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站TnPM管理的运用探究论文_刘震

浅析小站TnPM管理的运用探究论文_刘震

长庆第六采气厂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长庆第六采气厂安定采气作业区设备运行管理的现状,结合TnPM管理理念,探讨了如何转变作业区员工设备管理理念,规范设备现场管理,根据设备管理运行指标提出“一表四定”等管理方法,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提高作业区设备管理水平。

关键词:TnPM管理 理念 现场管理

1 安定采气作业区设备管理方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现状分析

安定采气作业区隶属于长庆第六采气厂,成立时间短,发展迅速。在日益趋于精细化管理的气田,短板逐渐显现,再加以员工年轻化,经验不足,设备现场管理难度大,主要体现在:设备管理仍处于基础阶段,全员维护的机制不健全,随机维修的情况一直存在,没有预防性体制的思维,员工规范化意识不强、设备管理较为粗放。

1.2现行的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安定作业区现行的设备管理模式主要以传统维修为主。大致维修方式如下:设备运行出现问题 集气站人员抢修 作业区技术人员处理问题 有备件更换 无备件报计划采购 备件到位更换。

在现行的管理办法中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点设备无设备状态监控功能,这样的运行方式使得整体生产系统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无法预知,员工只能处于待命抢修状态。

2)设备故障无法预知,导致设备备件存储无法精确到数量和周期,造成个别配件富裕,个别备件短缺现象。虽然设备均处于一备一用,但若在备件采购期间,备用设备出现故障会迫使生产系统停运,影响生产。

3)员工年轻化,现场经验不足,无法及时发现设备隐患,进而引发设备不可逆损害。

2 推行TnPM管理方法

为了提高作业区员工操作技能,改变管理思路,规范工作行为,进而提高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结合作业区运行现状,逐步推行TnPM管理方法。

2.1统一认识

作业区成立了TnPM管理领导小组,生产技术室成立监督部门,班组长为现场实施人员的三级管理机构。编制《苏南-18站TnPM管理实施方案》,多次组织专项会议,要求全员参与,营造积极氛围。

力求作业区上下统一认识,改变传统型的管理方式,由反应型转变为预防型和预测型,从思想上认识到改变的必要性,为开展TnPM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2全员培训

对作业区领导、生产技术室和班站人员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培训工作。采用多种形式,讲授TnPM理论知识,确保TnPM的学习入耳、入脑、入心。

重新编制各类设备标准操作卡,让操作卡适用现场,可完全指导员工操作,从日常做起,改变工作习惯,规范行为。

2.3多措并举

1)完善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是规范管理的基础,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在减少冗杂资料的同时,让资料录取更清晰,不但老员工清楚,新员工也能一目了然,让工作内容“表单化”。根据集气站生产需求,共建立动静态资料16项。

静态资料“二维码”化。将设备静态资料利用专业技术生成二维码,粘贴于设备本体,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查看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备件清单、设备定、年检资料以及设备故障处理方法等。减少大量冗杂的资料,简化资料管理,同时避免出现办公电脑异常丢失资料的现象。

设备备件是设备修理的主要物质基础,及时供应备件,可以缩短修理时间,供应质量优良的备件,可以保证修理质量和修理周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梳理《动设备配件清单》和《动设备易损件清单》,增加员工对集气站设备的了解程度,同时明确各易损件的更换周期,做到合理的库存储备,严格压缩储备资金,降低管理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一表四定”

为了不断提升设备精细化管理,实现全员、全过程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持续改进,同时根据目前集气站员工的工作习惯,逐步改变员工的工作状态,制定“定时、定量、定人、定考核”的“一表四定”管理方法,明确了一个。

表单中明确了设备润滑、定检、维护保养和日常工作的具体内容与周期,通过表单化,让工作更清晰,职责更明确,能够使不同时间的入职人员都能对本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步骤一目了然。

为了将制度落到实处,将考核量化,同时建立激励机制,以资料完善情况、设备故障率、影响生产运行时间长短等多个指标,对场站员工进行奖惩。

3)技术改造提效益

通过工艺技改,将集气站内同类型设备、阀门统一化,减少备件种类,便于现场管理。

优化选型延寿命。苏南-18站注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其液力端填料、柱塞、阀组损坏频率高,平均一周维修一次,员工维修劳动强度大。通过对水质分析和材料优化,将碳钢柱塞外镀镍铬合金,更换阀组件为不锈钢材质。大大降低了设备维修频次,保障生产系统的平稳运行。

引进状态监测保安全。为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判断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或劣化征兆,预测其劣化趋势,以便事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避免发生较大的损失。针对动、静设备分别引进壁厚在线监测系统和振动监测技术。目前,已在分离器下筒体安装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将积液包壁厚数据实时监控,观察其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在可控范围运行。

4)完善维修机制

作业区目前的维修方法是设备损坏即维修,对故障所造成的影响不作分析,只是一味的增强员工的维修技能,虽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突发故障多,所有的维修都不具备计划性,员工工作状态未得到本质的改变,仍处于随时待命抢修阶段。

预防性维修是以设备可靠性为中心的设备维修管理方法,其目标是通过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以故障模式和故障影响为基础,以维修的适应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决断准则,确定是否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工作,并确定工作内容、时间。

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的工作方式下,在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中,增加维修培训强度指标和建立设备故障模型。设备维修期间正式员工学习的最佳时机,要求在整个维修过程中,培训时间占比达40%。

在设备维修过后,总结分析故障类型、原因、处理方法等,建立设备故障模型台账,最后将故障台账装订成册,不断提高员工劳动技能,同时作为故障处理方法教材,便于新入职人员传阅学习。

结合各设备的损坏类型和周期,加强设备动态管理,精心周密计划,制定适用于苏南-18站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利用生产间隙和一切时机,分项检修,保证设备的高效、稳定及安全运行,提高设备完好率。

3 推行TnPM取得的成效

在安定作业区推行TnPM半年工作以后,深刻的体会到推行该管理方法的价值,不但改变场站内设备运行状况,更是使得员工劳动状态得到很大改善,取得的几个主要效果如下:

1)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从“等、靠、要”的思维管理方式逐渐转向自我管理。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维护,从个别设备技术员管理转向全员管理,提升自主意识,使全员的思想观念有了质的飞跃。

2)设备资料更加齐全、规范。通过推行TnPM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资料。每一台设备从出厂资料到使用维护都设有完整的资料库,并利用二维码生成技术,将静态资料粘贴于设备本体,防止设备转移或铭牌丢失以后,相关资料录取困难的问题发生。

3)流程化、表单化的管理方式,改变了员工的工作习惯,明确工作内容,量化奖励与考核,激励与惩罚并存,将设备管理制度和“一表四定”管理办法落到实处。

4)集气站设备故障率明显减少、维修成本大幅降低。通过加强对重点设备开展点检工作,对设备故障事件的讨论分析,大幅提升了集气站人员的技能水平,均可在巡检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处理。

5)科学合理的备件储备,极大的缩短了故障处理周期,避免了因待料而造成生产系统被迫停运的事情发生。

4 结论与认识

1)TnPM的推进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要将其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从细微入手,一点一滴的改善,长期积累的量变转化为由内而外的质变。

2)注重现场改善,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员工切实体会到推行TnPM带来的好处,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将设备故障率降到最低,实现成本控制。

3)在推进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让TnPM管理办法适用于现场,服务于现场,不断改良和升级,最终总结出适用于本站、本区、本厂的“TnPM管理办法”。

论文作者:刘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浅析小站TnPM管理的运用探究论文_刘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