患者于早餐前30min口服,部分重症患者可据病情增加用量,但不得超过60mg,1次/d;两组均用药6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药物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复发情况等临床指标;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恶心、乏力、皮疹)发生情况。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食管炎症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食管、咽喉黏膜恢复正常。有效:患者食管炎症降低程度≥II级,临床症状基本缓解,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无效:食管炎症无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未见好转。

1.4统计学

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疗效对比

甲组45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31例(68.89%),有效13例(28.89%),无效1例(2.22%),有效率97.78%(44/45);乙组45例患者中,显效22例(48.89%),有效17例(37.78%),无效6例(13.33%),有效率86.67%(39/45),相比甲组有效率97.78%明显更低(x2=8.607,P=0.003)。

2.2恢复临床指标对比

甲组用药后,平均药物起效时间(24.82±5.12)h,相比乙组起效时间(43.48±7.96)h明显更低(t=13.226,P=0.000);甲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3.16±1.25)d,明显低于乙组(5.68±2.57)d(t=5.915,P=0.000);且在后续随访中,发现甲组中出现2例复发患者,复发率4.44%(2/45),乙组中复发者7例,复发率15.56%(7/45),明显高于甲组(4.44%)(x2=6.870,P=0.009)。

2.3不良反应对比

甲组用药后出现乏力反应者2例(4.44%),恶心者1例(2.22%),未见皮疹者,不良反应反生率6.67%(3/45);乙组中发生乏力者4例(8.89%),恶心3例(6.67%),皮疹1例,不良反应率17.78%(8/45),明显高于甲组(6.67%),差异显著(x2=5.752,P=0.017)。

3讨论

RE致病机理并不明确,多考虑与患者胃运动、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有关;患者多于饱餐后表现出胸骨后疼痛、烧心等典型症状,并具有病症发展慢、迁延时间长等特点[2],部分患者会出现夜间反流症状,影响其生活品质及睡眠质量。

在RE治疗中,多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胃酸分泌,以达到治疗目的。奥美拉唑为初代PPI,主要作用于人体胃壁细胞,对胃壁黏膜表面分泌微管上H+-K+-ATP酶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进而抑制胃酸分泌[3],在RE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奥美拉唑个体差异明显, 患者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不同,极易出现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而雷贝拉唑为新一代PPI,其活性为奥美拉唑3~10倍,具有强力抗分泌作用,且不会在人体内聚集,用药24h左右即可发挥抑酸作用,起效极快,其持续时间较长,可有效防止RE患者夜间发作情况,且无明显个体差异,安全性极高。

综上所诉,雷贝拉唑在RE治疗中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疗效佳等特点,可加强RE患者短期内病症控制,并可有效防止病症复发,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文成, 孙禹威.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0):41-43.

[2]赵兴彬, 黑晓东.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8):193-194.

[3]季勇, 陈妙研.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5):60-61.

论文作者:张奕明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分析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论文_张奕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