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生命教育的理性思索与拓展路径-基于上海市静安区的调研论文

老年生命教育的理性思索与拓展路径
——基于上海市静安区的调研

蒋中华1杨玉明1国卉男2

(1.上海市静安社区学院,上海 200040;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336)

【摘 要】 老年生命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实现积极老龄化关键有效的途径,也是老年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与最高要求,更是帮助老年人抵御晚年干扰以实现生命最大价值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对静安区老年生命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从老年人的基础情况、对老年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以及老年生命教育实施的成效等方面明确了当前老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提出发展多元全面、丰富多样和灵活有效的老年生命教育。

【关键词】 生命教育;老年教育;理性思索;拓展路径

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程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导致社会老龄化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冲击尤为复杂、严峻。依赖政府、社会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对增强老年人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而言是具有“托底”作用的关键支撑。然而,内因才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老年人对生命的态度不同,对生命意义理解的不同,将使得他们晚年生活状态与质量产生明显差异。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17]13号)提出,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督促家庭成员加强对老年人的情感关怀和心理沟通;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6]74号)对于进一步深化老年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培育老年学习文化。显而易见,通过老年教育,使老年人能够获得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和生命体验,从而能够从社会层面帮助老年人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尤为关键而迫切。

一、老年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生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较为清晰的学术渊源,但其具体内涵则仍然模糊繁杂,不同国家、地区的理论研究各具特色、不一而足。一般而言,这一议题往往被认为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lters)于 1968 年提出来的(王勇,2017),与此相关的实践在国内则相对滞后,发展也更加孱弱。1994 年,江西南昌大学在小范围开设了《中国死亡哲学》选修课,被视为大陆生命教育的萌芽;2004 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 号)文件,提出要把生命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实现了官方“背书”;1997年江苏省实验小学在《江苏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关于生命教育论题的文章,生命教育研究开始起步;2005 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于北京主办首届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对其概念内涵的研究不断加深(李艺,2014)。

关于生命教育相关内涵的研究虽日渐丰富,但是仍缺乏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核心概念。为此,在实践中,往往围绕教育的本质、个体生命的本质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讨论来开展研究和具体工作。一般而言,就是承认人的生命除了自然生命的一面,还有精神、灵魂、伦理道德、理性等超本能、超自然生命的一面,即个体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有机统一;教育作为促进个体终身发展的关键力量,自然应当遵循生命的完整性,促使个体通过不断学习持续完善对生命地认知。个体在老年阶段自然也是如此,应当通过接受教育、参加学习,在有限的自然生命存在过程中,实现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成长与超越。即通过老年生命教育,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与生命质量。也就是说,老年生命教育,并不是要构建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老年教育形式,而是强调要将老年教育关乎老年人的生命状态与生命完善(王勇,2017)。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内涵。

(一)通过生命教育,实现老年群体的积极老龄化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了“积极老龄化”概念,其中 “积极”被界定为“老年人在身体健康、具有参加体力活动和劳动队伍的能力之外,还要参加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益事务”(世界卫生组织,2003)。其中,健康、参与、保障,被视为这一政策框架的三个基本支柱与主要实践方向,强调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群的健康维护,更要关注老年人社会生命的“参与”和精神生命的“保障”,实现老年人生命的自然长度、社会宽度和精神高度的有机统一。

为此,要让老年人在积极接受教育时,学习获得健康维护的科学知识、生活技能、生命态度和健康价值观,并且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健康状况等参与到社会中,开展与其他年龄层的人交往,承担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张倩,2016),从而重新激发自己的潜能,增强个人能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自身、家庭、社区和社会的最新发展过程中,不断实践新的生活理念,重新融入社会,再次服务社会,从而催生老年人新的人生目标,使其真切认识到自己还有机会和能力“老所作为”,并最终实现老年人关系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提高。

在职业的选择上,漂亮女人如蛾逐火地喜爱抛头露脸的行当。比如唱歌跳舞做演员,偏偏都是吃口青春饭的事,便是风光,其时也短,很难登峰造极,成为一方大家。当一般的人人到中年,正朝气勃勃,卓有成效地做着自己的事业的时候,漂亮女人却已经花事阑珊,走下坡路了,只好自怨自怜,哀叹红颜易老,青春难留。

2013年,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从那时起,阿里已经经历了多次内部的交接。2013年陆兆禧接任阿里巴巴集团CEO,2015年张勇接任CEO,标志着阿里“70后”合伙人全面掌权;2016年井贤栋出任蚂蚁金服的CEO,并于2018年4月接任董事长。显然,在阿里巴巴合伙人机制下,轮换交接是常态。不仅是阿里和蚂蚁,阿里云、菜鸟等阿里体系的其他重要板块也都完成了至少一次的管理团队更替。外界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阿里巴巴的战略从未因人事上的变动而发生变化,而阿里巴巴的增长势头也始终强劲。马云的接班人张勇,彭蕾的接班人井贤栋,都在合伙人群体这个人才储备库中诞生的。

(二)通过生命教育,推动老年群体的继续发展

在实施效果上,课题组调查了参与老年生命教育学习前后老年人对自身生活看法是否发生变化,除去之前就对课程保持兴趣的老年人外,其余老年人的变化情况如图12所示。统计结果显示,只有极个别老年人不认同课程内容,大部分老年人在行为上发生了变化,少部分老年人能够实践学习到的新的生活理念,表明整体教育效果良好。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仍然有不少老年人虽然认同学习到的理念,却并没有在生活中发生转变,需对这部分人进行鼓励和关注。

个体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斯和恩格斯在前人思想上提出来的,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指的个体生命不断向更宽的宽度、更大的深度、更高的高度发展。老年生命教育,就是要坚持多维、多元的生命需求,设置内涵丰富的内容,让老年人感受到丰满、多元的生命维度,积极培育健康的自然生命,拓展丰富的社会生命,丰盈多彩的精神生命,开发出生命的无限潜能,提升多维的生命质量。

所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R2达到0.9990,这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可以初步判定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这只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判断,需要从统计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分析,才能判断模型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因此,需对该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现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是保罗·朗格朗在“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上提出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带入到了一个更高与更广泛的认识层面。它被视为“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强调教育围绕个体的适应与超越,通过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每个人终身不断的学习”(国卉男,2013)。作为终身教育体系最终阶段的老年生命教育,注重的是从生理、心理及社会交往等多个维度,增强老年人“自我”的效能感、自豪感和成就感,让其有潜力、机会与空间继续完善自我。

显而易见,老年生命教育,就是鼓励、支持、协助老年人通过“参与”学习来拓展生命的维度、宽度与高度,这是研究、实践老年生命教育的基本立场。

(三)通过生命教育,实现老年生命的最大价值

在群体生命特点上,个体在进入老年期后,伴随机体健康状况和社会职能方面的变化(刘梦琪,2018)。

一方面,随着生理功能衰退,老年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精神衰老,如思维活动迟缓、理解能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然而如果不能妥善应对,个体将会出现情绪消沉、意志衰退等不良精神情绪;同时,老年人适应环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在不断降低,加之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改变,将会在某种程度上不断限制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这会对原本就消极的心理带来更加不利的影响(刘梦琪,2018)。

当前养老院的老年人进入养老院生活,大多出于无奈,因此他们本身的幸福感就不高,为此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帮助其在养老院中努力实现价值,比如养老院要求全护理老年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参加集体运动锻炼,鼓励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每天安排丰富多样的课程,其中既有固定课程,也有企业、学校提供的课程,还安排了自主学习空间,保证每个老年人基本上每天都有一节课可以上。

另一方面却与之截然相反,老年人基于经验的学习、理解、推理等能力仍然很高,逻辑记忆及数字记忆能力衰退并不明显,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也非常高,而且由于知识面广、经验丰富,知识型老年人更是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他们不仅能够较自如地坦然面对职业及生活发生的新转变,消除消极影响,而且甚至能够采取适当的方法并寻找适当的机会,开拓新领域的研究或学习新的知识,坚持从事一定量的专业工作或社会工作,谋求参与社会服务和国家建设。

这两种心理特征,伴随出现在个体的晚年生活中,在彼此冲突、抵消中共同决定了晚年生活的质量。老年生命教育,强调的是让老年人通过学习克服心理上的冷漠,开拓积极的心理影响,抵消消极的心理影响,建立珍爱生命的生命观,从而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品质,最终实现健康积极的人生。

二、老年生命教育实践现状调研——基于上海市静安区的调查

我国开展生命教育的历程较短,涉及老年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则更是滞后、零散,存在较大的空白。为了探索老年生命教育在实践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对静安区关于老年生命教育体验基地建设进行了问卷调研。

(一)基本情况

2013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建设,静安区立项培育老年生命教育体验基地,开始全面、系统性地探索老年生命教育。2018年,为了获得辖区内老年人对近年来老年生命教育的实际体验,开展了老年生命教育的专题调研,面向老年教育机构学员和养老院老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多种途径发放和收集问卷,共获得问卷310份,回收率100%。

1. 性别比例

从性别上来看,被调查对象中以女性居多,约占全部调查对象的78%,这也基本和我国及上海老年人口性别分布和老年教育、教养机构老年人性别比一致,说明老年人群体中,女性偏多,在进行老年生命教育时本课题组也对性别差异有侧重地实施,针对不同性别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的生命教育服务。

图1 被调查对象性别比

2. 年龄分布

武新国擦了擦额头因害怕沁出的冷汗,贴着一棵矮松坐在地上。硝烟伴随着鲜血的味道,刺激着他的鼻腔。他鼓起勇气站起来,一边拉上枪栓,一边暗骂自己的懦弱。

在年龄分布上,由于老年教育学员和养老机构老人有着明显的差异,老年大学中,50~69岁的学员占绝大多数,即初老和中老的老年人是老年教育机构中的主力军,和老年教育学员相比,养老机构中,中老和高龄老年人的比重则更大(见图2)。

3. 学历状况

崔:以我个人的演奏经验来看,您所说的控制方法在三角钢琴上很容易学习,但当我们只有立式钢琴时,却几乎不可能找到感觉,因为立式钢琴的弦槌是通过弹簧复位的。您曾有过只能练立式琴的时候吗?您在那时如何获取理想的声音?

拦截型地表水水源工程适用于河道内有稳定的地面径流,且具有筑坝拦水的优越地质条件的区域,以河道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重点,是挡、排、引、蓄、控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体现。主要优点:(1)充分开发利用了地表水资源,特别适宜发展集中供水工程,对村庄集中,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能规模解决饮用水水源问题。(2)供水保证率高,相关资料显示,此供水水源供水保证率可以达到95%以上,可与工、农业用水相结合,保证人畜饮用水外的剩余部分可供工业、农业用水,对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3)河道内河水流速快,水体交换频次高,是活水周流思想的重要体现,对该区的人文景观建设、优美生态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2 被调查老年人年龄分布

在学历方面,未调查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对象,如图3所示,1%的人为小学学历,2%的人为初中学历,17%的人为高中学历,13%的人为中专/技校学历,41%的人为大专学历,23%的人为本科学历,3%人为本科以上学历。调查结果显示,静安区老年人的学历整体水平较高,这一情况也和我国大部分地区老年教育机构或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学历情况比较相似。

图3 被调查老年人学历分布

(二)对老年生活质量的影响

1. 期待寿命长度

黄砂资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它。当初在混乱的采砂管理时期实行全面禁采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条件成熟了,按照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需要部分解禁并实行规范开采。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管理思路,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整合管理资源,在保证河势稳定、堤防和通航安全等前提下,根据采砂规划,围绕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目标,妥善处理禁与采、堵与疏的关系,妥善处理砂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稳步推行采砂管理规范化建设。

盈利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报酬,也是企业偿还债务的一个重要保障。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图4 被调查老年人所期待的寿命长度

2. 对变老的态度

通过老年生命教育,老年人对于“变老”也提高了认识,只有极少数人表示“很讨厌变老”,大多数人对“变老”持积极或中立态度,但后续的教育教学,仍需关注转变这部分人的看法,让更多人积极面对老年生活(见图5)。

3. 对“发挥余热”态度

图5 对变老的态度

除直接针对老年人的老年生活的调研,课题组还特别调查了老年人退休生活方式,以探求在接受老年生命教育之后,是否更能够、更愿意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针对“发挥余热”, 18.39%的老年人认为,老人应该颐养天年,不愿这么做, 24.84%的人认为无所谓,56.77%的老年人期待自己也能够发挥余热。通过老年生命教育,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对发挥余热充满了激情。此外对于老年志愿服务,被调查老年人也呈现出积极的态度,没有老年人对此表现出厌恶,绝大多数老年人认为参与老年社会服务能让人感到愉快,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这也体现了老年生命教育在促进老年人二次社会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见图6、图7)。

图6 对“发挥余热”的态度

图7 对参加“社会服务”的态度

(三)对生命价值的影响

1. 对死亡的看法

对于死亡的看法是能最为直接地反映生命教育效果的问题。由于被调查老年人大多进行过老年教育的学习,以各种形式参与过老年生命教育,老年人对于死亡的看法的变化最能够体现老年生命教育的效果。调查表明,87.74%的老年人认为死亡是一件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事情,能够平静面对死亡,有7.74%的老年人尽可能地避免去想到或提及这个问题,即对死亡采取逃避的态度,仅有极少数人认为死亡是疼痛与苦难的解脱或对死亡后的生命有所期待,被调查老年人仅有0.33%勾选“对死亡感到恐怖和焦虑”,这表明大多数老年人都能够以相对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见图8)。

在过去的2018年,尽管汽车工业正在发生巨大转型,格劳博仍然成功巩固了牢靠的市场地位,凭借的正是领先的技术和机床,以及传统动力总成技术和新电动驱动设备的优化组合。面对即将到来的2019年,格劳博已经对市场的转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坚信这必将又会是收货满满的一年,并且在未来获得持续成功。     

图8 对死亡的看法

2. 对生命看法的影响因素

对于生命的看法基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年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其基本看法主要是基于自身经验,教育更多是能够起到引导作用。调查显示16.13%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受到了老年教育的帮助,这说明老年生命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老年人理解生命,同时也应注意到老年人的生命教育会很大程度受社会思想浪潮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老年生命教育时,也要同时关注社会上的新思想、新动态,这在“乐陵讲坛”“老年乐学”等生命教育实践讲座中,也有所体现(见图9)。

图9 对生命看法的影响因素

针对老年人对于当下社会热点、思想浪潮的看法,也进行了调查,80%的老年人能够接受或持无所谓的态度,说明老年人对于当前的社会风气更能够宽容面对,这也能够帮助老年人能够以更为平和的心态面对晚年生活,这对老年人和家人相处等有帮助。这也是本课题组在老年生命教育实践中,希望能够在老年人身上体现的教育效果。

3. 对晚年生活的看法

从检修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如果工作中出现了沟通难题会对我们的工作以及工作团队带来很大的麻烦,从我所总结的三个层级的沟通难题也可以看出,这就分别对应了产生问题的三个主要因素:与上级的沟通难题是由于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与同事的沟通难题是由于观念、动机和工作方式的不一样造成的,而与下级的沟通难题就是由于立场利益的冲突所造成。

退休之后,老年人不再参与社会生产,其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究竟“为何而活”“为谁而活”,老年生命教育需要帮助引导老年人正确地看待与认识。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老年人都将儿孙满堂、经济富裕作为“幸福生活”的主要标志。经过生命教育,大多数老年人都能够将“幸福生活”更多地和自身联系起来,而非寄托于他人或外物,也能够对自身生活价值进行积极思考,普遍将老年幸福生活同精神快乐相联系,也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价值。这能够有效帮助其正确理解生命,进而促进生命质量的提升(见图10、图11)。

图10 对晚年幸福生活的看法

图11 对晚年生活意义的看法

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是央地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赋予地方政府相应“财权”后如果其仍然收支失衡的一个重要补充。目前大的改革方向是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降低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原因显然是由于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一事一议”、“易上难下”等容易产生许多问题。但从目前来看,转移支付制度的关键在于如何明晰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的界限,更好地发挥两种转移支付制度各自的优点,更好地完善制度框架设计,不能简单地提高或降低某项转移支付的比重。

(四)总体效果评价

从质的规定性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核心是促进个体生命的终身、全面发展。老年生命教育,就是要恪守教育规律的立足点,继续促使老年人个体的发展和完善。即老年生命教育,追求的是通过学习,为老年人提供利用现有条件彰显生命宽度和高度的“机会”与“路径”。

图12 老年人在进行生命教育学习后的变化

三、老年生命教育的理性思索

显而易见,在老年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必须且迫切的,而且需要在教育内容和覆盖面等多个角度进行提升,做更多、更深的理论探索,从而更为全面、有效地提升生命价值。汲取静安实践的有效经验,未来应当围绕以下三点进行更为深刻的探索和研究。

(一)目的观:恪守个体、社会双立场,正确认识生命

老年生命教育要进一步兼顾教育的个体立场和社会立场,把握好老年生命教育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抉择的“平衡”,这是使老年生命教育做出真正合理的价值选择的依据。首先,老年生命教育,在个体立场具有天然的融合性,这是因为老年人参与教育,是不依靠外在的、功利性的动机驱动的,而往往与个体内在动机紧密相关,因此老年生命教育需要以老年人群需求为中心展开。然而,站在个体生命立场上仅是老年生命教育的起点,无法成为老年生命教育的支点。这个最重要却又容易被忽略的支点,就是老年生命教育的关键,更在于引导个体生命不断走向卓越、实现完善。其次,老年生命教育需要体现社会立场,顺应、继承一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让受教育者适应社会变化,同时融入社会发展需要,重新激发受教育者社会服务能力,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实践中,老年教育对老年人社会再融入、再服务缺少回应,尤其是“再服务”。老年教育目前对老年人力资源的激发、培育和利用还异常缺乏。

对于寿命长短的期待,体现了老年人对当前生命质量的看法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被调查对象的大多数都处于70岁上下,实际按照当前的物质水平,上海户籍老年人预期寿命为83.63岁,女性的预期寿命为85.85岁,男性预期寿命为80.98岁,被调查老年人普遍对寿命长度有着较长期待,在生命教育上也需要让老年人形成对生命长度的正确认识,对此,静安区生命教育也有所侧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老年人对于生命长度的看法(见图4)。

老年生命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形式,它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老年群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不能忽视老年个体的内在需要,也要考虑其社会性。总之,教育的个体生命立场和社会立场是辩证统一的,老年生命教育对其中任何一方的舍弃都会损害教育的整体意义,最终无法使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课程观:回归生活世界,超越生活世界

老年生命教育,本质上就是要使老年人在变化的内外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生活,继续获取人生所应具有的生活意义。因此,老年生命教育课程应有以下三个取向:一是,敬畏生命。这包含直面死亡、悦纳衰老。老年人在死亡的问题上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困惑,为了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幸福的人生,老年生命教育要帮助老年人消解对衰老、死亡的恐惧,并最终使人达到对死亡的超越,以拥有正确的生命观。 二是,向未来、向新的可能开放。从哲学上来看,生命和生活紧密相连,走向生活、回归生活是生命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老年生命教育需要提倡珍视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在生活中展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三是,自我实现。老年生命教育,必须引导老年人认识到生命的无限潜能,鼓励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追求真善美的更高境界,追求更丰富、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生命存在,这是老年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总之,老年生命教育,必须将其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具体结合起来,在课程上应以继续丰富和发展老年人的生命为起点,努力增强教育过程生命与生活的内涵,关注生命的成长、发展和完善。

(三)教学观:“生活即学习”的“活教育”

生命教育在教学上,强调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抽象的知识的记忆与复制,而是事实与价值、理智与情感统一的过程。以此为理论参考,老年生命教育的教学观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超越性原则。老年生命教育的教学应该引导老年人在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自己的交流和对话中,唤醒自己的生命意识,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实现超越而达到无限的精神境界。二是,生成性原则。老年生命教育的教学应该尊重老年生命生长和发展的特点,更要关注老年生命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可能。三是,体验性原则。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生命经验,老年生命教育的教学应该提高他们体验的能力,引导他们体验自己的生命存在。

总之,老年生命教育的教学观,关注的是对老年人生命的继续生长意识与能力的不断激发,使其焕发出老年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四、新时代老年生命教育的拓展路径

要实现以上理念,老年生命教育在实践中要超越传统老年教育基于兴趣爱好和技能掌握的单一学习路径,向“积极”“健康”“参与”“保障”等方面拓展,需要在教育内容和覆盖面多角度等方面进行提升。借鉴学习型城市理论模型,老年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应该进行多方位探索(见图13)。

图13 老年生命教育的初步框架模型

整体而言,老年生命教育实践路径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在目的上,老年生命教育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拓展、完善老年人生命的深度和高度,确保老年人在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都获得积极发展,为此老年生命教育应该多元全面;内容上,老年生命教育要以老年人为核心,充分尊重老年人的特征,对接需求,激活潜能,赋权增能,让教育能够符合老年人生命成长的现实需求,为此老年生命教育应该丰富多样;在方法上,老年生命教育要扎根老年人的生活,尊重老年人的主体性,让老年人成为学习的中心,实现生活与教育的直接对接,为此老年生命教育应该灵活有效。

(一)发展多元全面的老年生命教育

一是“高品质的健康”教育,延续老年人生命的自然长度。老年生命教育首要的、基础的责任,就是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老年人延续生命自然长度的意识和技能,促使他们达到全面的、积极的健康。高品质健康的老年生命教育,是超越个体躯体健康的范畴,遵循生命的多元维度,积极贯穿积极老龄化理念所涵盖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促使老年人享受高品质的生命质量。

二是“受社会支持的参与”,是指老年人进入衰老的阶段,能够在周围环境的支持下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个体发展需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中,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并继续为社会做贡献,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三是主动唤醒“保障意识”,提高老年人生命的精神高度。生命的高度,最终还是要靠精神“高度”所指引,而最终的实现,又在根本上依赖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老年生命教育不仅挖掘老年生命无限可能,更要唤醒其生命持续生长的“灵魂”(刘昱杉,2017)。

增加这一功能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台站制气候概况的效率,避免人为计算的错误。通过参数设置,将当地的整编资料输入软件中,软件通过读取月报表文件里的数据,自动比对当月气温、降水、雨日和日照与30 a整编资料的差距,自动生成本月的基本气候概况描述文字,制作人员可以在界面直接修改,如图5,然后复制到MDOS中去。

(二)发展丰富多样的老年生命教育

围绕老年生命自然、社会、精神三个维度,老年生命教育以下五个方面的知识不可或缺。

一是安全与保健知识。安全对老年人来说就是要学会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尽量降低生命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伤害的概率。保健则意味着要老年人要学会自我关爱和自我照顾,使自身的身体机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维持身体的健康。

二是深刻的生命哲理。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健康教育则要追求深刻的“向死而生”的生命哲理教育,让老年人充分了解生命的基本历程,直面生命的消亡,提升对生命的敬畏感。

在图3中,固定f=0.2,可以清楚看到,ER网络在HTLDD、LTHDD和RDD策略下具有相似的鲁棒性,表明不同的边定向策略对ER网络抵制级联故障的鲁棒性影响不大.

三是理性的生命关怀。在积极老龄化的生活境遇里,每个老年人可以通过接受生命关怀教育来积极主动地介入自然生命的延续过程,用科学理性的思考机制和适当的实践范式对自己的生命做出价值上的心灵关怀。

四是旧有关系的参与。老年人退休之后,逐渐远离了以往的伙伴和工作关系,主要以单一的家庭关系为交往范围,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生命的社会宽度越变越窄,最终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老年生命教育,应该以拓展老年人生命社会宽度为目标,引导他们继续维系、发展旧有关系。

五是再构生命的意义。“参与”并不仅仅是让老年人维系旧有的关系,其最本质的内涵,是采取积极的措施使老年人能够最大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需求、特点以及自身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参与到自身、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发展和过程中,从而最终实现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升(杨恒作,2018)。

(三)发展灵活有效的老年生命教育

老年生命教育可以采纳的有效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从成效上而言,老年生命教育在实现形式上要充分结合学习、互动与体验等不同形式。

一是学习,老年生命教育,要更加注重通过教育,为老年生命核心素养的改善提供帮助。为此,要更加强调学习的自主与能动,激发老年人充分认识“自我”,围绕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自主、自由的学习。

二是互动,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对于老年人尤为如此。因此,要更加强调“互动”起来,激发老年人学习的相互扶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经验积累,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研究性和合作性,组织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共同体。

三是体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因此,需要鼓励他们基于自身经验,置身于新的环境进行新的生命体验,也即老有所为,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见、闻、感、悟、思,从而获得更丰富的生命经验,让生命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国卉男(2013).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 李艺(2014).关于生命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J].知识经济,(19):59+61.

[3] 刘梦琪(2018).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4] 刘昱杉(2017).我国老年教育供需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

[5] 世界卫生组织(2003).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M].中国老龄协会译.北京:华龄出版社:9.

[6] 王勇(2017).走向德性的生命教育[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7] 杨恒作(2018).积极老龄化视野下老年大学生命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8] 张倩(2016).当代中国“积极老龄化”的伦理探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Rational Thinking and Extended Routine of Life Education for the Aged: Based on a Survey of Jing ’an District, Shanghai

JIANG Zhonghua,YANG Yuming and GUO Huinan

(1.Shanghai Jing'an District Community College, Shanghai 200040, China; 2. Shanghai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Shanghai 200336, China )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ging education, the life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is not only the key and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active aging, but also the basic premise and the highest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ing education.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help the elderly resist the disturbance in old age and realize the maximum value of lif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lderly life education in Jing’an District, clarifi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and a huge space for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life education of the elderly, from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elderly,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 lif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fe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This paper also put forward the need to develop diversified, diversified, flexible and effective life education for the aged.

Keywords :life education; aging education; rational thinking; Extended Routine

【中图分类号】 G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510(2019)05‑0055‑07

本文系2019年度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重点项目“上海老年生命教育的推进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LERA1903)及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普惠性老年教育推进路径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DKA160383)的阶段性成果。

[DOI编码] 10.19605/j.cnki.kfxxyj.2019.05.009

作者简介 蒋中华,上海市静安社区学院副院长,讲师。研究方向:老年生命教育、教育信息化。 杨玉明,上海市静安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工作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老年教育、健康教育。国卉男,博士,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终身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基本理论与政策立法。

标签:;  ;  ;  ;  ;  ;  

老年生命教育的理性思索与拓展路径-基于上海市静安区的调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