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论文_蒋素文

桂林市大河乡卫生院 541004

【摘要】: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大河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3例,年平均发病率71.35/10万。各年发病率为2011年为171.42/10万;2012年为40.2/10万;2013年为16.06/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时间集中在1月、3-6月份,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69.81%),幼托儿童(11.32%),成人(18.86%)。儿童组发病率最高,占62.26%:其中男性33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为1.5:1)。结论:2011-2013年,大河乡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年下降趋势,学生7-14岁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积极治疗腮腺炎患者,早隔离,保护易感人群,对幼托机构及学校进行腮腺炎知识宣传教育等,是今后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防控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该病主要的致病因素为:腮腺炎病毒,通过侵犯患者的腮腺、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发胰腺炎、卵巢炎、脑膜炎等并发症[1],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且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基于此,本次调查以2011-2013年共53例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总结该病的流行特征,积极的探索防控措施,旨在为该病的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作出如下报告。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2011-2013年共53例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大河乡),本次调查研究的所有病例均符合传染病诊断标准(腮腺炎诊断标准),并且本次调查研究的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均符合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均来自统计年鉴)。

1.2方法

对2011-2013年大河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客观准确的计算发病率及病死率,并且及时的调查统计大河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情况,总结、归纳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

结果

2.1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

2011-2013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3例,年平均发病率71.35/10万,另外,全年均有发病,发病时间集中在1月、3-6月份。各年发病率如表1所示。

流行性腮腺炎病发病率地区分布上,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据大河乡相关数据调查,发现:2011年好发于乌石村委,占全年发病数的(19/42)45.2%,五福(6/42)14.28%;其中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69.81%),幼托儿童(11.32%),成人(18.86%)。儿童组发病率最高,占62.26%,2012-2013年为散发病例,造成地域分布不均的致病因素主要有:患病人数,易感人群数、人口密度、人员流动的频繁性等。乌石村委流动人口多。希望小学近1000人也分布在乌石村委。人们而且由于人们对该病缺乏科学的认知,隐瞒病情,在发病初期,学生家长或者教师未及时对患病学生进行隔离,且没有及时的规范治疗,从而造成疾病在局部流行。除此之外,腮腺炎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表现为: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以1月、3-6月为发病高峰,其它月份只有散发病例,发病人数集中在1-6月份,属春夏季节(气温上升,湿度大),这样的环境条件,为呼吸道疾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学校或者托幼机构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容易通过呼吸,经空气传播疾病,传播广泛,发病率高;因此,一旦发现腮腺炎患者,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适当的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对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等,避免疫情的扩散。

2.2防控措施

2.2.1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散发病例,但以冬春季节为主,在学校及托幼机构人群聚集地方更加容易造成疫情流行或暴发,因此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措施首先是传染源的管理,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应从发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21天左右。对一般接触者可不检疫,但对集体儿童、学校的接触者适当的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

2.2.2切断传播途径:对腮腺炎患者及时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其生活环境,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2.2.3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者进行腮腺炎疫苗预防接种,提高特异性免疫力,另外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和提高生活水平等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2.2.4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腮腺炎防病知识宣传提高人们群众对腮腺炎的科学认知,及防控意识。有效防止疫情的发生及流行。另外,托幼机构及学校积极配合乡镇卫生院开展入学入托查验工作,对未完成预防接种疫苗的儿童进行麻腮或麻腮风联合疫苗的补种工作。

3、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丙类传染病,预防重点是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为主、自愿原则[3],并且需要熟练的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根据流行特征,针对性、更加高效的采取相对应的防控措施[4]。临床实践发现,流行性腮腺炎往往与麻疹、风湿具有相似的临床特点,因此,在防控上具有相似性,所有年龄12个月以上的患者均可以进行疫苗接种[5]。本次调查以2011-2013年共53例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大河乡)为研究对象,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且在防控上,积极治疗腮腺炎患者,早隔离,对密切接触者适当的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对其生活环境进行通风消毒,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传染病培训(旨在提高人们对该病的科学认知),提高学校管理者的防控意识(规避疫情的扩散),托幼机构及学校积极配合乡镇卫生院开展入学入托查验工作(包括补种工作)等防止腮腺炎在学校的发生与流行。

总之,2011-2013年,大河乡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年下降趋势,学生7-14岁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积极治疗腮腺炎患者,早隔离,保护易感人群,对幼托机构及学校进行腮腺炎知识宣传教育等,是今后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杜月荷,营亮,肖志平等.连云港市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24(6):89-90.

[2] zu-mu zhou, hong-bo ma, Cai Yuanyuan etc.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wenzhou mumps pop in 2006-2009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 2010, 5 (6) : 379-382.

[3]张巧红.2004-2013年许昌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11-13.

[4]程涛,田鑫,曹凤瑞等.2009~2013年吉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6,29(2):167-170.

[5]左登敏,潘发明.一起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及暴发原因分析[J].安徽医药,2014,(11):2098-2101.

论文作者:蒋素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论文_蒋素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