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角色的转换论文

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角色的转换论文

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马秉元

(临潭县卓洛乡中心小学,甘肃 临潭 747500)

【关键词】 建构主义;教师角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学校教师经过了一系列培训和学习,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很多教师还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当中,还是习惯于传统的知识拥有者的角色,较少研究学生心理,也不研究教育理论前沿问题,教学中较少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农村学校并不少见。笔者认为,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可以促使教师去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从而转变教师角色,即从传统的知识拥有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角色是指导者,强调教师的指导地位而不是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的地位,认为好的教学就是“给予学习者更好的机会去构建”。教师在教学中是“向导”的作用,给予学生科学、恰当、因人而异的指导,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输送”,而是与学生在互动中由学生自主构建的。传统教学观重视教师的“教”,学生被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和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不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如,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不足或学生的缺陷,而建构主义教学观把它当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而学会学习。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水平”的要求,近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水利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水农〔2012〕254号),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并不是个体化的认识行为,他们必然要与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以及社会发生关联,知识是与这些关联性因素的互动中逐渐构建而成,而不是把知识作为一个抽象整体由教学“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活动与人的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人是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周围的文化习俗、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学习活动必然与这些因素产生相互影响。

政策三:8月2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双方下一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服务方式、合作机制等内容。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领域中存在的“繁、难、偏、旧”以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不良倾向,要求根据所学课程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与传统教学理论相对应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建构教学目标、策略体系、教学程序、师生活动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教的模式”。

在教学中,教学程序是由教师设定的,传统教学观念不但以教师为主体,还强调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建构主义教学观则强调知识的动态性、不确定性,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实际为依据,所教的知识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学生的学习也是在动态的学习中不断地与自己的生活相适应,把知识作为一种能力而不是客观的对象,更加强调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采用交互式、参与式、合作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自主获得知识。

三、教学角色的转变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同时也强调教学的动态性和社会适应性。这就使得教师角色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社会发展、学生实际不断变化和调整。这是符合实际的,历史地看,教师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角色,在信息不发达时代,个体很难获得知识资源,教师是主要的知识拥有者角色。在21 世纪的信息时代,任何个体可以轻松地通过书籍、互联网、手机等智能媒体获得任何想要的知识资源。教师角色同样也应该进行转变,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获取知识资源的渠道上教师已不具有任何的优势。因此,面对新形势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身份,做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导师,更多地给予学生长远的发展规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是新时代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特征的角色新定位,即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带领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不是作为课本知识的传授者,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生硬的知识,或逼迫学生搞题海战,以提高分数和升学率为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6—0107—01

编辑:陈富祥

标签:;  ;  ;  ;  ;  

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角色的转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